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获奖档案 >> 内容阅读

唐岳州窑青瓷出土器简介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2年03月18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岳州窑是唐人的称呼,因唐代湘阴县隶属岳州而得名。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可见在唐代岳州窑瓷器因其青翠的釉色被茶圣陆羽评为“益茶”之瓷。

                                                                                                       唐岳州窑青釉碗

     

  

                                                                                       湘阴青竹寺窑出土的岳州窑青釉系钮壶

      湘阴青竹寺窑位于湘阴县南郊安静乡的青竹寺一带。器形以罐、钵、碗、釜为主。此外还有坛、瓮、碟、洗(盆)、壶、盏、盂、网坠和蛙形器等。瓷胎白中泛灰,釉色以青绿为主,青黄次之。
青竹寺窑瓷胎是使用含硅的瓷石制作而成的,其烧成温度为1208℃—1224℃,属于瓷的范围,是我国最早的高钙灰釉、高硅质瓷胎青瓷。罐、碗、洗(盆)、釜、壶、器盖的外表多装饰方格纹,也有刻画文字的,如“九”字等。钮部装饰以模印几何图形为主,常见蕉叶纹、方格纹和菱形纹。该窑的堆积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由于中层出土了东汉“汉安二年”(公元143年)的刻文瓷片,从而可以确定该窑的绝对年代,其下层年代可能会早到东汉初期。该窑的分布情况,大致从湘阴青竹寺沿湘江逆流而上,中经湘阴樟树潭窑,湘阴铁角嘴的窑头山,至望城县的长沙区—石诸湖石门矶一带,南北长70公的湘江沿岸均发现了具有青竹寺窑特点青瓷古窑址。

    

湘阴城关镇窑出土的岳州窑青釉四系盘口瓶

湘阴城关镇窑出土的岳州窑青釉褐彩碗

湘阴城关镇窑出土的岳州窑青釉三足砚

      湘阴城关镇像一个三角洲,城关镇窑主要散在堤垸一带,南北长672米。主要器形有双唇罐、小高足盘、杯、矮足大盘、碗,砚、唾壶、三足炉、高足碗、水注、盒等。胎色灰白,釉色以青黄为主,部分釉色因窑变而呈蓝色、紫色,青釉莹洁有闪光,透明或半透明,多开片。纹饰有印纹、划纹、釉下点彩和雕塑等。纹饰中有多种类型的团花、卷草、人物、几何印纹等。团花以莲花或变形莲花为主,点彩仅见于青瓷钵(碗)、罐等。此外还有块状浸釉,作团扇状,这种块状釉装饰在后来的长沙窑瓷器装饰中大为流行。雕塑有浮雕和圆雕两种。浮雕有莲花纹堆塑、圆雕有鸳鸯、龙头、象首等。以上青瓷的胎色呈灰白色,烧成温度为1300℃左右,其年代相当晋、南朝、隋至盛唐时期。

          文章来源: 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