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当年,胜峰茶业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由一个资产不足万元的集体茶场,发展到今天一个资产逾450万元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抚今思昔,我止不住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位于湘鄂交界的省级风景旅游区——45里桃花山之西麓。是由原华容县胜峰乡茶场改制后于2005年4月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是一家集有机茶、常规茶培植、加工、销售和茶叶科普示范、茶叶系列产品开发、茶文化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化茶叶企业。是华容县规模最大和管理最规范的茶叶企业,是岳阳市“十佳”茶叶企业,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五个一工程”服务企业。2007年9月,成为全国茶叶科普示范基地。公司厂区建设布局科学合理,三面茶园环绕,视野开阔,香樟参天,金桂飘香,花草如茵,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得天独厚的胜峰茶叶基地,宛如一颗镶嵌在湘北大地、洞庭之滨的绿色明珠,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公司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目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固定资产450万元,自有优质无公害茶园2200余亩,其中良种茶园600亩,已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茶园130亩,种茶农户560户,年产各类茶叶300余吨。
有人感言:做企业难,做茶叶企业更难,做初制茶叶企业更是难上加难。胜峰茶业之所以能够在日趋激烈的茶叶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并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得益于胜峰茶人的苦心经营和善于管理,循商道、修人道,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胜峰茶业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弘扬茶道精神的过程,不断探索、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过程。
一、狠抓生产基地建设
好原料是制好茶的前提,生产基地抓不好,原料跟不上,茶叶加工就成了无源之水。2004年初,企业改制时,由于茶叶市场行情不景气,企业内部管理不力,造成茶农缺乏种茶的积极性,公司茶园几尽荒芜,产量锐减,我们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实现茶园作业机械化。投资15万元,购置了一批先进的茶园生产作业机械,如中耕机、采茶机、修剪机、修边机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改造低产茶园。开垦荒芜茶山400余亩,让茶园重新披上了绿装。
(三)改进植保办法。统一购进农资,派专人进行虫情测报,实行统防统治,有机茶园禁用化学农药。
(四)推广有机肥料。每年组织有机粪肥和生物肥料上千吨,农资先垫付给茶农,再在鲜叶款中扣回,并无偿帮助有困难的茶农培管茶园。
(五)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示范茶园。公司亲自派员培管的示范茶园有120余亩,在茶园中栽培适合栽种的风景树木,在茶园边缘造绿化防护林,缓坡地段保护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并架建电子诱蛾灯,杀灭虫害。
二、做好硬件设备改造
(一)美化厂区环境。2005年以来,投资12万余元,公司先后硬化地面1800平方米,栽种上百棵风景树木,走进厂区,整洁明亮,赏心悦目。创建茶叶生产技术科普宣传窗60平方米,以宣传茶叶培植加工技术及茶叶科普知识。
(二)整修厂房、围墙。新翻修屋面1500平方米,修护围墙280平方米,硬化地面18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18万元。
(三)引进制茶新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2004年至今,先后购置110型复干机4台,55型揉捻机4台,一托二整形理条机1台,40型名优茶杀青机1台,80型杀青机1台,3.4平方米烘干机1台,今年又投资8万余元购置超大型FP10热风炉1台以降低能耗,购扁形茶炒制机4台,辉锅机1台。通过更新改造机械设备后,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有了保证。
三、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信誉、效益、发展的前提。质量也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人品的再现。
(一)从思想上重视质量。树立全员质量管理观念,增强全员质量意识,通过学习有关法规、培训讲解、掌握种茶、制茶技术和通过实际操作,使员工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素养。
(二)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公司制订了有关茶园管理规定,统一配送无公害农药,统一组织各种肥料,并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绿色无公害茶叶品质。
(三)从采摘上抓质量。公司制订了《鲜叶收购规定》,严格按标准采摘和收购,按质论价,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四)从加工上抓质量。严格按公司《茶叶加工管理操作规程》执行,特别是要搞好加工车间现场管理和清洁卫生,切实加强责任心,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心操作,注重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五)从储藏上抓质量。公司建有专用茶叶冷藏保鲜库,确保销售出厂的茶叶四季新鲜,维护公司信誉。
四、凸显胜峰名茶个性
(一)生态环境独特。我公司位于四十五里桃花山区之西麓,高山东屏,湖港中贯,生产基地远离城市,幽处群山,没有现代工业、交通污染,且土质肥沃疏松,有机质十分丰富,其大环境、小气候、土壤酸碱度都十分有利于茶叶生产,孕育了茶树芽叶的优质良品质。
(二)加工工艺独特。选料精细。我公司生产以名优茶为 主,原料全部都选用谷雨前的优质原料,谷雨后及夏秋茶原料做级外茶。
高档胜峰毛尖全用手工制作。我公司具有40余年制茶经验,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制茶技师。茶叶加工采用传统方法和现代茶学理论并结合几十年的制茶经验精制而成,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胜峰茶的传统风格。胜峰毛尖的制作工艺独一无二,形成了产品独特的品质风味,造就了其经久不衰的卖点。中档毛尖采用机械加工与手工结合,普通毛尖用机械制作。胜峰有机茶(毛尖、绿茶)的生产都严格按照企业标准执行。
(三)茶叶包装个性化。重视开发富有个性的系统茶叶包装,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现代的时尚审美要求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好茶需要好包装,茶叶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五、关注顾客,灵活销售
做胜峰茶主要是做品牌,企业由过去生产推销型向品牌营销型转变,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段来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做茶叶要随意随缘,要深刻地体味“儒家之中庸,道家之自然”的内涵,把握茶叶市场规律,从而是达到轻松自在去做茶的目的。
近几年来,我公司名优茶在春节前后全部脱销,80%以上做上门生意,年年供不应求。
六、茶道文化与品牌打造
“胜峰”牌绿茶为岳阳市十大名茶,2007年11月,“胜峰”牌绿茶获2007年中国·湖南第九届(国际)农博会金奖。胜峰品牌的塑造得益于茶道文化的弘扬。茶道文化的人文内涵,主要有以下三大表现。
(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要求茶叶品牌的物质基础是有机茶。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其生产过程,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并颁证。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大力发展有机茶是打造胜峰品牌的基础工作。
2007年11月,公司“胜峰”牌茶通过有机茶质量认证,这是我们传承茶道文化的一个着力点。有机农业是企业增收的手段,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来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不支出购买化肥、农药的成本;生产手工化;保持和促进茶园及其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在市场上有机茶可卖到较高的价格。
胜峰茶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各种奖项:1988年胜峰绿茶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多届湖南省名优茶业金杯奖,以及省“湘茶杯”金奖。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消费者喜爱产品,胜峰绿茶是岳阳市2003-2007年优质品牌茶;2006-2007年被评为岳阳市名茶。公司先后被授予“湖南省乡镇企业科技示范企业”,95年12月被农业部授予“农业部质量管理达标企业”,2007年2月胜峰绿茶顺利通过了ISO质量认证。
(二)、追求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处理好企业与茶农的关系。与茶农签订中长期茶园承包合同,承诺高价收购鲜茶叶和及时兑付鲜叶款,让茶农吃下定心丸,并恪守诺言,予以兑现。同时对业务单位以诚相待,在合作双赢中建立友谊。
(三)、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秀美的新茶场为目标,以奉献一流茶产品和致富茶农为已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狠抓基地建设,严格产品质量,注意市场营销,创新企业形象,大力弘扬茶道文化,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采取“公司+基地+标准+示范+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采摘标准、统一鲜叶收购、统一加工制作、统一标准销售,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人性化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发展之路。茶农受益,企业发展,效益增加,公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