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岳阳黄茶 >> 获奖档案 >> 内容阅读

岳州青瓷:沉睡千年始出炉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2年02月09日   作者:周忠应   来源:来源:  华声在线    www.hn.xinhuanet.com   浏览次数:

 
        岳阳州瓷历史悠久,久负盛名。远在商周时期,充满智慧的岳阳人就开始浇铸青瓷了。岳州青瓷造型古朴大方,晶莹润泽,清淡雅致。那时候,看谁家的青瓷最好,最有艺术特色,几乎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上等的青瓷碗具吃饭,喝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是一种享受,一种自豪。

    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写道:“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岳州青瓷是上等的盛茶工具,把茶泡在青瓷杯中,茶汁便浓浓地化开,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带着淡淡的茶香沿着青瓷的杯口散漫开来,沁人心脾。由此可知,岳阳的青瓷从商周开始到唐代已经全国闻名了。

    时间回溯到1953年3月,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清理长沙郊区建设工地的唐代墓葬中,发现了豆绿色釉半瓷半陶的器物,经鉴定,认为出自岳州窑。但是,查考史志,岳阳却没有岳州窑的记载。也许岳阳青瓷在那时候仅仅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而被官方忽略了。为了证实确乃岳州青瓷,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便派考古人员前往岳阳市湘阴县进行调查。经过实地勘察和群众中调查,在距县城南约二十公里处,湘江江东岸铁角嘴窑头山一带发现了裸露的古窑址。于是,考古人员采集了大量标本,经与长沙郊区唐墓出土的器物比较,发现胎质、器形、釉色基本一致,从而认定为这些器物都出自唐代时的岳州窑。从此,曾经被人遗忘了一千多年的古窑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我们生存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经存在许多亿年,留下了前人无数的足迹,皆可掂来称之为古迹,只不过没有被发现和挖掘罢了。自从铁角嘴发现古窑址以后,湘阴这块土地就被人们所在意起来。紧接着,从1983年到1988年期间,在湘阴县湘江岸边共发现了25处古窑址,其中青瓷窑址就有18处。 1983年,在湘阴县城南偏西约20公里处的樟树镇百梅村,发现了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百梅窑址,最厚的文化堆积在二点五米以上。出土的器物有碗、钵、碟、壶、瓶、罐、盅等生活用品。釉色有青、褐、酱等。其窑址上层为宋代遗物,下层为东汉青瓷,是研究我国早期青瓷的珍贵资料。但是,古窑址的中间出现了近千年的断裂期。1986年,又在距县城南偏西大约十公里处的静河乡青湖村发现了青竹寺窑。1988年,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挖掘。于是又一批被埋藏了许多年的青瓷重见天日。其青瓷有碗、钵、盆、罐、壶、盘、瓶、酒枢等,这些青瓷胎为灰色,质地坚硬,釉色以青釉为主,光洁如玉。考古人员在一块方格纹残片上发现了文字记载,上面刻着:“汉安二年某月廿五日”,从而确定了该窑址的绝对年代在东汉汉安二年(143年)以前。

    近年来,岳州青瓷的精品时有发现,前不久,湘阴濠河出土的黑釉盘口壶,外形美观,晶莹剔透。云溪区陆城镇滨江村出土的四系青瓷罐,外形精美,落落大方,大平顶,盘状口,束颈耸肩,深腹,饰有绿豆色冰裂纹釉,有0.17米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这些珍贵文物,展现了岳州青瓷的悠久历史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997年的一个夏日,湘阴县人民政府在城关马王堪力 宿舍改建工地,发现了一个青窑窑址。湘阴县人民政府立即上报省人民政府,经湖南省考古所和湘阴县文管所50多天的抢救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岳州青瓷物品、窑具和隋代龙窑。这是一起令人兴奋的发掘。一件件冰凉的青瓷,被考古学家的汗水浸润得晶莹诱人。遗址地层清晰可辨,八个文化层次包含了唐、隋、南朝、东晋、、西晋、东吴六个阶段,时间似乎在地下沉睡了500多年。这次共挖掘完整青瓷300多件,残存的八米多长的隋代龙窑窑头保持完好。在一件出土的残片中,发现刻有“太官”二字,证实此窑不是一般的民窑,而是一条官民结合的著名瓷窑。因为太官是东汉至北宋掌管膳食器具制作的专门官署。此次挖掘的物品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一件西晋时的匣钵,这一重大发现,为中国青瓷技术发展史寻到了源头的资料,同时为考古界全面认识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岳州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来源: 华声在线  www.hn.xinhua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