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内容阅读

将夹山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禅茶文化产业园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9年05月12日   作者:□明禅   来源:常德日报   浏览次数:

      夹山禅茶文化是常德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常德走向世界的具有持久活力的文化旅游名片。将夹山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禅茶文化产业园,理由如下:

      夹山禅茶文化符合时代潮流,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瞩目的外交场合“四论中国茶”,亲力亲为地推动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融入国际、走向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兴盛繁荣的时期。世界饮料专家预言“19世纪是咖啡的时代,20世纪是可乐的时代,21世纪是茶的时代”。以茶结缘,茶以载道,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和谐文化的重要音符,超越国界、超越民族。在国内,与禅茶相关的各种企业、实体如雨后春笋。各种禅茶文化社团、院校纷纷成立。禅茶文化正被全社会追捧,其文化的背后正衍生茶艺、茶具、茶餐饮、茶修禅修等商机无限的禅茶产业。世界旅游业也从大众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从一般性旅游向个性旅游转变;从注重目光旅游向心灵旅游转变。禅茶文化正逢其时。

       夹山具备建设世界文化遗产·禅茶文化产业园的优势。一是文化优势。夹山是“宗门第一书”《碧岩录》的诞孕地,是禅茶文化之魂“茶禅一味”的发源地,是“世界茶道源头”的所在地,也是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的禅隐归宿地,还是湖湘文化和宋明理学的重要渊源地。具有“宗门第一书”“东方圣经”美誉的《碧岩录》和“茶禅一味”在过去和现在仍具有世界影响力,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资源。2015年,夹山成功举办千年茶禅文化(国际)论坛。5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德高僧、专家学者和茶人汇集夹山祖庭,国学、佛学、茶学三大泰斗和七大茶禅祖庭共同发表《夹山宣言》,发布世界首个禅茶综合标准,打造了茶禅文化史上最高规格论坛和“天下第一茶会”,牢固奠定了夹山“世界茶禅之源”的宗祖地位。二是区位优势。夹山地处武陵山系东翼十九峰山脉,东邻岳阳旅游风景区、南连桃花源风景区、西倚武陵源风景区、北望长江三峡风景区,是多边旅游的核心和辐射地。而以上这些景区大多都是以自然风光取胜,夹山和它们的差异是文化旅游、心灵旅游。三是自然优势。夹山有原始次生林千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3.6%,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20000个以上。地表水质与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I类标准,环境噪声符合○类标准,世界茶道源头上的碧岩泉泉水因其厚重文化的内涵和世界一流的天然苏打水水质而被称为“灵泉”。夹山古树连片、空气清净的原始大自然风貌是“回归大自然、走向大森林”的理想禅修场所。四是品牌优势:夹山“名山、名寺、名陵、名泉、名书、名茶”荟萃,是“国际生态休闲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示范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世界茶禅之源”“中国禅茶之都”的美誉。

        世界文化遗产·禅茶文化产业园已具雏形。近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夹山茶禅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投入5亿余元恢复光大茶禅祖庭,建设夹山禅茶文化产业园,建成了禅茶文化广场,改造禅茶古街,建成了禅茶祖庭牌楼和禅茶文化生态园,开辟了夹山千亩禅茶园;将夹山禅茶习俗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举办禅茶修炼班培训10余期,培训夹山禅茶习俗传承人,组成了禅茶道表演队,成立了湖南省禅茶研究会和夹山禅茶文化研究院;积极推进夹山景区融入大湘西文化旅游圈,其12条精品线路中有3条将夹山禅茶文化列入;完成了牛牴禅茶等30余项禅茶文化遗产商标注册和版权注册,拍摄了央视大型旅游节目《远方的家——夹山禅茶文化》和湖南卫视大型纪录片《国饮禅茶》,出版了夹山禅茶文化丛书。茶禅祖庭夹山成功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夹山以禅茶为特色的世界级茶禅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

          笔者建议,市政府支持石门县将“世界文化遗产·夹山禅茶文化产业园”申报成为全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市文体广新局支持“夹山禅茶习俗”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支持夹山举办千年禅茶文化论坛;市质监局支持夹山将禅茶省级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市旅游局支持夹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市民政局支持夹山扩大行政区划,将临澧杉板乡潘垱村划入夹山范围,为建设世界级茶禅休闲型旅游目的地奠定良好基础;市经投公司直接参与夹山旅游开发或给予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