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为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数千年来,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古往今来,茶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为诗人所品。被剪裁融铸于诗,古谓茶诗。诗有茶更清新,茶有诗更高雅。茶与诗一体一味,妙不可言。可下面撷取一些茶诗妙品,与读者共赏析。
茶诗浩如烟海,历朝历代不衰。唐朝,诗歌的创作空前繁荣,杰出诗人辈出,茶诗妙品迭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茶诗传世。
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风味。诗日:“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诗日:“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词。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所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会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日:“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茶诗,又称七级浮图诗,欲称宝塔诗。诗日:
恭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锐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洪希文诗日:“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日:“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日:“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亦有讲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耳恭听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人茶一体,茶诗一体。
千百年来。有茶禅一味之说,有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日:“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荤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的仙品。延年益寿的神草,茶诗尤加赞美。苏轼诗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范成大诗日:“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陆游诗日:“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有无穷妙处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日:“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李清照诗日:“被酒莫妨春睡重,睹书消得泼茶香。”郑板桥诗日:“只和高人人茗杯。”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摘自《食疗与保健》文/刘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