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学校 >> 学校动态 >> 内容阅读

高山云雾出好茶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5年08月29日   作者:   来源:十堰日报   浏览次数:

     上月,十堰市首届 “武当道茶”杯茶王大赛暨茶博士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竹溪县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武当箭茶获绿茶茶王称号,竹溪贡茶茶业公司选送的红茶获红茶茶王称号。全市共评选出3个茶王,竹溪县一举摘得两个,这标志着该县茶叶产业发展又迈上了新台阶。


    一


    竹溪县是全市茶叶产业龙头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巴、蜀、庸等与周王朝保持着纳贡关系,贡品包括漆、茶和蜂蜜等地方特产。当时作为 “庸”的竹溪已开始以漆、茶和蜂蜜作为地方特产纳贡。
    高山云雾出好茶。竹溪县300多万亩山地,有50万亩适宜茶叶种植。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竹溪县兴办龙王垭茶场,茶叶开始规模化生产。1969年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1998年底茶叶种植面积达3.8万亩,年产量20万公斤。


    1999年,竹溪县委、县政府提出把茶叶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决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20万亩,力争把竹溪建成全国有名的茶叶大县。该县专门成立茶叶生产领导小组和茶叶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茶叶产业化发展工作。组织县级领导对重点茶场实行 “一对一”定点联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金融机构对重点茶场评级授信,优先提供信贷服务;组织县质监、工商等部门围绕茶叶产品开发,帮助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和提供商标注册服务,着力打造茶叶名牌。


    二


    为早日实现把茶叶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的目标,1999年以来,竹溪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群众在茶园兴建、茶叶品种改良、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方面贡献力量,利用每年 “夏挂”和 “冬建”时机,组织劳力建设集中连片茶叶基地,积极改良茶树品种和茶园种植模式,推广无性速生茶园建园技术和 “林茶”、 “果茶”等间作生态茶园模式。


    与此同时,竹溪县坚持 “谁有能力谁当龙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茶叶产业扶持理念,实行无偿扶持与信贷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捆绑使用各类资金5000多万元,先后改造龙王垭、梅子贡、前进等近10家重点龙头企业茶场,新建茶场120多个,引进先进茶叶加工设备1000台 (套)。支持大型茶场与中小茶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优化配置资本与资源。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在巩固原有27个联营茶场的基础上,今年又与兵营、新洲、天宝3个乡进行“工农对接”联营,由公司出资扶持茶园管理,乡镇组织茶农按公司技术要求分片管理茶园,对种植的茶叶统一加工、集中销售。引导民营资本投入茶叶产业,推动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县河镇大路沟村村民柯昌松承包集体茶园1300多亩,生产的茶叶俏销河南、武汉等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汇湾乡、水坪镇通过筹资建设茶叶基地,带动2万多农户种植茶叶,走出了一条 “以场带村、以茶富民”的产业化经营路子。


    目前,竹溪县已建成茶园20.4万亩,形成以前进茶场为重点的东部茶叶产业带,以龙王垭茶场为重点的南部茶叶产业带,以九里岗茶场为重点的中西部茶叶产业带,培育出以龙王垭、梅子贡两大龙头企业为主的茶叶企业群。全县282个村有茶园,茶园面积200亩以上的村达1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