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道型茶艺
设台表演,以艺弘道。重在礼法,旨在修行。
形式:三人组成,一名解说,一名主泡,一名助泡。
主题:与茶结缘,以茶会友,品茶赏艺,以艺弘道,品茶悟道,以道修身 。
艺境:挂画、插花、焚香、奏乐。
环境:流泉鸟语,茂林修竹。诗词联画,古筝琵琶。
茶艺:沏茶之艺术,品茶之艺术,生活之艺术,人生之艺术。
茶道:中和茶之魂,静虚茶之境。清雅茶之韵,平淡茶之真。
圆道:茶道基于商道,修于人道。顺于天道,契合大道。
宗旨:通过茶艺,导引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完成品德修养,从而实现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未来和谐康乐的大同世界。
道场:品茗休闲,是调和心态之良方,修身养性之妙药。是现实世界中的一方净土,是滚滚红尘中的世外桃源,是人生苦旅疲惫心身之驿站,是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之道场。正是:
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途人。
(二)悟道型茶艺
静境独酌,正襟危坐。重在禅意,旨在开悟。
主题:遇大事、入迷途、遭困扰、生烦恼。
目的:除妄念、破迷雾、生智慧、得正果。
茶理: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因茶性平和,茶易入静,心生冲和之气。平衡心态、收心向佛、由悟茶理至悟佛理。
心境:心注于茶,看茶烟袅袅,闻茶香悠悠。端杯慢啜,沉迷茶境,妄念顿消,由茶入佛,进入禅境(即专题静虑)。对专题上中下三策的论正和决策。
为人和谐上中下,处世兼顾法理情。
礼法:外柔内刚,外圆内方,外儒内道,外王内圣。外小人,内君子。则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可将万丈红尘化为菩提道场。正是:
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三)接待型茶艺
茶会接待,登台献艺,重在气氛,旨在礼仪。
形式:多名泡茶,一名解说。内容精简,突出主题。气韵高雅,整齐划一。
主题:官方名流,内外宾客。茶事活动,茶话招待。品牌推介,茶艺比赛。
环境:诗词联画,古朴典雅。
举止:笑如羞花闭月,声如燕语柔莺。动如行云流水,静如落雁沉鱼。
茶理:茶为国饮,盛世清尚。韵高至静,冲淡简洁。至清导和,熏陶德化。正是:
古圣开宗研瑞草,今人继往溯源流。
(四)生活型茶艺
家中来客,茶馆营业。重在技艺,旨在雅志。
形式:一至两名,主泡助泡,技艺精湛,服务周到。
主题:宾客登临,以茶待客。社交商谈,茶楼会客。邀朋聚友,品茗休闲。情人幽会,知己聊天。
人境:独品得神,对品得趣,三品得味,众品得慧。
环境:外部环境野幽清寂,内部环境古朴典雅。壶中煮出无边风月,茶楼小坐半日仙家。
艺境:琴、棋、书、画、诗、金石,茶通六艺。
茶境:茶境如安静祥和之驿站,让被红尘苦旅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身心、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歇息。茶境又如天然之浴场,让被世俗尘烟熏染的心灵,在这里得以澡雪。茶境更似大自然之旷野,让平时被“我执”“法执”所囚禁的心性,在这里得以放牧。正是:
且酌且斟,小憩不防筹大计。
边评边品,苦茶偏可化甘津。
(五)游戏型茶艺
斗茶分茶:茗战竞技,重在技巧,旨在愉悦。
形式:斗茶之技:俗称“茗战”,多人参与,数名评判,斗茶竞技,鉴水赏器。
分茶之艺:俗称“戏茶”,独自操作,提壶滴注。边滴边搅,幻化形状,纤巧如画,横生妙趣。
人境: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修索之玩,半日闲暇。正是: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六)营销型茶艺
品茶卖茶,现场冲泡,重在品质,旨在推销。
形式:一至两名,主泡助泡,技艺熟练,精简介绍。
程序:
鉴茶:色泽、条索、净度、匀齐度
冲泡:器具、水温、技艺、解说
品茶: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茶理:茶乃雅物,馈赠亲友,休闲品茶,时髦享受。
礼法:商道人道融和,人品茶品合一。正是:
信诚礼义和为贵;色味香形质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