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文化 >> 散文随笔 >> 内容阅读

茶乡塔畈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9年05月02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文/安澜

 

       大别山逶迤至此,巧遇北纬30°的神秘地带,一个人间天堂世外桃源就此精彩呈现: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奇花铺径,别有洞天。这里便是茶乡塔畈。
       塔畈,位于大别山南麓,潜山县西北部,与岳西、舒城两县接壤,距离县城62公里,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塔畈河、彭家河穿流其中,X050县道、官塔路穿境而过。塔畈,因山中田畈有座“大圣塔”而得名。古称“龙山”,因山峦起伏酷似龙腾云天而得名。大别山区流传着“一天堂二龙山”民谣,其气候宜人、生态宜居可见一斑。
        塔畈自古就是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在这里的人类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蜈蚣岗文化遗址存有大量古人类劳动所需的石刀、石斧等器具,如磨光对钻单孔、双孔石铲;柳叶形、两翼形、圆锥形石;镂空豆柄;陶纺纶等。著有《白话韵语》的医学家施在田、编著《法律大辞书》的法学家彭时、当代知名教育家施宗恕、革命烈士余法成等等,就出生在这方土地,成为塔畈人的骄傲。
     走进塔畈,一步一景,诗意无处不在。环顾群山,或见孤峰独秀,直刺苍穹;或见双峰对峙,壁立千仞;或见群峰林立,气势磅礴,一座座山峰各具形态。山脊之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似禽似兽,惟妙惟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更有云雾曼妙,时而云截山腰,时而雾锁峰头,时而山岚似纱,时而霞光尽染,气韵典雅,古朴迷离。乡间小桥流水的婉约清新,大山逶迤绵亘的粗犷豪迈,极目所见,虚实变幻,浓淡相宜,动中有静,刚柔相济。
        板仓,就是这块土地上的绿宝石。省级板仓自然保护区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属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总面积达2123公顷,其中保护区核心区400公顷,缓冲区480公顷,森林覆盖率71.0%。境内山峦叠嶂,涧谷幽深,气候条件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加之森林茂密、人迹罕至,使得鸟兽云集。区内主要木本植物有56科14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植物6种,动物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香果树,属省级保护的有粗榧、安徽槭、天目木姜子、紫茎、青钱柳等。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达7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钱豹。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 集中如此众多的珍稀动植物物种, 实属罕见。板仓不仅生态良好,而且风光无限,集幽谷、奇松、险峰、秀水于一体,孝子洞、千层岩、仙人梯、红河谷、栈道、三叠泉、香果树瀑布、龙井潭、凤冠石、强盗坪、令牌石、冷饭店、老虎洞、云海奇松、梦壁生辉等众多景点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物华天宝动和风,一派箫韶仙苑同”。这句诗,对于塔畈来说,真的是名副其实。塔畈出产金银花、桔梗、柴胡、天麻、苦参、野菊花、瓜蒌子等中药材。在这里,更有绿茶品质成就了“茶乡”之誉。塔畈,平均海拔在公里800以上,森林覆盖面积达米88%,属亚热带地区,冬季寒流不易侵袭,加之生态环境适宜,温度湿度适中,茶树生长旺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赐予了茶树的生长需求,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
       塔畈种茶历史悠久。北宋乐史《大平寰宇记》记载:“彭河土产开火茶,怀宁县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采掇为岁贡。”当时潜山尚未建县,归怀宁管辖,开火茶为潜山所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说明彭河茶在北宋以前,就与阳羡茶、顾渚茶、蒙顶茶并列,可知名气之大。南宋王观国《学林》记述:“薛能谢刘相公寄茶诗曰,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两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诗人,王观国在引用他赞誉彭河茶的诗句后,又说好茶珍贵不易多得。清代罗庄在《潜山古风》诗中更是激动了:“一杯之泉无所酿,山茶风味犹堪夸。”原国家计生委、全国妇联幸福工程扶助、王光美为幸福茶场亲笔题字。
        多年来,塔畈乡党委、政府通过扩基地、强龙头、创品牌等一系列措施,聚力培育、发展、壮大茶叶产业。连续三年实投资850多万元实施现代农业(茶叶)示范项目,新发展300余亩高标准白茶基地,栽植50亩黄金茶,现有茶园面积2.3万亩,年产干茶70万斤,产值达8千万元。境内拥有茶叶加工企业45家。其中25家年产干茶达万斤以上。有茶叶合作社4家。“天柱仙芽”、“彭河弦月”、“天柱剑毫”等系列茗茶闻名遐迩,走俏市场。“彭河牌”茶叶荣获省著名商标,“天柱剑毫”和“塔畈”牌白茶获茶博会金奖,获“省级茶叶专业示范乡镇”称号,倪河村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改革开放后,塔畈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拼搏,围绕“打造知名茶乡,构建幸福塔畈目标,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富民”战略,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潜山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今天,塔畈人以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茶”元素为统领,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两昆路拉开了集镇总体框架,风情小镇建设统筹推进,集镇规划、功能布局、风貌提升进一步彰显特色。 坚持“整乡推进、梯次提升”,实现了美丽乡村全覆盖。投资1250万元的板仓景区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已完成招标,倪河至板仓景区旅游道路完成加宽拓改,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体元村农旅融合精准扶贫示范区露营地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乡生态旅游软硬件功能大为改善,即将进入发展提速的“快车道”。2017年,塔畈乡、板仓村分别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的效应持续升温。
       茶乡塔畈,生态家园,是江淮大地上一块璀璨明珠,在新时代将会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