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全国黄茶 >> 蒙顶黄芽 >> 内容阅读

一叶之轻托起强县之路——名山县茶产业跨越发展的辉煌篇章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07月10日   作者:叶正博   来源:   浏览次数:

   2012年11月,名山县喜获“中国名茶之乡”。
  2012年12月,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正式通过国务院审批。
  2012年12月,“蒙顶山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2年,对于仙茶故里名山县来说,是名山茶产业发展折桂夺冠、勇攀高峰的一年,是名山茶产业发展收获丰盛、成果丰硕的一年。这一年,名山县茶叶、茶品牌连续获得多项重要荣誉,“蒙顶山茶”名气得到提升,县域经济得到带动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实施“茶业富县”战略,顺势内炼,应势而变,紧跟步伐的发展模式,茶产业破茧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县域经济发展、品牌大力推广、茶文化美名远扬的茶产业发展之路。
  基地建设篇
  建立生态高效基地 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时下正值隆冬季节,茶园正式进入了冬管期。
  “现在茶树已进入休眠期,正是进行冬管的好时期,把茶园管好了,就等着明年开春采茶卖好价钱了。”近日,在万古乡红草村宽阔的茶园里,正在进行茶园冬管的茶农代绍成夫妇笑哈哈地对记者说。
  代绍成夫妇俩一个人正在茶地里松土,一个人提着粪桶给茶园施肥,忙碌地穿梭在茶园中。
  “松过土的茶园,茶树才能更好地吸收农家肥,这样来年的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会更好些,自然鲜叶的卖价也会高些。”代绍成一边施肥,一边给记者介绍,他家有9亩茶园,按照去年鲜茶市场价格,单是每亩茶园纯收入就达八九千,就茶叶的毛收入已有好几万元,加上农闲时打点工,一年下来收入近10万元,一家人的小日子也算过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名山的茶叶,如同一颗经久年华沉淀的珍珠,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带领名山人民致富的珍宝。据悉,截至2012年年底,名山全县茶园面积达30.25万亩,茶叶总产量近4.63万吨,鲜叶产值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仅茶叶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人均增收584元。
  为保证出产茶叶的品质,名山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茶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加强茶叶质量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茶园统防、统治,大力推广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协会定时派出专人负责管理基地茶园,建立绿色物理防治机制,统一购药,统一管理,统一安装杀虫黄板、频振式灭虫等,实现企业、协会与农户多赢局面。
  此外,名山县还通过发展循环茶叶经济,规范发展了“茶叶+桂花”、“茶叶+银杏”立体园10845亩,建立了“猪+沼+茶” 循环茶园1.2万亩,增加了立体绿化容积增加、林业收益,更保证了茶叶安全。
  同时,名山县还加大农资市场的执法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农资连锁经营制度和农资销售卡制度,从源头上制止禁用高毒高残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资流入茶叶基地。建立“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的茶树病虫监控体系,并在乡镇建立起了8个专业监测预报点,及时反映全县茶叶种植情况。
  目前,名山县已建成蒙顶山“四化”(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设施化)基地5万亩,茶叶综合总产值超过35亿,支撑着名山茶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天道酬勤。目前,名山县已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茶叶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国家星火计划优质茶产业化示范基地县、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县、四川省名优茶示范基地县、四川省“南茶北草工程”蒙顶山茶项目中心区。
  品种选育篇
  精心研发 培育茶树优良品种
  优良的茶种是提升茶叶品质,实现茶叶持续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因此,茶树品种的选育成为茶叶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2012年10月25日,名山县再次传来喜讯: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名选213”被与会专家一致通过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这是继“名山白毫131”后四川省的第二个国家级茶树良种。
  一直以来,名山县茶叶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选育出更加优质,符合市场的茶树良种。本次获得国家级茶树良种称号的“名选213”就是名山县茶叶科技工作者从1992年开始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经过10年的努力,于2003年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由于该品种品质优良,目前,已在全国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
  1987年,由农业部、农业厅、市、县四级联合投资兴建了四川省名山县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这些年来,茶树良种繁育场已由开始的300亩,发展到拥有茶树良种母本园、苗圃园、生产示范园、品种区试园1000亩;有高、中、初级科技人员20余人,同时聘请了多名茶叶专家、教授担任科技顾问;承担茶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任务,先后获得农业部、省、市、县科技成果10余项次。
  2012年,四川省最大的茶树品种资源基因库在名山建立,为名山县继续开展茶树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按照计划,茶树品种资源基因库,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全国最大的茶树品种资源基因库。
  产业链条篇
  产业链条延伸 茶产业发展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发展,以茶为中心的茶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不断扩展。
  去年12月20日,位于名山县城区蒙山大道(蒙顶山牌坊内)的茶马古镇项目全面升级为雅安茶马古城。
  雅安茶马古城是2011年名山县开工的重点项目,占地2万亩,由自驾游接待中心、旅游团接待中心、茶博馆、十大公馆、雅女街、秀女湖、女娲庙、风情客栈等100余个文化项目组成,投资近100亿。建成后将带动茶产业、旅游产业、城市建设、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预计其产值将达到300亿元。
  近年来,名山县提出“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推动茶旅游,致富千万家”的发展战略,以茶为题,延伸茶业链条,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充分发挥茶文化资源和茶园风光优势,大力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家休闲旅游品牌。围绕茶叶主题,名山县制定了“中国茶乡 美好新村”的建设规划,使“山、茶、田、林、庄”融为一体,以茶园为特色,以山水为背景,形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茶乡小镇和旅游休闲度假地,为乡村旅游再增亮点,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
  以茶文化为元素融入的中国茶城建设初具规模,市工业园区和茶城建设相融相生,以茶叶特色经济为支撑的城乡经济繁荣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品牌建设篇
  龙头企业集团作战 品牌效应日趋凸现
  12月31日“蒙顶山茶”喜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蒙顶山茶”品牌再次提档升级。
  茶业是名山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为进一步提升“蒙顶山茶”的品牌影响力,近年来,名山县通过举办和参与茶事活动,成立8家茶业集团公司实现茶企业抱团发展等方式来扩大其品牌影响。
  2009年3月,由名山县8家茶叶企业组成的会员制投资担保公司——名山县蒙顶山茶互助式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0年,8家茶业集团公司成立,走上由母公司+子公司+合伙企业的集团化路子,实现“抱团”发展。由8家茶业集团发起组建的“四川省蒙顶山茶业商会”也成为了对外推介和文化交流平台,强有力地推进了“蒙顶山茶”品牌建设。
  自2004年开始,名山县陆续举办了8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名山县茶叶企业和“蒙顶山茶”品牌的一系列名优茶。此外,名山县每年还组织茶企业参展各类“茶博会”,参加上海世博会、天府四川宝岛行、央视欢乐中国行等媒体报道活动,为该县茶叶加工企业走向全国提供平台,使“蒙顶山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2011年,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联合组建课题组,评估出 “蒙顶山茶”品牌评估价值为12.72亿元,名列全国第17位,四川省第一。
  随着茶企的不断发展、提高,蒙顶山茶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其销售渠道更加广阔,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也初见成效。截至2012年年底,跃华、禹贡、味独珍、皇茗园等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
  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名山县众多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量不断提升,品牌不断推广,日渐从“历史名茶”走向“现实名茶”。
        本文来自中国茶叶网www.e-china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