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协会文库 >> 内容阅读

“茶马古道”的南方起点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11月11日   作者:赵丈田  陈奇志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在临湘市聂市镇,有一条长约一公里的聂市古街,如同一条巨舟停靠在聂市河西侧。曾经因茶叶而富裕的聂市,已被列入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聂市古街一带却是沟通临湘老城与商埠的黄金通道,街道青石板中央被车轮碾出的一条深深的痕迹,那数不清的茶叶商号,那蜿蜒曲折奔腾不息的聂市河,记载着古镇茶市的辉煌,叙述着那鲜为人知的茶马故事。
       聂市被誉为是我国“茶马古道”和“中俄茶叶之路”的南方起点之一,古镇有着许多茶文化遗迹遗存和史料记载。聂市街是一字长街,9条小巷,11个码头,清代至民国年间共200家店铺,其中茶行20余家。
       聂市古镇因茶而兴旺,人称“小汉口”。据史料记载,光绪初叶,聂市红茶畅销,交易商号一个挨一个。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湖南建设厅《建设月刊》资料统计:“聂市年产红茶3万箱,黑茶6万箱。”茶箱分“二七箱”、“三六箱”两种,每砖重1.5公斤,每箱重94公斤。民国二十六年《中国实业志》载:“临湘茶行36家,其中聂家市24家,如太和生、德盛和、瑞生祥、兴盛祥、方源顺、义新仁等。”在清光绪后期还将厂店办到了安化县。抗日胜利,虽复兴有限,但仍有10多家茶行,60多家商号,殷实之户比比皆是。
聂市镇的建筑与茶庄浑然一体,相互呼应。街头有福音堂,街尾是天主堂和王爷庙,街中有方氏贞节牌坊和康公庙,后街有江西茶帮集资建成的万寿宫。方志盛、同德元、杨茂兴、方兴发、胡天和、方永成等商号,临街而立,相当气派。
        老街上的茶庄建筑基本上是三进或两进、上下两层的楼房,每进用石砌的天井隔开。下层前店后宅,这是明清时期独有的商业建筑特点。前进设有单相柜台或双相柜台,其谓之店,临街面一般无墙、无门,以天槽、地槽嵌入木板,早晨卸下利生意,傍晚嵌上保安全。中进、后进则是具有典型江南风格的民居宅所。墙体多为马头墙,威武雄壮,美观大方。门片、窗棂上的石雕、砖雕均为手工精雕。
        从聂市河码头依山势蜿蜒而上,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成一条曲线通向古街。昔日被称作“小汉口”的聂市古街,曾经红灯低悬,酒幌高挑,不知走过了多少商贾,又有多少来往的驴马车辗碎了暮色的宁静,那风靡江南的南方茶马古道和马背上的千年茶香,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青石板仍留下驴马车辙压出的痕迹,折射出昔日的繁华,让人有着梦幻般的感觉。
         聂市镇正是有了一条蜿蜒的母亲河,才孕育出聂市这一方文明。聂市河发源于五仙山东麓的横铺乡,流经横铺、桃林、城南、聂市等8个乡镇,最终在源潭双河口注入黄盖湖而汇入长江,因而聂市河成为聂市乃至临湘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条重要通道。商家们就是凭借这条河将茶叶转运长江,再运往西北地区销往蒙古、俄罗斯,乃至欧洲等国。聂市集镇由此而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