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整个霍山县城就是一只硕大的茶杯:清净澄明的空气是透明的山泉,青山绿植便是黄芽参差!一走进霍山,就被一种浓淡适宜的茶香包围,尤其是清明时节,遍野的茶树爆出新鲜的爱恋,一如少女的豆蔻华年,每一枚芽叶都闪烁着猜也猜不完的心思。
走进茶园,便心无暇秽,心头所有的尘埃荡涤一空;走进茶山,眼睛格外的亮,皮肤格外的光泽,因为灵魂已经融化成一杯茶水,绿意丰盈,滑润净爽。神奇的中国树叶,在大别山腹地,一个玲珑毓秀的霍山小城,有着如此诱人的光彩和影响力!
因为写作的关系,我结识了不少霍山的朋友,是文字搭建了走向彼此心灵的桥。每一次来霍山,我们总会叙山、叙水、叙文化、叙友情,在铺开的书卷旁总会有盈盈茶水相伴。霍山茶,天地造化,看一看神清气爽,呷一口唇齿留香。我们畅谈人生,切磋文学的热情便在茶香里越来越高涨。记得那年见到阿洋,在宾馆里,一袭淡灰素白的条纹旗袍,一卷娟秀的诗稿,让我久久不忘。之后见到阿墨,五月的阳光下,一柄细花伞配一身旗袍别有风致。第二年,到霍山《佛子岭文艺》编辑部取经,见到阿颖,也是一身素净的旗袍,手把一只细瓷蓝花的茶壶,一提一放之间透出的优雅,若非青山绿水的滋养,哪得这般淑娴。我才知道,霍山是出美人的,而茶韵是配旗袍的!灵秀霍山所涵咏的诗意,不经意都泼撒在霍山女子的腰身、眉宇、发丝之间了。
记得那年去南京,在南京梅园看茶艺表演。有俊逸高挑的女子,备好了盖碗茶杯、茶海、茶巾、茶则、茶匙、茶叶,然后手抚丹田之处,腰微微一弯给茶客们一鞠躬,开始表演。小姑娘先介绍茶叶,之后表演冲泡过程,洗茶、泡茶、凤凰三点头倒茶,之后手举托盘,把盈盈一握的宜兴褐瓷茶杯一一端送与茶客手心,告诉你如何呷饮,如何缓缓下咽,如何体会舌尖喉根的滋味,那真是言辞温婉,讲解细致,体贴入微。
表演很是赏心悦目,一招一式也精致专业,表演细腻到捏茶杯的姿势和手型都很在意。但,现在想来,那样的程式化的表演未免显得做作,不够贴近人心。而霍山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就是茶,就是文化,穿行在霍山城的大街小巷,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就是茶艺和茶道。
霍山人的生命状态如茶:当第一缕阳光升起,在广场或者小区的大院里,那些晨练的老人或舞剑、或打太极,从他们和谐的姿态里,你可以看到茶的神韵;在夜晚,星星一般的窗口里,总有到灯下读书看报的身影,在喧嚣之后的静谧里,你可以读到茶的温静……霍山人爱茶,他们不在意清茶入口时的苦,却总是享受深藏在苦涩之后的清香。霍山人知道,品茶要有一个好心情,人生要有一个好境界,他们的生活过得如此安闲自在。
霍山人的友情如茶:有时浓浓的有时淡淡的,有时悠悠的有时醇醇的,无论是团聚还是相思,都芬芳并持久,本真亦解情。喝茶其实不在于茶的名贵与否,喝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心灵去品味那一丝幽幽茶韵,让那特有的清苦和甘甜去唤醒你灵魂深处的某种感觉,触摸到自己的智慧与清醒,关切与情深。友情如茶,细品常香。有人曰:,看一个人是否有品位,就看他的朋友是谁。有了霍山的朋友,就像拥有了精致的霍山茶,你的人生就有了清香,有了快乐,有了品位,有了境界。
霍山的文化也是茶意缤纷。《佛子岭文艺》办的有声有色,小南岳文学社风生水起。小南岳文学社,一个民间文学团体,能够结社三十年依然兴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估计都不多见吧。大山是聚气的,山茶是养人的,也滋养文化。霍山是出文化人的,金从华的小说、谢鑫的儿童文学以及小南岳文学社作家群的诗歌散文小说等等,都给霍山增添了艺术的力量,让美丽的霍山分外美丽。
一直喜欢喝霍山茶,或许跟霍山的朋友有关,或许跟我与霍山的缘分有关,或许跟霍山茶的巨大诱惑力有关。霍山黄芽,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它嫩绿中披着微毫,在水中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美。黄芽茶的汤色黄绿,剔透清澈,叶底芽叶嫩黄,片片明亮。霍山黄芽像一个恋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能让你久久萦绕,时时牵挂。茶喝了会上瘾,那附着在舌尖的滋味,让人迷恋,让人沉醉,让人久久怀想。清明时节,看到路边一枚枚幼嫩的新叶在阳光里探出手掌,我就知道,该去霍山买茶叶了。喝了霍山茶,你才深悟岁月美;喝了霍山茶,你才了解霍山人和霍山情;喝了霍山茶,你才懂得人生向善向美的力量!
走进霍山,就走进了茶的香里;走进霍山,便有了念念难以忘怀的韵味悠长。霍山人既爱岁月从苦到甜的历程,亦爱人生从浓到淡的转化。跟霍山的朋友交往,心总是很静,收获总是很大。
霍山,这样一个小城,翠眉黄芽远销海内外;霍山,这样一个小城,迎驾美酒享誉华夏;霍山,这样一个小城,天然玉石美质美色、流光溢彩;这样一个小城,石斛产地,古今美名!
霍山,茶美、人美、物美、景美、文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该是多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