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文化 >> 诗联字画 >> 内容阅读

[茶诗茶联] 亚夫子 唐风宋韵手拈来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4月2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傅小松

 

    亚夫子是陈亚先先生的绰号,这个名字起于何时,恐已不可考。夫子者,风流才子之谓也。李太白有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但亚夫子却并不想将这个名字据为己有。有一次他对“名记”徐亚平说,岳阳有三个亚夫子,亚初、我和你。你是海南的,三亚。

    我第一次见到亚夫子是在乡下一个朋友的家里。这位朋友办客,三姑六婆七爷八伯济济一堂。时值盛夏,他家里又没有空调,酷热难当。坐席中只见一人干脆打了赤膊,汗流浃背又连连举杯。一问,竟是闻名天下的亚夫子。看那情景,我想起老杜的一句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亚夫子擅长对联。莫说这是雕虫小技,在他手里真还雕出了一朵花,工稳,雅切,大气,新颖,清新,自然,或平或奇,自显风流高格调。他的对联艺术,我还总结了几条:一是立意高妙而不造作;二是切题紧密却不拘泥;三是构织巧妙而无痕迹;四是遣词雅丽而不华腻。其最佳者,往往又能洗尽铅华,至天然浑成之境。如其题金鹗山联云:

千里洞庭波,独有奇峰居闹市;一城吴楚韵,料无俗客访名山。

    此联众口称奇。好在哪里?我觉得是它能跳出金鹗山看金鹗山,将她置身于大湖和古城的大背景中。这一看,一般人眼中或许平淡无奇的金鹗山立马神气起来——雄踞于八百里浩渺烟波之畔,翠然于繁华闹市之中,浸濡着千百年的吴风楚韵,也就足称“奇峰”和“名山”了。

    此等对联高手,岳阳楼公园又岂能放过他?于是常被捉去撰联。天下为名楼撰联者不知有几,但往往不堪古楼文化的重负,下起笔来如同举重,好不轻松。但亚夫子就是亚夫子,他是轻装上阵,写起来似乎毫不费力,而文采风流自在其中:

忧乐两关情,古韵新声天下唱;春风一浩荡,青螺碧水洞庭开。

    这是为岳阳楼公园写的一副春联,可谓“辞艳意新,境界似春花秋月”(民国刘希济评李篁仙联语)。据说一位老先生读了此联,建议亚夫子删去“两”和“一”字,不是更简练么。其实不然,上联的“两”,让人更明晰地感觉到“忧”与“乐”的区别和统一,下联的“一”字则赋予一种动感,体现出“又是一年春草绿”的时代气息。

    又有一联:

    近水最宜春,□□□□□,□□□□;

    凭楼先放眼,怀万家忧乐,一片深情。

    此联明白如话,如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可上联还有九个字,竟被我忘了。请教亚夫子,他也记不得了。他写对联,随写随丢,这也算是一种大家气派吧。

    岳阳楼景区汴河街牌坊上,刻着亚夫子的又一副对联:

商海看沉浮,难得三分夫子气;古城话今昔,描成一幅上河图。

    此联岂止是文采风流,更是内涵丰富深远!上联倡导一种儒商理念。但儒商之儒是有一个分寸的,否则就是“愚商”和“迂商”了。这“三分夫子气”可谓恰如其分!下联“一副上河图(北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缩语)”更是神来之笔,紧切汴河街之名。赞其由昔而今的繁华而又胜过千言万语!

    此联的对仗,我尤为拳拳服膺。以“沉浮”对“今昔”,乃各自自对,甚妙。而“三分夫子气”与“一幅上河图”对仗,则出人意外而又令人击节。这种对仗,专家称之为“不类为类”。就是对仗时,尽量避免“近亲繁殖”,不搞同类相对、近类相对,诸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之类,而是尽量拉开对仗字词的距离,使之产生一种张力。诗人王誉昌说:“作诗以不类为类乃佳。”同理,作联也是这样,同类相对可造就工对,但同时也会产生板滞的感觉。“不类为类”,则可见联家心手之妙,产生了一种不工而化的效果。

岳阳楼文化艺术中心,亚夫子曾为之作过一联:“楚水吴山天造出;唐风宋韵手拈来。”好一个“唐风宋韵手拈来”!我想借用此句来概括形容亚夫子的文风和联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作者简介:
   
陈亚先,1948年9月出生。国家一级编剧,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代表作有京剧《曹操与杨修》、《胡笳》、《宰相刘罗锅》、《武则天》,电视剧《乾隆王朝》等。曾获全国优秀剧本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