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协会文库 >> 内容阅读

茶具鉴赏:好工好料制出好壶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5月11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宜兴紫砂壶价格

来源:品牌茶网 

 

  宜兴紫砂壶和中国的景瓷早已是天下闻名了!可是,有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能叫价几十万元,有些卖茶具的商店,一把紫砂茶壶也就几十元。同是紫砂壶,价格何以相差那么大呢?

  现在有很多人误以为凡是陶壶都是紫砂壶,其实不然。用江苏宜兴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才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

  紫砂茶具始创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的原味。因为紫砂陶壶气孔较大,吸水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从而推迟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

  紫砂壶收藏的“名人效应”

  宜兴紫砂陶土的品种繁多,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茶具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因此应根据泥土质地,而不是颜色来区分其贵贱好坏。

  紫砂壶收藏爱好者必须知道,和字画、陶瓷等收藏品一样,紫砂壶收藏也有“名人效应”,名人制作的壶与非名人制作的壶在收藏价值上有天壤之别。市面上的紫砂壶有的是经济实用,制作简单,成本也较低的一般茶壶;还有是选料精良、精雕细琢、出自名家的工艺品紫砂壶,收藏宜选后者。

  紫砂壶史上首位有名可考的大师名叫供春,自明代的供春之后,制壶艺人相继辈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被称为紫砂壶制作“四大名家”。而时朋之子时大彬见紫砂壶除一般家用外,还有品茗、斗趣之需,后改制小壶。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其壶身、底、盖都可分可合,水入注其中,则“滴屑无漏”。因此其作品历代都备受追捧。

  在茶壶底部,制陶者一般会有印记,有的名家防止别人效仿,经常设计多种印记。还有的名家,故意将其印记模糊,以防止仿效。因此,在选择名家茶壶作为收藏对象时,要注意收集一些名家印记的书籍和资料,比对无误后,方能选择收藏购买。

  紫砂壶式样繁多

  据专家介绍,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谓纷繁多样。

  历代流传的紫砂壶型制都有一定名称,至今还有数十种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龙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鱼儿龙、寿星等,仍普受欢迎。现代人较注意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单从其收藏价值考虑,紫砂古壶价值连城、寸柄之壶则更珍贵。

  怎样才算好壶

  一把好的紫砂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型制上看,如果去掉盖子,茶壶嘴、壶柄及茶壶口一般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将茶壶倒转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致的。其次,如果将壶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壶盖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则表示是一把好壶。

  第二、从功能上来看,茶味不易霉馊变质。其次,如果有水溢出壶外,水很快就被壶吸干了。

  第三、如果是好的紫砂壶,使用过后,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过的茶壶,表面比新壶更光滑。

  养壶小秘诀

  好壶也需要保养。使用新壶之初,应先用茶汤煮一番,这样既可除去土味,还可以使壶得到滋养,煮后的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阴干就可使用。

  在泡用紫砂壶前,除倒去茶渣外,还要用热水冲去残汤,保持清洁。茶壶还应经常擦拭,并用手不断抚摸,清洗茶壶表面时,也尽量用手加以擦洗,洗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之处阴干。

  另外给您一个选壶傻瓜定律,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却有借鉴意义。

  第一定律:好泥不细

  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同样,上乘的紫砂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有钱不会赚的事。所以“好泥不细”。

  当然,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料,俺可就顾不上了。反正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点紫砂味,不要也罢。

  第二定律:好工不差

  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多了。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工艺师”的堆里扎,只是想贴个“工好”的标签。烂泥烂工只能忽悠菜鸟,要忽悠“行家”还是要一点成本的。

  所以壶家不会用“泥”来拖累“工”。除非“烧”坏了——壶烧坏了,或者脑子烧坏了。

  所以,重“工”的壶友比重“泥”的壶友少交了好多学费。

  第三定律:好料不加

  首先说明:本定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

  一种泥料,加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加料会让紫砂“看起来更好”,除了特定的艺术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越远。对壶友来说,“加料”所得到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最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