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协会文库 >> 内容阅读

茶具鉴赏:如何理性认识紫砂壶的价值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5月29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


    本文的观点是对紫砂本质的重新认识,是对紫砂艺术地位的历史审视。其中最重要的论点,在于提出作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作品本身,更多的要取决于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就是作品形体以外的自身修为,是诸如书法家字如其人的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如果说作品和包括工艺在内的可见的艺术家创作,是鉴别作品价值的重要标的;那么,隐藏在艺人内心的文艺素养、人性善恶、甚至气节与风度,都是不能回避的艺术品的最大附加值;其次,紫砂产生于各种传统艺术充分发展成熟的时代土壤。而当时给予紫砂的高度——琳琅满目的艺术范畴之间可信手拈来的借鉴,没有得到始终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本文可以引起读者类似的思考:我们追寻的紫砂的价值到底在何处?


如何理性认识紫砂壶的价值


答问:堵江华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文化艺术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宜兴紫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高端的紫砂艺术作品的成交价格也不断刷新。那么,如何理性认识紫砂壶的价值呢?为此我们对有关专业人士和学者进行了采访。

    读者: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升温,紫砂艺术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多人对紫砂壶的价值概念并不清晰,目前市场上的紫砂作品也鱼龙混杂,人们该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市场价格呢?
    堵江华:我平时也不接触市场,对市场情况了解也不多,只能聊个大概。
    在紫砂业内比较通俗的概念是把紫砂壶分为商品壶名家壶商品壶通常是属于日用品或日用工艺品,注重实用功能。一般从用料、造型、制作工艺以及烧成火候等方面来判断其优劣,市场定位一般从数十到数百元不等。所谓名家壶,直观地讲就是指制作者有一定的知名度,通常是作者通过一定的努力或在制作技艺或在造型能力及相关艺术素养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得到业内以及市场的认同。名家壶通常是在讲究用料是否纯正,造型是否优美和谐,制作工艺是否精到以及烧成火候是否恰到好处的同时,更要讲究作品的艺术性。作者把自己的艺术个性,自己的审美思维艺术思想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其作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作品本身,更多的要取决于人的因素。也就是说在评判一件紫砂艺术品的价值时,作品本身的品质只构成其价值基础,而作者自身的学养和品质才是决定其价值的根本因素。

    读者:据了解,近年来,名家壶的价格不断走高,藏家们对壶艺泰斗顾景舟的少数经典作品转让的价格高达数百万元。当代吕尧臣等大师的经典作品的成交价格也早就过了百万。一把紫砂壶有如此高的价格,是它确实具备的内在价值还是市场炒作的结果呢?我们该如何理解紫砂壶的价值呢?
    堵江华:紫砂壶与其它艺术品一样,它的市场价格既是其内在价值的体现,同时也肯定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上既然能给予这样的定位,也是社会对这些作品的价值的认同。
    实际上紫砂壶的价值早就为世人所重,中国紫砂史最早的一部专著《阳羡茗壶系》就有描述: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足见当时紫砂壶的尊贵。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而成熟于明清,历史并不是太长,但因为在此之前诸如其它陶瓷、玉器、青铜器以及书法、绘画、篆刻等等各个文化艺术门类都已发展得非常完备,给予了紫砂艺术的发展一个很好的基奠和更多的借鉴,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以紫砂壶为主的紫砂器的产生尽管只有数百年的历史,却融合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以明代时大彬为代表的优秀紫砂艺人把紫砂壶的的制作技艺逐步总结完善并达到紫砂历史上第一个高峰。以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介入紫砂后,将自身的人文学养融入紫砂,使原本只是一件茶具的紫砂壶演变为融汇陶文化、茶文化以及诗、文、书画、篆刻等为一体的集大成的文化艺术品。陶文化和茶文化以及诗、文、书画、篆刻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紫砂壶尤其是曼生为代表的文人紫砂则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一种艺术门类中丰富地展现出来,也就客观上使得质朴素雅、不媚不俗的紫砂壶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讲,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和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作品相提并论!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作个横向比较:一只青花罐或一只小小的清宫廷用瓷玩,市场给予以亿计的定位时,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又当如何定位呢?一件书画作品市场给予数以千万计的定位时,一把集诗、书、画、印等诸多传统艺术元素于一身的曼生壶的价值该如何定位呢?被誉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的顾景舟大师在世时,和当代绘画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有过合作。当吴冠中教授打算在顾景舟大师的一把壶上留下笔墨时,凝视良久竟无从下笔,叹其已是一件世上难得的完美的艺术品了!如今吴冠中先生的笔墨市场给予了数百万数千万的定位时,代表一个时代高峰的景舟壶中的经典作品该有怎样的市场定位呢?或有人简单地认为紫砂壶只是一种民间艺术,不能等同于书画作品。但吴冠中先生就曾经有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包容的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紫砂绝不等同于一般的民间艺术,它有着质朴淳厚、不务媚妍的品质,有着清雅的本质和意韵,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思维最为吻合!因此,随着人们对紫砂文化内涵更多的理解,优秀的紫砂艺术品的内在价值还将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
如果说到市场炒作的话,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港台地区的紫砂市场确实存在过一些炒作现象,当时顾景舟大师的作品就有上百万元的记录,其他如吕尧臣,汪寅仙等大师以及如吴群祥、江建翔、陈国良、季益顺等为代表的年轻紫砂精英们的作品,市场上就给予了数万到数十万的定位。而当时国内绘画作品价格能上数十万过百万的也就仅有少数如吴冠中、范曾、陈逸飞等大家。但通过当时的市场情况,已经能让人们开始充分认识到紫砂的魅力和价值了。
    近些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各艺术门类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大多数都在得到市场的充分挖掘,价格也都出现了大幅提升,如书画作品包括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数百万、数千万的价格屡见不鲜。相比较而言,紫砂艺术品由于整体宣传的力度欠缺等原因,其市场发展实际是滞后于艺术品市场的大环境。所以,如果说现在市场有炒作的成分,与其它如书画作品市场等相比,可以说紫砂艺术品的市场表现还是比较理性的。不过,紫砂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确实存在,这需要我们广大业内人士共同努力,使紫砂这件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能更健康地发展。
    读者:具体到一把壶时,人们该如何判断它的价值或价格呢?
    堵江华:如果只是购买一把实用性的商品壶,只须按商品壶的评判要求,按其品质优劣判断其合理的价格。市场上常有一种说法,就是买壶时只看壶不管作者是谁。这话对,但我觉得更适合于商品壶。如果是要选择一把更有收藏意义的紫砂壶时,则在注重作品品质的同时,更要关注作者人的品质及综合面貌。因为前面已经说过,评判一件紫砂艺术品的价值时,作品本身的品质只构成其价值基础,而作者自身的学养和品质才是决定其价值的根本因素。实际上,不仅是紫砂艺术品如此,任何艺术品的价值构成中,人的因素总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件艺术品价值的认可,归根到底是对作者人的认可,作者是不是一位成功的对艺术负责的受人尊敬的优秀艺术家,则对作品的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早些年有人得到一把顾景舟大师的壶,当时看也许并不十分完美,甚至也可能是把普通的壶,但顾景舟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处世严谨,对待艺术精益求精,最终成为了一代宗师,那么人们自然会重新来审视判断当初那把看似普通的壶的价值。反过来说,如果现在有一把看似非常不错的价格也不菲的紫砂壶,但如果作者做人不认真,艺术上不思进取而终究未能成器,那么,这把看似精妙的壶最终也只是一把普通的壶而已。因此,从收藏的角度看,单看壶本身来判断其价格或价值是不全面的,要综合壶的品质和作者各方面的信息以及市场环境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堵江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紫砂艺术教授、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