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文化 >> 诗联字画 >> 内容阅读

唐诗意趣:李涉《中秋君山望月》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9月24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熊培庚

 

    中秋赏月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令人倾情向往。中秋若到君山去赏月,那就更使人心旷神怡了。君山是什么地方?它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似青螺浮飘在雪浪银波间,自古就有蓬莱之誉。天上皎洁的明月映照耀眼的湖波,确似置身仙境。唐宪宗太和时的诗人李涉,就最早吟出了《中秋君山望月》的诗句:

    大堤花里锦江前,

    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

    洞庭湖上见当天。

《全唐诗》介绍作者:“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太和中(812前后)为太学博士,复流康州(今四川康定),自号清谿子。有诗二卷。”

    诗中的“大堤”,是指湖岸,亦是湘江岸堤。“同游四十年”当说诗人李涉从代宗七年(772)隐居庐山算起,到宪宗太和中(812前后),谪贬宜昌,刚好四十年。其间活动于长江中游地区。他与友人交游的时间长,到洞庭的次数亦多。平时中秋过的是一般人的节日生活,而这次却是到洞庭君山亲赏。其皎洁之月,就和白昼一样明媚,在这样的时景之下,能与友人饮酒赋诗,其欢娱惬意程度,自不待言,使人难忘。

    自李涉之后,描写中秋君山赏月的诗渐渐增多,在唐代最著名的要算诗人李群玉了。李群玉,字文山,约生于宪宗元和三年,湖南澧县人,曾做过弘文馆校书郎的小官。他写了《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伯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从来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其二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

    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影连河晓,冰晖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上仰头看。

    两人的诗都是写中秋月夜的君山环境,只是李涉诗是粗线条描绘,而李群玉诗则是刻画细微具体。李群玉第一首突出气象特色,第二首以蟾蜍食月的神话故事来突现自己游览的胜地。“夜深高不动,天上仰头看”,表示诗人心境的愉悦和希望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