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鉴赏:宜兴紫砂大事记[ 1950年--1981年]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5月21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1950年11月,成立紫砂产销联营处。多次组织紫砂产品参加城乡物资交流会、展览会。销路逐渐扩大
年产8 万件。产值1.2万元。
1954年。成立紫砂生产工场,聘紫砂名师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吴纯耿等 作技术辅导。同时政府拨款改造旧设备。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是年,紫砂产量增至28万件。产值7.7万元。
1955年10月,紫砂生产工场,转为紫砂工艺合作社。招收26名知识青年进厂学艺,指措派任淦庭、朱可心和吴云根等技术高超的老艺人负责培训,以充实技术力量。
1956年冬,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七名艺人,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 导员。
1957年7月,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1957年10月,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 27万多元。
自1957年起,紫砂产品恢复出口,年产量达106万件,产值28.1 万元。
1958年4月,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有职工2067名。其中艺徒299名。
1959年。紫砂名师任淦庭出席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
文革篇
1968年12月28日,著名紫砂陶 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岁。
1975年8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开门办学,在宜兴鼎山省陶研所举办“全省陶瓷美术培训班”。由杨永善、陈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执教,紫砂工艺厂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一年。
1976年7月、在宜兴鼎蜀镇蠡墅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据考证,其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现代篇
1977年2月。紫砂名师裴石民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197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受到各界人士重视,尤其得到茶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1979年。紫砂名师何挺初、随中国陶瓷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并作示范表演。
1979午,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器。获国家经委银质奖。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79年。紫砂名师徐汉棠制作、鲍仲梅嵌银丝。十五头“四方藏圆紫砂咖啡具”和范盘冲设计制作“宝塔紫砂台灯”,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979年。紫砂名师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子。以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突出成就。
1980年5月6日.各国驻中国 大使馆武官。来宜兴鼎蜀镇紫砂工艺厂 参观制作工艺。
198l年2月20日,宜兴周墅紫砂厂成立。
1984年5月l日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1981年9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办“宜 兴紫砂陶艺展”,举行“中国紫砂陶的 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专题讲座。并作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茶界人士、对宜兴紫砂茗壶的狂热兴趣。展览特刊在台湾销售好几版。
年产8 万件。产值1.2万元。
1954年。成立紫砂生产工场,聘紫砂名师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吴纯耿等 作技术辅导。同时政府拨款改造旧设备。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是年,紫砂产量增至28万件。产值7.7万元。
1955年10月,紫砂生产工场,转为紫砂工艺合作社。招收26名知识青年进厂学艺,指措派任淦庭、朱可心和吴云根等技术高超的老艺人负责培训,以充实技术力量。
1956年冬,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蒋蓉七名艺人,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 导员。
1957年7月,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1957年10月,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 27万多元。
自1957年起,紫砂产品恢复出口,年产量达106万件,产值28.1 万元。
1958年4月,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有职工2067名。其中艺徒299名。
1959年。紫砂名师任淦庭出席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
文革篇
1968年12月28日,著名紫砂陶 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岁。
1975年8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开门办学,在宜兴鼎山省陶研所举办“全省陶瓷美术培训班”。由杨永善、陈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执教,紫砂工艺厂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一年。
1976年7月、在宜兴鼎蜀镇蠡墅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据考证,其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现代篇
1977年2月。紫砂名师裴石民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197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受到各界人士重视,尤其得到茶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1979年。紫砂名师何挺初、随中国陶瓷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并作示范表演。
1979午,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器。获国家经委银质奖。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79年。紫砂名师徐汉棠制作、鲍仲梅嵌银丝。十五头“四方藏圆紫砂咖啡具”和范盘冲设计制作“宝塔紫砂台灯”,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979年。紫砂名师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子。以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突出成就。
1980年5月6日.各国驻中国 大使馆武官。来宜兴鼎蜀镇紫砂工艺厂 参观制作工艺。
198l年2月20日,宜兴周墅紫砂厂成立。
1984年5月l日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1981年9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办“宜 兴紫砂陶艺展”,举行“中国紫砂陶的 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专题讲座。并作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茶界人士、对宜兴紫砂茗壶的狂热兴趣。展览特刊在台湾销售好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