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协会文库 >> 内容阅读

名人与岳阳黄茶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11月01日   作者:赵丈田   来源:   浏览次数:


       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数千年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名人与黄茶的故事。
      流传最早的,是唐代文成公主带灉湖茶入藏的故事。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答应了吐蕃的婚事,同意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出发时,文成公主带了一些她所喜爱的书籍、日用品,以及陶器、纸、酒、茶叶等嫁妆,而入藏时带去的茶叶就是岳州名茶“灉湖含膏”。
     文成公主非常想念家乡,常常要大唐使者带来茶叶和礼物。一次,唐朝使者带去灉湖茶,文成公主非常高兴,和松赞干布举杯共饮,侃侃而谈,并向赞普介绍:“此灉湖茶……。”后来,在《唐国史补》中对赞普饮茶作了详细的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解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灉湖者。”据查,常鲁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出使西藏,这是灉湖茶入藏的又一记述。
      松赞干布死于永徽元年(650年)。他死后,文成公主继续在西藏生活了30年。她致力于汉藏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继承了松赞干布的遗志。一直到调露二年(680年)文成公主才在吐蕃逝世。吐蕃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西藏人民十分怀念和尊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都存有他们的塑像。在《藏史》和《西藏图考》中记述了他们相敬相爱的一生,记述了许多他们美丽动人的故事。


      说起乾隆皇帝,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乾隆游江南的故事。可是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很少知道乾隆与君山茶叶的不解之缘。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来到岳阳,饱览了江南的美好春色,登上千古名楼十分高兴,当即泼墨挥毫,赋诗一首:“百尺高楼雉堞临,洞庭胜概目前寻。临风把酒自怡性,去国怀乡熟苦吟。尚觉蝇头易为笔,竟如蚁目细标针。先忧后乐仲淹记,至语真先获我心。”

       次日,乾隆又乘一艘民船泛舟洞庭,登上君山,并品尝了君山茶,当他看到用柳毅井水冲泡的君山茶,水质清冽,幽香四溢,乾隆喜笑颜开,赞不绝口,当即封银针茶为御茶。同治《巴陵县志》对君山贡茶进行了记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遣人监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呼白毛尖。”
       乾隆皇帝是一位品茗斗茶的行家,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在御花园里有他专门饮茶的亭阁,收纳的贡茶有君山银针、西湖龙井、铁观音等。他也常去静心斋(今北海公园内)品饮君山银针,那里有幽静的书斋,烹茗的茶室,乾隆在皎洁的月光下,清爽的秋风里,挺拔的长楸树边,朝听潺潺流水,悠闲煮泉烹茗。君山茶产于唐代,而君山银针盛名于清朝,恐怕与乾隆皇帝纳君山茶为贡茶有着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主席一生喜爱喝茶,也留下了很多他与茶的故事。
      毛泽东是嗜茶的茶君,终日不离茶,他喜欢君山银针和君山毛尖。而且,他的茶瘾较大,冲泡的茶水特浓,还习惯把茶渣津津有味地吃掉,这种吃茶渣的习惯,不仅是一种节俭的美德,也有利于健康。
       1959年11月28日晚,毛泽东主席乘坐专列从湖北南下经过岳阳,在岳阳站停车,听取岳阳县委的工作汇报。省委书记张平化特来岳阳迎候,在贵宾室等候的间隙,张平化一边喝茶,一边向县委书记张兴玉、县长张月桂等人讲起了一件有趣的关于君山银针的往事。他说,岳阳是产茶的好地方呀,前不久,我去北京,带了一斤君山银针给毛主席,说这茶叶有特点,泡在杯子里的茶叶都能立起来。当时我泡了一杯,结果没有立起来,在主席面前很难堪,我回到住地后,打电话向农业厅问清楚了没有立起来的原因。第二天又去主席家,再用很开的开水,泡上后立即盖上盖子,一分多钟茶芽全部立起来了。毛主席笑着说:“这茶好!这茶好!昨天泡的茶没有立起来,是你到湖南时间不长,不会操作。今天,银针茶都立起来了,说明平化是说实话的人,这茶叶可算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