岳阳市茶叶协会成立于1984年,成立时名称为岳阳市茶叶学会,2004年更名为岳阳市茶叶协会。协会现有团体会员86名,个人会员410名。2010年7月产生第8届理事会,协会本届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各位理事和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本着全力促进我市茶业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一 当好参谋,助力 打造“中国黄茶之乡”
第8届理事会成立之初,协会就岳阳茶叶如何发展进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岳阳为全国重点茶区,是唐代以来有名的贡茶产地,是中国十大名君山银针的产地,也是黄茶的集中产区,申报“中国黄茶之乡”,打造黄茶品牌是一个切合实际,积极主动的选择。统一认识后,协会于2010年7月30日以文件形式直接向时任市委书记易炼红报告:“请求支持发展岳阳黄茶产业,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申报“中国黄茶之乡”称号。”报告得到炼红书记的及时批示:“做大做强岳阳黄茶产业是富民强市之举,请兰香同志阅研并予支持。”
由于书记和市长的重视,2011年岳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岳阳市申报中国‘黄茶之乡’领导小组”,由市供销社牵头,会同市农业局、市茶叶协会组成专门班子申报“中国黄茶之乡”。8月14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以中茶协字〔2011〕33号文件正式批复命名岳阳市为“中国黄茶之乡”,为岳阳争取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为了打造“中国黄茶之乡”,岳阳市申办第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并同时举办第一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同时确定黄茶文化节两年举办一次。
第一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第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2013年11月29日至31日在古城岳阳举行,为了办好黄茶文化节,协会多次派人参加市供销社、市茶叶办制订黄茶文化节、茶叶经济年会方案的协调会,并在会上提出了建议,接受会议分派的任务。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协会就承担的任务进行分解, 落实到人到单位。承担的任务有:编印大会宣传资料,参与南湖广场展销协调,参与《中国黄茶之乡—岳阳》专题片的拍摄与审稿,岳阳黄茶专题拍卖会和茶文化墙的照片收集和图文审稿。5月30日,协会负责人参加赴遵义学习办茶叶经济年会的考察。9-10月,协会抽出1名副会长、1名专干参与大会筹备组的日常工作,抽出2名茶叶专家编印推介岳阳黄茶的资料。大会期间接待了多批行业组织负责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部分省、市、县级行业组织)。
以“茶韵、茶道、茶展”贯穿的2015第二届岳阳黄茶文化节暨茶业博览会11月27-29日在岳阳举竹。本次节会期间,协会积极协助做好筹备工作, 按照组委会统一分工,负责编印大会宣传资料, 为岳阳日报黄茶专栏撰稿10篇,起草《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岳阳)宣言》, 参与《中国黄茶之乡—岳阳》专题片的拍摄和审稿,协助组织茶博城的现场展销,茶文化墙图的照片收集与审稿,组织参与黄茶产业高峰论坛。
二 明确重点,倾力打造“岳阳黄茶”公共品牌
岳阳市把黄茶作为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缘于对茶业生产和营销市场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的战略性调整。岳阳黄茶历史悠久,声名远播,但市场份额小, 优势不明显。把岳阳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黄茶之乡, 必须明确方向,整合资源,强势推出“岳阳黄茶”公共品牌。近几年,市茶叶协会配合岳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岳阳黄茶”产业的发展做了三件事。
-是申报“岳阳黄茶”证明商标。2013年,我会通过调研考察和组织专家论证,提出打造“岳阳黄茶”公共品牌的建议,以“岳阳黄茶” 发展为突破口振兴岳阳茶业。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我会向市政府递交了申报“岳阳黄茶”证明商标,打造岳阳黄茶公共品牌的建议,同年,市政府发文同意由市茶叶协会牵头申报“岳阳黄茶”证明商标,并明确由市茶叶协会负责证明商标的管理。2013年9月“岳阳黄茶“证明商标由协会申请,2014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初审公告,4月获批。
二是制订《岳阳黄茶》企业标准。2014年6月10日,协会组织召开《岳阳黄茶》企业标准专题会议,会议主题是制订“岳阳黄茶”企业标准, 确定岳阳黄茶实物标准样, 讨论“岳阳黄茶”证明商标的使用。市茶叶协会、市农业局、市供销社、茶叶龙头企业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后由市茶叶协会组织15家黄茶生产企业编制了《黄茶(散型)》、《黄茶(紧压型)》2项标准,向省卫生厅申报并很快获得批准,2014年8月8日起全面实施。这次会议对“岳阳黄茶” 发展有起步的作用, 标准申报审批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岳阳黄茶” 的合理使用问题;明确主管单位从使用范围上解决了“岳阳黄茶” 的无序竞争问题。
三是进行黄茶生产技术培训。协会成立了专门的培训学校,先后举办近10期岳阳黄茶生产技术培训班。岳阳市茶业协会茶业培训学校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并在君山黄茶园举办第一期培训班,全市部分茶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共50余人参加学习。协会还在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岳阳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华容胜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黄茶生产加工现场培训。协会编著了《岳阳黄茶》《岳阳黄茶知识》两本书,作为“岳阳黄茶” 的推广与培训教材。《岳阳黄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二章,分别介绍岳阳自然地理、黄茶史话 、茶区遗存、黄茶品鉴、黄茶工艺、黄茶茶艺 、饮茶习俗 、黄茶遗闻轶事 、茶业诗话、黄茶保健价值、茶馆文化、重点茶叶企业 。》《岳阳黄茶知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全书七章,分别介绍黄茶的概述、栽培技术、加工贮藏、黄茶保健、黄茶品鉴、黄茶营销、黄茶产业等,编写以实用、通俗易懂为原则,面向茶农、面向茶商、面向消费者,它是我国第一本全面论述黄茶生产栽培、加工销售的科普读物,第一本系统的黄茶知识培训教材。这本读物将为茶农提供准确实用的黄茶生产技术,为黄茶营销人员提供思路和方案,为爱茶人士提供有益的启发。
四是组织企业赴世博会参展。2015年,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由市茶叶协会代表政府组团携带“岳阳黄茶”在“中国馆”展出,其展品有君山茶业、洞庭山茶业、胜峰茶业、洞庭春茶业等8家企业的黄茶产品 。8月3日—9日,中国馆举办“中国茶文化周”活动,8月6日协会举办了“岳阳黄茶”专场宣传日活动。意大利茶业协会主席马可先生,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主任刘仲华教授出席指导,中国大学生茶艺团自始至终参加专题活动。在世博会上,协会向百年世博中国名茶评鉴委员会申报的“岳阳黄茶”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君山牌君山银针”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五是组织企业参与与黄茶有关的学术活动,组织撰写论文。在省茶叶学会和协会发表的论文,岳阳市历年在地州市中名列前矛。在本市的科技论文评奖中,协会选举的论文多次获奖。
三、加强服务,借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协会没有行政职能, 但可借船运货,借力发力。凡企业要求协会出面与政府或相关部门沟通,协会尽力承办。协会先后与省茶业协会、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旅游局、市供销社和临湘市政府、平江县政府、华容县政府、屈原管理区进行衔接协调,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有的县区当场表态拿出资金扶持茶叶生产。岳阳茶博城在筹建时, 要求协会出面向分管市长汇报, 要求尽快立项和审批开工, 协会立即出面说明情况, 引起了领导要视, 并当面表态支持解决。今年茶博城又因临街道路车辆进出开囗问题要求协会出面, 协会负责人现场调研, 多次找分管领导与部门说明情况, 助力及时解决了问题。协会组织了第一届岳阳农博会茶叶展区,协助组织了历年的省农博会和茶博会,参与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展销活动。协会还参与了部分企业发展座谈和发展规划讨论,参与了企业的一些重要活动。协会创建了中国黄茶网,除了介绍黄茶基础知识,全国各产区黄茶发展动态外,开辟了茶企专栏,有10多个黄茶企业在中国黄茶网有自己的网页, 协会人员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
四、完善自我,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积极稳妥推进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精神,我会本着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规范管理、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首先是协会自我定位。市茶叶协会由民政部门依法登记,及时年检。协会还依法成立了茶馆分会和茶业培训学校。尽管本届协会有退休领导担任协会职务,但协会都按有关规定进行了报批,协会退休领导也很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和调整,把协会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同时也注意利用自身的优势,争取各级领导和部门对茶产业的重视,发挥协会专业人才的优势,努力做到增强服务职能。其次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本届协会制订了《岳阳市茶叶协会章程》、《岳阳市茶叶协会财务管理规定》、《岳阳黄茶管理使用规定》、协会驻会的正副会长、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每星期一上午在协会碰头,如有重大事项,先行调研拿出意见,并及时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形成共识,作出决定。协会虽然收入少,但有严格的财务制度,会计、出纳分设,实行一支笔批字,接受财务审计,定期向会员公开收支状况。其次提升服务能力。协会要求驻会人员努力学习,多参与茶事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提高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要求从事协会工作的人士,有一份责任感,工作中通过沟通、协商,通过发挥亲和力和公信力,来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