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窑之最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5年11月22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最早的青瓷从多处岳州窑窑址堆集层及汉晋墓发掘中,发现许多汉、晋、隋、唐青瓷器及青瓷片。尤其是“青竹寺”窑址发现了纪年款布纹青瓷片(铭文“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县城古墓葬出土的青瓷四系罐、油灯、碗、碟等都是“岳州窑”制器,一起出土还有“大泉五十”“直百五朱”“太平百泉”钱币,佐证了系汉三国两晋器物。专家认定,“岳州窑”为最早的青瓷。
二、最早使用匣钵腹烧湘阴马王堪龙形窑址系属两晋、南北朝、隋代窑址,维系时间长,文化层面清晰可辨,窑壁用方砖砌成,窑内布满几种不同的匣钵排列整齐,堆放有序。用匣钵烧制器物,受热均匀,可防止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粘结,同时叠层堆放量大、成品率高、精美、釉色肥润,只要匣钵完好可重复使用,为窑工们节约了成本,增加收入。
三、最早的官窑马王堪窑址考古发现有一件内刻“官”字款的匣钵,同时在两晋、南北朝堆集层面发现“太官”二字青瓷片(“太官”在两汉掌管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据此,可以认定该窑烧制的器物供朝廷使用。由此定论“岳州窑”实属官窑,也就验证了历代流传的湘阴有“四十八皇窑”的说法。
四、最早的釉下彩从汉、晋墓葬及窑址中发现釉下点彩碗、水盂、四系罐、盘口壶等“岳州窑”器,呈豆青、浅黄,釉下点彩呈褐色,改变了前朝单色釉制器,为后世釉下彩绘奠定了基础。釉下彩绘源宗此处,在两晋点彩遗风上又有创新,釉下彩绘重笔大写意花卉、诗词等,与釉面色彩对比强烈,也称两彩,体现了工匠们的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