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著成的《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清代生活百科全书。红学家评雪芹笔法“草蛇灰浅,伏延千里”。茶人看《红楼梦》,自然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据考证书中述及茶有260多处,其中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描述茶事更是异彩纷呈。让我们走进花木繁盛的栊翠庵,来一起谈茶、说具……
一、谈茶栊翠庵
妙玉接贾母一行进得栊翠庵,捧上一成窑五彩小盖钟,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文中提到的“六安茶”和“老君眉”正是本文要谈的茶。
六安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是唐代以来就为人知的名茶之一。据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关于六安茶,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六安茶原生长在金寨(原属六安县)蝙蝠洞一带,这里山青水秀,花草繁茂。有一天来了一位狰狞黑妇人,口吐黑色妖雾,浸漫得这里寸草不生,人烟稀少。百姓叫苦连天,惊动了一位美丽的仙女。她手提花篮,内盛花草、茶叶种籽,随手一扬撒满山坡。但见黑雾渐退,花草、茶叶吐芽。几场雨后,漫山花草争艳,茶叶滴翠。人们泡饮茶叶后也都有了精神,仙女见状飘然离去……黑妇人被逼洞里显了原形,原来是个蝙蝠精,它所住的洞叫蝙蝠洞。而花草、茶树遍布的山岭就叫鲜花岭。
从六安茶的传说可以看出,鲜花岭上花草遍野,茶苗茁壮,花草和茶都可解毒、入药。由此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一个地方—“蘅芜苑”。这里也是花草似锦,宝玉给起名叫“蘅芷清芬”,元妃赐名“蘅芜苑”。蘅、芷都是草本植物,开紫色、白色小花,可入药,芜的意思是草长得多而乱。“蘅芜苑”住的正是薛宝钗,她的诗号“蘅芜君”。所以笔者认为文中的六安茶隐寓的就是薛宝钗。也许你觉得有些牵强,那么我们再谈谈老君眉。
老君眉是什么茶呢?有红学家认为是产于福建的武夷山茶,而有茶学家则认为是产于湖南的君山银针。我们不妨分别探访一下:
武夷山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县),香气馥郁,滋味浓醇。和曹雪芹同时代的才子袁枚(1716—1798)评武夷山茶时说:“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据《武夷山市志》载,武夷山茶有许多形象的茶名,如孔雀尾、金蝴蝶、老君眉等。看来武夷山茶,名字和小说原文有叫一样的,但茶味不符合。因为书中刘姥姥说了:“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看来武夷山茶不是书中的老君眉。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上,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这如画的环境中走出的君山茶,芽头肥壮,满披银毫,香气清纯,滋味甜爽。袁枚《随园食单》载:“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从形状和滋味来看,君山银针符合小说中的老君眉。但仅此还不能断定君山银针就是老君眉,我们再听一个关于君山银针的美丽传说:古时舜帝南巡,不幸死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南望湖水,扶竹痛哭,眼泪染竹成斑,后人称为湘妃竹。所谓“斑竹一枝千滴泪……”,君山岛上曾有明朝立的石碑,碑文记载君山茶第一颗种子,由娥皇和女英亲自播种。现在岛上还有潇湘二妃墓。
从君山银针的传说及岛上遗迹,我们自然又联想到小说中的一个地方—“潇湘馆”。这里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宝玉给起名叫“有凤来仪”,元妃赐名“潇湘馆”。馆中住的是林黛玉,她的诗号“潇湘妃子”。君山银针形似老君眉,神依“潇湘妃子”林黛玉,还有什么茶可以替代她的位置呢?
六安茶尽管贾母不爱吃,但六安茶的后裔六安瓜片(1905年前后问世)仍然在我国名茶中独树一帜。君山银针更是作为黄茶类中的珍品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谈茶到此忽发奇想,六安茶和君山银针如果请薛宝钗和林黛玉做形象代言人,成为茶学界与红学界一段佳话也是“未尝不可的”!
二、说具栊翠庵
栊翠庵中的茶具琳琅满目,有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绿玉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大海,还有两个珍玩是“ban pao斝”和“点犀qiao”。
在吃“梯己茶”时,妙玉给宝钗斟茶用的是ban pao斝。ban pao就是葫芦类,斝是一种饮器。ban pao斝就是指用斝形模子套在小葫芦上,使其按模子的形状生长,成形后去掉斝风干做饮器。按曹雪芹的笔法,给宝钗选用这么个古怪茶具,必有其用意。笔者认为它从一个侧面表达出宝钗的人生状态和个性。葫芦迫于外面强加的模子,只能委屈的生长。虽然长成为珍玩,被晋朝大富豪王恺所收藏,宋朝大文豪苏轼见于秘府,但不能自由自在的生长是一种痛苦。宝钗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典出东汉乐羊子妻),这个“停机德”就是符合封建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一种妇德,就是套在宝钗身上的一副模子,时刻限制约束着她的言行。例如:劝宝玉读书上进走仕途经济的正路,女人只该做些针黹纺织之事,曲意迎合贾母等长辈……。虽然雍容华贵,受人爱赞,但生活得很痛苦。因为她也有青春活力,偶尔也会扑蝶,泄露春光生机,只不过大多时候被“妇德”限制住了,被“冷香丸”慢慢吞食掉了。
妙玉给黛玉斟茶用的是“点犀qiao”,这是用犀牛角精制而成的碗状饮器。据《汉书﹒西域传赞》载,犀牛是灵异的兽,其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两心相通。此外,犀牛角还是珍贵的药材。看来犀牛角入诗入药,曹雪芹给黛玉选此茶具,也应该是有其用意。笔者认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黛玉的生活状态和人物个性。黛玉的判词是“堪怜咏絮才”,(典出晋人谢道韫)点出了黛玉有诗人之才。她在《葬花吟》中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诗句,和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巧妙呼应。灵敏的诗人气质,诗一般的生活行为属于林黛玉,在爱情上和宝玉心有灵犀也只有林黛玉。当然,谈锋犀利,尖酸刻薄,爱使小性“钻牛角尖”,会吃饭时就吃药等与此器物是有关联的。
雪芹大师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其中奇茗妙器需后人静心细品。笔者的猜度也许有违大师的本意,但套用原文中常用的话语,“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以自慰。
本文参考资料:
《红楼夺目红》 周汝昌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刘心武
《中国茶经》 陈宗懋
《君山茶文化》 赵丈田 陈奇志
《中国茶史散论》 庄晚芳
《清茗拾趣》 中国茶文化大观丛书
作者:王建琪
陕西大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办
地址:西安市太华南路251号
电话:029—626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