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鱼米之乡”;“她”临洞庭湖、接万里长江;“她”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她”就是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的岳阳,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黄茶之乡”。
▲2015米兰世博会举办岳阳黄茶日。赵丈田 摄
独特之处
国内首创“双焖黄”工艺
岳阳黄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李肇《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岳州有灉湖之含膏”。灉湖即今岳阳南湖,灉湖含膏为唐代名茶,是岳阳黄茶的前身。
经历过悠久历史的岳阳黄茶一定有其特别之处。岳阳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灌木型中小叶种茶树,是黄茶生产的最适宜区。同时,岳阳境内土壤山区多为板页岩风化而成的土壤,茶区土层深厚、质地肥沃,适宜茶树生长,茶区森林覆盖率高,为黄茶生产创造了优越的生态条件。
岳阳黄茶的特别,也离不开它独特的“黄茶工艺”。与其说“岳阳黄茶”是天生丽质,倒不如说是大师精心设计的杰作,国内首创的“双焖黄”工艺是岳阳黄茶制作大师经验结晶。两次焖黄的发酵工艺,研发出了味醇耐泡、醇香持久、汤色明亮的黄茶产品。特有的黄茶品种,搭配独特的冲泡工艺,在讲究的泉水冲泡下,最后成为颜色纯正、芳香浓郁的茶汤,工序繁杂、工艺考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珍贵无比。
同时,在中国六大茶类中,黄茶的保健功能更胜一筹。据高等学校茶文化学系列教材《茶与健康》记载:“黄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独特环境、工艺、功效铸就了岳阳黄茶的优异品质。
黄茶之冠
“会跳舞”的君山银针
岳阳黄茶种类众多,被誉为“黄茶之冠”的“君山银针”最为突出。
“君山银针”的背后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君山银针原名白鹤茶。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又因为此茶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有一年进贡时,船入长江,由于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给洒掉了,押船的州官吓得面如土色,他只好取江水来鱼目混珠。运到长安后,皇帝泡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岂料金口一开,即为玉言,从此白鹤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鹤真人也不知所踪。但是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茶。
历为古今赞誉的君山银针为何被称为“会跳舞的茶”?君山银针芽壮多毫,条直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时汤黄橙亮,香气清高,味醇甘爽,叶底明亮。尤其引人入胜的是,用玻璃杯冲泡,芽身吸水,芽头直挺竖立,每一芽叶含一水珠,又似万笔书天,继而徐徐下沉杯底,宛如群笋出土,刀剑林立,反复冲泡能“三起三落”,冲泡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其泡出的茶香也是甘醇爽口让人回味无穷。
一杯好茶来之不易。君山银针的采摘是在清明前后7-10天之内,选择单一芽头,要求芽长25-30毫米,芽柄2-3毫米,大小长短均匀,茸毛显露而无病虫,茶芽采回后再经严格选剔,方可作银针的原料。而后,用黄茶制法,经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干燥等工序,历时72小时制成,茶叶品质不言而喻。
未来之势
由产茶大市向茶业强市转变
在岳阳市人民政府政策的全力支持下,黄茶产量节节攀升,产值也在不断提高。为了统一岳阳黄茶的标准,加速岳阳黄茶的开发,岳阳市人民政府已批准同意岳阳市茶业协会申报注册“岳阳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岳阳市茶业协会统一管理证明商标的使用。同时,为了规范使用“岳阳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阳市茶业协会牵头,联合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岳阳市洞庭山茶厂、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制定了《岳阳黄茶》企业标准。
未来,为进一步提升岳阳市茶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把以“岳阳黄茶”为主的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岳阳市人民政府计划发展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黄茶公共品牌,新建一个亿株良繁基地,创建一批(10个以上)国家级标准茶园,培育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兴建一个茶叶专业市场。同时,制定了《岳阳黄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一一三”目标,即实现茶业产值100亿元,带动10万人就业,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把‘岳阳黄茶’打造成全国驰名的公共品牌。
此外,将大力实施“母子商标”策略,推进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的融合。深入挖掘黄茶品牌内涵,树立鲜明的岳阳黄茶品牌形象,提升黄茶品牌价值。依托湖南千亿茶业规划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环洞庭湖黄茶产业带,推动岳阳黄茶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把岳阳市打造成为全国茶叶生产、加工、出口重要基地和黄茶交易、黄茶文化交流中心,实现由产茶大市向茶业强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