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特产局 唐光炎 王春光
5月10日,从第六届“中绿”杯组委会获悉,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昭君”牌白茶荣获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银奖。
“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中国绿茶领域内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评比活动,此次活动本着搭建中国名优绿茶品牌建设平台,加强技术交流,促进绿茶质量提高的评比宗旨进行。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等单位的10位国内资深茶叶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定本届“中绿杯”金、银、优质奖绿茶品种。参加此次绿茶评比的有浙江、福建、贵州、湖北、江西、安徽、四川、广东、江苏、云南、重庆等全国11个省(市)选送的255个茶样。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六安瓜片等国内知名品牌茶叶参与角逐。
此次活动共评出金奖茶叶50只、银奖茶叶30只、优质奖50只,昭君白茶代表湖北绿茶中的特种茶参赛,在次活动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对于加快湖北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昭君”牌珍稀白茶是湖北兴山最具特色的绿茶产品,选用产于昭君故里大山深处完全白化的鲜叶原料,采用纯手工传统工艺制作。具有外形紧直、色泽金黄、香气馥郁、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玉白等特点,是绿茶中的珍稀极品。
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在水月寺镇马粮坪村、峡口镇普安村高标准新建白茶基地5760亩,2012年开采面积达3000亩,到“十二五”期末兴山县白茶基地将达30000亩,成为湖北省最大白茶基地,继浙江安吉全国第二大珍稀白茶基地。(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唐光炎 兴山县特产局 王春光)
小白茶,大品牌
——记昭君白茶荣获宜昌市第四届十大名茶
近日,从宜昌市农业局传来消息:在宜昌市第四届十大名茶系列评选活动中,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昭君”牌白茶荣获宜昌第四届十大名茶。在类似的茶叶评比中,好消息频频传来。继第三届获得宜昌市十大名茶后,已连续两届荣获该荣誉,今年5月在浙江宁波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银奖。公司规模继采花、萧氏、邓村之后已进入宜昌市茶叶行业第四位。
此次活动由市农业局、市特产学会、《三峡商报》联合主办,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万福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寿珍、省农业厅果品办研究员宗庆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龚永新等知名专家参与审评。
兴山县作为湖北茶产业的后起之秀,坚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重点打造“一白一黑”即白茶和黑茶,按“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品牌化” 的二十五字方针着力提升茶产业水平,促进我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支柱产业发展,将其列为绿色产业集群之首,确定为三峡库区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产业发展的第一重点、对外开放的第一名片,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将茶产业建设纳入年度综合考核,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将发改、农业、国土、水利、移民、林业等部门项目实行捆绑,整合项目资金。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茶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基地建设。该县基本建成以水月寺、峡口、高桥等乡镇为核心的珍稀白茶生产基地,每年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亩、发展茶叶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到“十二五”期末茶叶种植面积达8万亩、其中白茶面积3万亩。先后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省农业厅等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培训,让农民掌握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让企业掌握清洁生产操作规程。
我县颁布实施了“昭君茶”省级系列标准,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和技术规程执行。目前,全县有4080亩茶园通过中农有机茶基地认证,4家茶叶加工企业获QS认证。
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2010年投资1200万元在水月寺镇界岭、峡口镇普安建成全县首条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4条。在这条生产线上,从鲜叶进入机械到生产出干茶,整个过程中茶不沾地、茶不沾手,每年可加工名优茶200吨。
品牌,是叩开市场的“敲门砖”。“昭君”白茶的美誉度、知名度大幅度提升,销售空前看涨,全年基本靠订单拿货,“种白茶、喝白茶、送白茶”的氛围逐渐在我县形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兴山县打造知名、高效品牌初见成效:“昭君”牌茶叶先后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昭君生态公司生产的名优绿茶、珍稀白茶等产品,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产值达3000万元。(兴山县特产局 王春光 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唐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