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获奖档案 >> 内容阅读

周国防:掌握复兴岳州古青瓷秘密的人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5年07月22日   作者:万晖   来源:洞庭之声报   浏览次数:

周国防:“湖南泥人周”

 

三十年苦苦坚守只为振兴岳州古青瓷

 


    色釉“青如天,明如镜”,葱翠隽永,浓淡相宜;釉层厚而不透明,饰以浮雕花纹,盎然生趣——岳州古青瓷曾惊艳至美,名扬于世。

  这份惊艳的美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可见源头。唐朝时,位于今湘阴县铁角咀窑头山的古岳州窑还是当时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但历经沧桑变幻,原本风光一时的岳州古青瓷也随着年岁变迁而渐渐没落。为人津津乐道的老故事留存在坊间深处,而曾惊艳了很久的古青瓷手艺如今又留传到了何方?

  在岳阳城陵矶的一个特别的院落里,一个特别的手艺人一直驻守在此,等待着一个特殊的时机,向世人昭示手中紧攥着的那份特殊的美丽。这个手艺人便是被称为“湖南泥人周”的周国防。昨天,记者慕名在其住所采访了他。

 

 

 

 □本报记者 万晖 实习生 李絮枫 通讯员 张绍成

  岳州古青瓷精美夺目

  走进坐落在城陵矶光明村的周家院子,记者仿佛到了一个艺术“大观园”,各种人物的泥塑造型惟妙惟肖:如屈原、吕洞宾、维纳斯、大卫等;动物造型,天上飞的有鹰、鸽等,地上走的有虎、熊等,水中游的有鱼、龟、鳖等;大门口塑制的雷锋金身立像给人一种朴实、亲切的感觉,门墙边20多个用陶罐做成的京剧脸谱图案让人对主人的艺术造诣肃然起敬,叹为观止。而更惊喜地是,记者在其院落里见到了复制的铁质岳州古青瓷窑。

  得知记者来意,周国防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他的设计室、工作间、烧制窑、陈列室,一边为记者详尽地解答。

  周国防介绍,这种古青瓷最主要的特色在颜色:不同于北宋汝窑产的天青、豆青、粉青,也不同于哥窑产的青中带灰,面上满是断裂纹的“灰青”;当然更不同于钧窑产的“红”字号——玫瑰紫、海棠红、胭脂、朱砂、火红,还不同于定窑那种“白”字号——白中带粉。与后来的清代青花瓷,现在流行的釉下五彩白瓷相比,更是别具风格。其颜色是淡绿的,如初春的竹叶,如清明前茶树上带毫的嫩尖……“比如在茶壶盖上,我总会雕上一只蟾蜍,在酒杯手柄上又要盘上一条‘神龙’,这些小玩意、小装饰更能凸显成品的精致。”周国防说。

  周国防烧制作的青瓷以古青瓷基本制瓷原理为基础,结合了当代生活习惯,其精美在于对细节的雕琢与锤炼。比如,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君山竹、神兽貔貅、荷塘青莲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同样,对于色釉的注重,也是成就上品的一大关键。不同于暗淡的灰青,也不同于沉稳的豆青,岳州青瓷所着的是呈淡蓝的天青色,是雨过天青之色,明朗而承载着生机。“要保留古青瓷的天青色泽,不过艳,也不矫饰,淡淡地,看起来非常清新”。周国防补充道。

  掌握复兴岳州古青瓷秘密的人

  57岁的周国防,从未停歇发现美和追求美的脚步。早期在岳阳瓷厂担任设计师时,他就设计制作过丰富的工艺美术出口瓷,收获的殊荣颇丰:1990年,被市轻工业局颁发“岗位自学成才奖”;先后为君山湘妃祠、洞庭庙塑造所有塑像;设计制作的寿星酒瓶获国家级“质量金奖”,与人合作的“君山银针”包装获第七届中南五省包装设计铜奖、湖南省包装设计奖;其艺术作品《脸谱插花》、《人体》、《五百罗汉菩萨》雕塑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并入选《国际书画精品集》。先后承接和出色完成了岳州文庙、国际龙舟节屈原塑像、金鹗山孔子塑像、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神像雕塑工作。他的家庭被评为“书香之家”,本人也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家美术家综合全书》

  上个世纪90年代,瓷器生产曾一度面临着滞销的危机,周国防毅然加入了再造岳州古青瓷的队伍中,欲为瓷厂带来生机。一群志向相投的瓷厂手艺人潜心研究,对制瓷的用料、温度、造型设计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制作出了一批岳州青瓷。然而恨不逢时,第一批经周国防手的岳州青瓷还未销出,瓷厂却倒闭了。

  周国防的师傅,是一位玩了一辈子泥巴的人——原岳阳瓷厂的老专家,他实在不甘心让岳州古青瓷失传于世。老人在病重弥留之际,将一辈子积累的技术资料交给了徒弟,叮嘱他一定要为复兴岳州古青瓷竭尽全力。于是,周国防成了掌握复兴岳州古青瓷全部秘密的人。

  记者看到了这一包技术资料,有的写在塑料日记本上,有的记在厂里技术日志上,还有的画在白纸上。周国防让记者看了看,又匆匆包上。这可是“孤本”!以记者的理解,岳州古青瓷最独特的是釉料,因为造型或复古、或创新并不难,烧结的温度也得根据釉料来。

  复兴老工艺任重道远

  瓷厂倒闭后,周国防走上了从事个体工艺美术雕塑的道路,但是对复兴岳州古青瓷的渴望却一直压在周国防的心中并未消逝。他一边凭着好手艺谋生,一边积累了大量有关岳州青瓷设计制作的经验。尽管对于制瓷釉料、手法、温度等各方面的考究,都深藏着功夫和学问,有着不能言说的玄机和奥秘,但揣着“秘笈”的周国防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古老而意蕴丰富的手艺再次呈现于众。

  30多年的工艺美术从业经历让周国防明白,他不会放下老工艺,也不能放下老工艺。凭借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他设计、制作了一批批礼品青瓷、旅游品工艺青瓷、日用工艺美术青瓷等。投入市场后,他的作品得到了极高的认可度,这大大激发了他探索和前进的热情。

  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时有阻碍和难关,考验着周国防的勇气和毅力。作品虽好但却未得到好的回报,这让他在继续制作古青瓷的路上一度犯难。他下岗时,每月只有300多元的生活费,就靠玩泥巴雕塑养活一家四口,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有人曾让他带着技术外出赚钱,也有人高价买他手上的技术资料,可他婉拒了。他相信,岳州古青瓷终有复兴的一天。

  周国防将记者带到他的试制室,将一个小型搅拌机转动了一番,然后从机鼓中掏出一掌心粉红色的液体。当记者问其中元素构成时,他只是笑笑,不再作声。另一位伙计劝道:“别为难他了。如果说破了,技术会失密,他一辈子坚守的长城也就倒塌了。许多技术秘密也就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除了陈列的岳州青瓷外,在周国防的家中,还有繁复多样的制品和珍贵的收藏品。亲手绘制的故事壁画、和妻子一同完成的竹简书法、收藏的上万册连环画……周国防的雅居里无处不艺术。深厚的人文修养投射到了他对于古青瓷的眷恋上,更让他难以割舍。“别看他五大三粗的,做其他事显得莽撞,一制起瓷来,他真是耐性足得很。”在妻子眼中,对制瓷的执着是周国防永不会忘却的,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采访结束时,周国防说,他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全心全意打造新的岳州青瓷,让古老的工艺制品走出青瓷窑,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到广阔开放的市场中去。为此,他曾向政府申请扶持工艺制作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其改造窑炉、更新设备,从而进一步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