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程,既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的需要,更是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重点工作之一。岳阳是全国有名的“黄茶之乡”,以君山银针为代表的岳阳茶享誉国内外。近年来,岳阳黄茶异军突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岳阳茶业的又一张品牌。
如何进一步提升黄茶企业生产力、不断做强做大岳阳品牌?7月2日至8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委承办的岳阳市茶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开班。来自全市重点茶叶企业负责人,市、县农业委(局)负责茶叶工作的同志,市、县茶叶协会以及市直相关单位人员共60人,沉下心神培训一周,静心聆听业内专家讲授科技创新与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茶叶网络营销、茶叶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茶叶(黄茶)加工技术与品质控制等。本报特选取部分学员学习心得刊登,以飨读者。
江泽勋
君山区君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岳阳是湖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茶叶重点产区,同时也是黄茶的主要产区。岳阳茶类资源丰富,黄、绿、黑品种齐全,但全部发展难以异军突起,只有选准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打造岳阳黄茶知名品牌,才能推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科技创新。岳阳黄茶的品牌建设过于单一,各自为政。现代茶业发展以资源为本,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到茶根茎、花果、叶全面利用。要统一质量标准和加大黄茶开发。由茶叶协会制订统一的岳阳黄茶加工工艺标准、质量标准,争取升级成省级乃至国家级黄茶质量标准。规范岳阳黄茶产业的生产、加工,保证稳定的品质特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全市以黄茶发展为突破口和重点,开发银针、黄金饼、黄金砖等为主的系列产品。
要加快标准茶园建设,并与旅游相结合。改造各县市区低产茶园,坚持适当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利用洞庭湖治理、丘岗开发等政策,改良品种,建设一批示范基地。逐步形成环洞庭湖黄茶产业圈,利用岳阳楼、屈子祠、君山岛、天井山等旅游景点与茶文化相结合,打造岳阳“一楼、一岛、一湖、一茶、一念”的营销概念,吸引国内外游客。
杨细发
岳阳楼区君山名茶厂经理
相比岳阳茶在外的名气,我市茶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我市茶叶种植面积之少令人担忧。岳阳楼区、君山区两个传统茶叶种植区茶园面积不足1500亩。其他县、市区茶园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开发的老龄茶园,现在要么荒废,要么量少质差,茶农种植效益低下。
因此,我市茶园的开发必须是规模适度,绝不可只讲数量而忽视质量:一是要对低产、质劣的老龄茶园进行改造和更新。二是选择一些环境条件优良的地方,高标准开发茶园。三是有机化、机械化管理好茶园。四是联合科研院校对黄茶进行开发和培育。统一和管理好“岳阳黄茶”标准。
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全渠道销售、全价值链开发是我市茶产业发展方向。当前,卖茶难、买茶难同时并存,我们茶叶生产和经营者一定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把茶产业从传统的红海产业推向现代的蓝海产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在销售渠道上,要多渠道并进,线上线下互为补充,联合、联盟、连锁三合为一,并不断创新营销模式。
茶产业要发展,还必须充分挖掘茶叶的全部价值。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可以依托科研院校,开发出一些茶叶的高科技产品或是深加工产品,使茶产业链向外延伸,挖掘出茶叶的新价值。
沈慨如
平江九狮寨高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
茶文化与健康正在成为现代消费者的热门话题。作为茶企,我们应当积极创新与发展健康茶产品,为岳阳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一是中国茶产业要解决产能过剩,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在传统茶农的模式下,茶农有技能有经验,却没有市场敏锐性,只知道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茶叶产量,导致茶业滞销。所以,产业亟须转型升级。
二是未来茶企业发展的目标为用茶、食品、健康三大块。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提质、增效和转型,加强高效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实现资源全价利用,不断生产出高品质茶叶和安全健康的茶饮品。
李忠文
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转型。要增加科技投入,增强科技竞争力,开发茶叶省力生产技术和茶叶深加工技术,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带动茶农增收。
茶叶产业是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优势产区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基于各种因素都未能整合好资源优势,整体没能做大做强。今后,应该从打造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着手,让我们岳阳的符号——“岳阳黄茶”这块品牌更亮丽。
要以君山银针为龙头、其他各大小品牌为依托,促进共同发展。市茶叶协会作为“岳阳黄茶”这块品牌的拥有者,一定要让所有使用这块品牌的企业保证品质,要建立实物样品,各大小企业必须按实物样品加工,达到标准才能使用这块品牌,协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企业指导或检查。
宋 弦
岳阳五星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
黄茶是目前唯一未经炒作的茶类,随着黄茶品饮与保健价值的进一步发现,加上专家推介和市场呼唤,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和制造时机,加大支持、加快发展,黄茶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目前中国茶产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仍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控制污染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食物添加剂等物质,这应该成为未来茶产业发展重要方向。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岳阳黄茶在全国竞争力的一个关键。
绿色防控对付茶树病虫害。要突破茶叶质量安全管理这一瓶颈,除了政府要加强引导监督外,更需要茶农、茶企、茶商自身的努力。建议建立一支有经验的茶农队伍,通过传、帮、带,推广色板、矿物液农药、微生物液农药、植物液农药等物理防治技术,有效控制农残。
构建茶叶质量全程保障体系。标准化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要求企业以产品标准为核心,对企业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乃至产品生产当中各个环节的工艺、原材料控制、成品检验、成品质量指标控制等,形成一整套标准体系。然后,让成熟的成果尽量去复制,推动岳阳黄茶的发展。
谢立新
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结合企业自身现状,前行中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前提下,着力于三个基本点:
一是根据产业大环境控制适度规模,加强特色发展。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厂区建设,首先要注重做优,而不能一味求大。只有特色发展,才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基础。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品牌建设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根本渠道,市场份额的期望值取决于与之匹配的品牌影响力,所以,企业发展品牌建设是必由之路。
三是做好资源整合和产业互融。中国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具有高价值的保健功能。我们应该发挥以上两个基本属性,推动观光茶园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无缝对接、融合发展,从而壮大企业,促进茶产业发展。
张岳明
临湘市明伦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茶业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大?个人认为:
标准化生产是基础。茶园建设是源头,实施茶园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不断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扩大公司基地茶园规模,提高茶园单产和成品茶品质。品质控制是关键。茶叶从品种到基地、培育、采摘,虽然过程很长,但每一个关键点都很重要。进一步完善茶叶生产档案记录和质量追溯体系。健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产品包装标示和标签,完善茶叶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
品牌是效益。我们将加大“明伦”品牌的宣传力度。联合周围茶园基地和茶农,走“公司+基地+茶农”的联合经营路子,生产的每批茶叶,都要做到色、香、味、形齐全,保持企业品牌活力。
营销是手段。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要改变口袋,就必须先用新思想、新观点改变脑袋。所以,我们要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相结合。
陈晓光
岳阳三湘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如何打响岳阳茶业品牌?个人有几点建议与想法:
一、政府层面应做的改进。岳阳市政府(临湘市政府)要把岳阳黄茶(临湘黑茶)作为一个整体的公用品牌来打造,定期向社会公布哪些企业在使用“岳阳黄茶”或“临湘黑茶”商标品牌,并要求茶企宣传母品牌并在包装上使用母品牌;政府应引导、鼓励岳阳茶企走出岳阳,重点扶持在长沙或外地大城市开设专店的企业;开辟一些生态茶园之旅,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岳阳黄茶或临湘黑茶的文化魅力及优良品质。
二、茶企应做的事情。要主动找市场,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茶叶活动。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打造一支懂得互联网销售的新型队伍;要重视品牌建设,做标准化的产品。组织加工技术队伍,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生产出适合不同人群、不同诉求的快销产品。
胡勇军
君原黄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总结当前岳阳茶业产业发展现状,我认为就是两个字:散乱。
如何把岳阳茶业发展壮大?首先主管部门要规划好,搞一个深入调查和分析方案,可根据各县市区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方案。加强行业的交流和学习,增强企业互信、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统一调度,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政府主管部门要出台一些切实方案,比如在病虫害防治、药物农残控制、品种改良、新品种发展等方面相应出台一系列标准和政策。在病虫害及农药残留控制方面,主管部门可考虑群防群控,如淘退、改良茶叶品种、测土配方、提供科学施肥,等等。
黄 峰
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任何一个地方产业的兴起,地方政府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岳阳黄茶更是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才能走得更远。
整合地方资源。只有将岳阳黄茶与岳阳优质而特有的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地方行政资源相结合,岳阳黄茶的基础才会更坚实,路也会走得更好。一方面,我们可以确定“岳阳黄茶日”,推动岳阳人民都来饮黄茶;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岳阳人民自发为岳阳黄茶代言。
明确各部门分工。地方政府部门的重点在产业方向指导、战略规划、组建黄茶领域专业团队和引导消费习惯等方面;黄茶技术研究中心可考虑与国内知名院校如浙江大学、湖南农大等单位合作,重点研究岳阳黄茶的制作工艺、功效、冲泡方法等,为宣传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茶叶协会重点制定黄茶的标准、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各茶叶生产企业重点制定相关企业生产标准,组织好生产、销售、市场推广等基础工作。
品牌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岳阳黄茶”的公共品牌,在各方面狠下功夫。在产品上:重点打造以君山银针为代表的高端产品,配以北港毛尖、紧压黄茶作为黄茶的系列产品;品牌宣传上:围绕“岳阳黄茶”这个公共品牌,打造几个国内一线茶叶知名品牌;文化建设上:围绕岳阳黄茶产区(如三荷、君山等)打造一个黄茶文化小镇、一个黄茶产业园区、一个黄茶博物馆、一批黄茶体验式茶艺馆;市场推广上:由政府牵头组织黄茶文化节、组团参加茶博会、制作岳阳黄茶宣传片等类似的市场推广活动。
翁志平
汨罗市神农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岳阳茶业发展存在四大困难:一是茶园还不够优。二是工艺设备还不够新。三是品牌影响不够强。四是龙头企业不够大。
岳阳茶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适量限制茶园的盲目扩张。认真落实农业部提出的“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的茶产业政策,鼓励对衰老茶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标准化茶园的比重,减少对新开辟茶园的补贴。
二是增加科技投入,增强科技竞争力。建议重点支持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茶叶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争在两三年内使全市的茶产业有一个显著的增值升级。
三是整合产业,集中优势。将各地的资金、技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提携有资源技术却没资金的老厂,放手让新厂择优发展,让龙头带动全身。
杨崇毅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源黄茶合作社理事长
好茶是种出来的,不是制出来的。岳阳黄茶产业的谋划应借用中医开处方的方法,列出君臣佐使,即品种为君,企业为臣,政策为佐,文化为使。
首当其冲是品种。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选育,得到生产量、口感、香气、色泽俱佳的稳定品种,作为岳阳黄茶产业的当家品种。
其次是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院校合作,增强产品研发和成果孵化能力,引入科技指导生产,进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工,提升产品品质。
再次是政府。主要专注探索适于本地区的茶产业发展模式;核心市场的建设;公共品牌培育;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服务;为茶产业发展营造氛围,创新型茶叶科技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政策,设立茶叶“减免基金”;为产业营造公平、宽松的环境;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建立专家人才库以及为企业培育技术人才等。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程,既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的需要,更是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重点工作之一。岳阳是全国有名的“黄茶之乡”,以君山银针为代表的岳阳茶享誉国内外。近年来,岳阳黄茶异军突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岳阳茶业的又一张品牌。
如何进一步提升黄茶企业生产力、不断做强做大岳阳品牌?7月2日至8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委承办的岳阳市茶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开班。来自全市重点茶叶企业负责人,市、县农业委(局)负责茶叶工作的同志,市、县茶叶协会以及市直相关单位人员共60人,沉下心神培训一周,静心聆听业内专家讲授科技创新与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茶叶网络营销、茶叶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茶叶(黄茶)加工技术与品质控制等。本报特选取部分学员学习心得刊登,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