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协会文库 >> 内容阅读

郭正初:发挥订单农业的牵动作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12月08日   作者:   来源:《市场报》  (2000年07月04日第四版)   浏览次数:

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郭正初

2000年07月04日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如何再登新台阶,必将寻找新的能量和动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依托“订单”这一载体,按照合同“以销定产”,架通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之间的桥梁。订单农业的出现,已成为我市当前农业发展上的一个“亮点”。据初步统计,1999年我市在外省、外市签回的各类订单总额达12亿多元,带动了全市水果、生猪、稻谷、蔬菜、水产品等的生产和销售。
    一、依托本地优势发展订单农业。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为全国实施订单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依托大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我们主要依托6大龙头企业,即巴陵油脂公司,带动了全市160万亩油菜基地的开发;南方纸业集团,带动了全市40多万亩意大利杨和芦苇基地的开发;洞庭苎麻纺织厂,带动了全市8万多亩苎麻基地的开发;依托正虹饲料厂20万吨饲料生产能力,带动了全市70万亩玉米基地开发和畜禽生产的发展;依托君山茶叶集团联结30家乡级以上茶厂,带动了全市20多万亩茶叶基地开发;依托洞庭精米厂和城陵矶国家粮库等组建岳阳米业集团,带动了全市20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的开发。
    二是依托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近几年,市、县、乡三级共投资3亿多元,建起了246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特别是花板桥蔬菜市场、中药材市场和洞庭渔都三大国家级批发市场在组织农业订单方面作用尤为显著。1999年,三大市场共与110多个乡镇40多万农户,签订了30多万吨农产品购销合同,联结基地达60多万亩。年销售额10亿多元,上交国家税费30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1.5亿元。
    三是依托大中介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我市农产品中介流通组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机构改革分流出的乡镇干部领办的流通实体。1999年共从全国各地签回订单3000多份,购销总额达3亿多元。另一类是民间流通服务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建有350多家各类民间中介流通服务组织,共有从业人员20多万人。
    同时,我们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窗口80多个,1999年,签回农产品外销订单1500多个,外销额达两亿多元。
    二、围绕订单农业,切实加强各方服务。
    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在新形势面前,我们努力转换工作职能,转变思维方式,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订单农业的领导水平,切实做好各项服务。
    1.不断改进政府的服务方式,提高对订单农业的组织引导水平。
    首先是调整农业发展战略,转换催耕催种的农业领导方式,尽快从“以产促销”转到“以销定产”上来。第二是积极转变职能,创新农业领导方法。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转变作风,由过去的泡会议,转变到现在的跑市场、跑订单。第三是大力推介订单农业典型,以点带面,积极推广,并利用舆论工具向外宣传推介,用典型示范来带动订单农业的发展。
    2.不断创新涉农部门工作方法,做好订单农业的组织协调工作。
    订单农业涉及环节、部门较多,是一项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为此,工商、税务、银行等各职能部门都对口成立了专业的工作班子,积极予以配合。
    3.不断调整订单农业配套政策,确保订单农业的顺利实施。根据订单农业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岳阳市的实际出发,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部门等研究制定了新的优惠扶持政策,真正从资金上、政策上由过去以扶持生产为主转移到扶持订单农业上来。
    总的来讲,我市发展订单农业才刚起步,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些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但我们坚信:抓订单农业方向是选准了的,路子是走对了的,我们决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大抓订单农业的力度,努力把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