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企业 >> 胜峰合作社 >> 内容阅读

“胜峰茶”香飘四海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03月10日   作者:熊学良  黄建军   来源:   浏览次数:180

  从名扬天下的岳阳楼出发,沿着洞庭湖大桥向西行驶70多公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茶园环绕,景色宜人,宛如镶嵌在洞庭湖之滨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它,就是位于湘鄂交界的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科普示范基地。该公司在掌门人杨贻新的辛勤耕耘下,由一家曾濒临倒闭的茶业基地依靠科普惠农重新崛起,发展壮大,不仅带领周边群众走上致富路,企业也成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2004年初,企业改制时,由于茶叶市场行情不景气,企业内部管理不力,造成茶农缺乏种茶积极性,公司茶园几尽荒芜,产量锐减。为不让胜峰茶“香消玉殒”,有着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杨贻新毅然向胜峰乡党委、政府提出科技改选茶园新思路,主动请缨到胜峰茶业基地担任负责人,开始了艰难的兴业之路。他先后从茶园作业机械化、改造低产茶园、改进植保方法、推广有机肥料等方面着手,终于使企业出现转机,让3000余亩无公害茶园重新披上了绿装。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信誉、效益、发展的前提。于是,公司一是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制订了有关茶园管理规定,统一配送无公害农药,统一组织各种肥料,并经常性深入垄间地头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绿色无公害茶叶品质;二是从采摘上抓质量。公司制订了《鲜叶收购规定》,严格按标准采摘和收购,按质论价,质量面前人人平等;三是从加工上抓质量。严格按公司《茶叶加工管理操作规程》执行,搞好加工车间现场管理和清洁卫生,切实加强责任心,做到认真负责,精心操作,确保万无一失;四是从储藏上抓质量。公司建有专用茶叶冷藏保鲜库,确保销售出厂的茶叶四季新鲜,维护公司信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调研,公司决定依靠科技知识,推广茶叶新品种,建设无公害生产体系,建立起一套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科学管理模式。在推广新品种方面,公司陆续从外地引进多种良茶苗种。同时,聘请省高级评茶师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制茶师作技术指导,使公司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金、银奖。目前,公司已拥有科普办公、培训、推广及生活用房达6000m2,科普宣传窗500m2,有无公害茶园面积3200余亩,年产鲜茶2200吨,干茶600吨以上,年产值达3000万元。同时,公司还同省茶叶研究所共同研发出“怡馨香枕”,使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杨贻新深知今天的成功得来不易,除了自己的辛勤耕耘之外,还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为他创造的宽松环境,得益于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富而思源、回报乡邻,一直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杨贻新成立了茶农专业合作社,带领湘鄂两省500多户专业茶农共同致富。他不仅先后出资50多万元,支援胜峰乡新农村建设,还连年提高收购价格让利于民。为提高制茶水平,公司先后举办了22期技术培训班,培训茶农630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9次,听讲茶农5600人次,发放图书资料63种3980余册,参与组织大型科普活动15次。同时,他积极组织科普志愿者上门为茶农服务30多次,极大地提高了茶农科学种茶水平。近几年来,茶叶亩产量均比上年要提高150斤以上,茶农亩平直接增收达1200余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