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文化 >> 诗联字画 >> 内容阅读

[茶诗茶联]周二中:品味茶联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4月11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周二中

 

    对联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现象,而茶与对联相结合产生的茶联文化,更是一种生在民间,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奇特的文化现象。茶、茶馆、茶联,品茶赏联,不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贩夫走卒,都能从喝茶与赏联当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乐趣。

 

  不少茶联,写出了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情调。喝茶是一种享受,儒、道、佛中人都爱饮茶,各人的生活状态不同,从茶中品出的感觉也不一样。茶联,就以大众化的形式道出了茶客们的生活情调。四川华阳县城老字号兴盛居茶馆,门前悬有一副挺别致的茶联: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而来,品一盏漫话古今。很明显,这是一个供路人饮茶解渴的地方,世界之大,行人熙熙攘攘,但同船过渡都是缘,互不相识的人在茶馆里坐片刻喝茶,不也是一种缘分么?于是在饮茶的间隙,不分你我地漫话古今,说一通往事,哈哈一笑,然后又各奔东西。蜀地早年有一个茶馆兼酒店,门上一副联语对老百姓的人生世态更是描摹入骨: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人生很忙也很苦,但再忙也不要忘了喝杯茶,再苦也不忘饮杯酒,这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将艰辛的生活过出一丝快乐来。福州南门外有一茶亭,曾有这样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人生路上,有好山好水相伴,我们何必还要去自寻烦恼呢?虽然我们为了名利而来去匆匆,但也不妨留点功夫来饮茶,因为喝茶也是我们人生所需要的啊!

 

  有些茶联,写出了人们对平凡生活的理性思考。唐代僧人皎然的《饮茶歌》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饮茶是件快慰的事,人们从饮茶当中还会发现很多人生哲理,寻找出为人处世之道,茶联就成了反映人们这种思考的窗口。广州市有一座著名的陶陶居茶楼,三楼至今仍挂着一副著名的嵌名茶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异寸,分寸无遗。联中巧妙地用了四个典故,含蓄地劝谕世人要饮食有度,珍惜光阴。与其说这是一副精巧别致的茶联,不如说这是一副深奥幽隐的劝世联,因为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饮茶本身。贵阳城郊图云关岔道口有一茶亭,亭上有茶联云: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亭俯瞰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这副茶联,虽然无一字,看似与茶无关,但它悬在茶楼,却又别有深意。也许光顾埋头赶路,不认清方向,反而达不到目的,只有坐下来品一杯茶,静一下心,在这短暂的小憩当中思考一下要走的路,反而磨刀不误砍柴工,能快步赶上前人。福建泉州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云: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人生的舞台很大也很小,我们每个人身处其中,是不是都学会了在适当的地方让别人一席?如果大家都不相让,也许就连喝茶的场子与心情都没了,更遑论在人世上闯荡下去了!茶联,反映的就是喝茶人的人生趣味,以及对生活深入的思考。

 

  饮茶,不仅是人们现实的生活之需,还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茶香中的文化气息,自古至今,袅袅不绝。正因为茶与文化共生,文化以茶为载体不断生长蔓延,二者实现了灵与肉的结合,茶才有了区别于柴米油盐等纯食用之物的特点,才在人们的精神需求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载:《文汇报》2006 5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