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企业 >> 永巨茶业 >> 内容阅读

申遗在行动,走进千年茶乡聂市镇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8年01月19日   作者:   来源:临湘市文旅广新局   浏览次数:

 

       2017年3月2日,临湘市“万里茶道”申遗调查小组,走进千年茶乡聂市镇展开系列调查工作,聂市镇既是“万里茶道”申遗湖南段重要节点,也是临湘市二个待定遗产点之一。
 
      现年80高龄的何培金老先生,曾任岳阳市史志办主任,退休后一直从事聂市茶文化的研究,特别喜爱收藏民俗文物。何老多次为聂市古建群、聂市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建设奔走疾呼,出谋划策,聂市人戏称何老为“聂市万事通”。何培金老人住在聂市镇何家冲的一栋老旧的平房中,满屋子摆放着他毕生收藏的各种文物和资料。何老热忱接待了我们,向我们提供了许多聂市茶文化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如《武汉文库》、《最近汉口商业一班》、《五百年晋商·万里茶道》、《西学东渐记》、《临湘砖茶:青砖茶祖湘茶之源》、《历史的足迹—晋商茶道与天一香》等等。何老创作的《千古茶乡聂市镇》、《临湘茶》书稿也一并提供给了我们。何老喜爱收藏,特别是地方民俗文物收藏很有特色。何老把他多年收藏的茶契约、土地所有证、石碑、制茶工具等珍贵文物展示出来,还为我们提供了200多张聂市茶文化相关照片。

       李炎和老人,现年83岁。住聂市老街,曾是晋商段页的女婿。在何老的陪同下,我们一同走访了李炎和老人,老人向我们回忆了其岳父山西晋商段页在聂市办茶厂经商的故事。段页,山西太谷人,出生于1902年,解放前(1940年)来到聂市镇枫树湾开设茶叶加工厂,厂号“大合诚”,从事茶叶制作和销售,当时聂市老街都称段页为段爹。段爹创办的茶厂规模很大,制茶茶工达80多人,其“大合诚”厂房为五重天井的老屋,茶叶堆满了老屋。大量制作好的茶砖用篾箱装好,由鸡公车运往聂市码头,沿聂市河、源潭河入黄盖湖到长江,经汉口转山西,销往北方地区。解放后(1949年)林彪军管组将羊楼洞、聂市个人茶厂收归国有,“大合诚”茶行被没收,1951年,段爹返回山西故里,走时50岁,再无音信。据胡福赐老人介绍,明清时期,聂市本地人将茶房、茶庄租借给晋商,由当地人负责茶叶采摘、制作,而晋商负责茶叶销售。当时在聂市办厂经商的晋商有200多人,大多是山西太原、太谷、临汾人,晋商在聂市创办的茶行有“聚隆”、“大川”、“大涌玉”、“天顺长”、“悦来德”等20多家。

        在原新安村企业厂长胡祖应 (现年74岁)、胡志善(现年60岁)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聂市新安村进行调查,勘看了当时新安驿道上的新安桥,了解当时茶叶运输情况。新安桥原名新显庵桥,由桥北偏西30米处一座新显庵而得名,曾是聂市官站、驿道和茶马古道。新安桥北边曾建有一座一逢桥,南边建有二逢桥和二逢凉亭,是当时羊楼洞、新店茶叶运往聂市的主要通道。老人们回忆,在40年代新安桥两边是长约几里的批发商铺街,很是繁华。南杂百货、茶叶、铁铺、犁铁、油铺等一应俱全,大约有30多家店面,胡志善老人的父亲就曾在这条商铺上开肉铺卖肉。当时羊楼洞、新店的茶叶都是通过鸡公车走新安桥,转运到聂市码头,成为当时茶叶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站。1945年聂市暴发山洪,新安桥附近店铺都被洪水冲毁,现仅遗存新安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