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之乡 >> 内容阅读

中国黄茶之乡——岳阳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5年06月2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人们都知道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十大名茶,但很多人都误以为其属绿茶,其实它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黄茶。近年来,岳阳市着力发展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等为代表的岳阳黄茶,精心打造环洞庭湖黄茶产业带,从而获得一张闪亮的名片——
  位于八百里洞庭湖畔的岳阳素称鱼米之乡,同时又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更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黄茶的代表性产地,其中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茶。近几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茶产业,黄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黄茶产区遍布岳阳市辖君山区、岳阳楼区、华容县、临湘市、岳阳县、平江县与湘阴县等县(市、区),黄茶产业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黄茶品牌效应不断增强,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全国包括湖南、四川、安徽、浙江、湖北、广东等省在内的黄茶产区中的佼佼者。因此于201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黄茶之乡”的称号,并由岳阳市承办了2013第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首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2014年4月,“岳阳黄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此前,“君山”品牌黄茶已被评为中国黄茶标志性品牌。
  岳阳为什么拥有诸多与黄茶相关的荣誉,特别是“中国黄茶之乡”属于全国独一无二的品牌,追根溯源,有如下缘由——
岳阳黄茶历史悠久
  在中国六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中,黄茶的历史仅次于绿茶。茶书记载黄茶起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岳阳黄茶则在唐代就有被列为贡茶的记载。“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室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这是唐代诗人释齐已在岳阳游览时作的《谢灉湖茶》诗。诗人为自己来岳阳后能够饮到作为贡茶的灉湖茶而深表谢意,诗中还记叙了灉湖茶有蜡面的兼泽和香味,碾碎冲泡时汤色如夕阳一般黄亮,这种“黄色茶汤”的灉湖茶就是今天岳阳黄茶紧压茶的前身。
  灉湖即今岳阳市南湖,是洞庭湖从岳阳城南绕入东南诸山的一片水域,水涨泽盈,水退泽涸,故为“灉湖”,又称为“滃湖”宋代范致明著《岳阳风土记》记载:“灉湖诸山旧山茶,谓之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灉湖诸山”即包括君山、龙山和康王、北港沿线的茶山。到宋代,岳阳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茶区,属于全国十二个产茶州之一。明代初年,朱元璋罢团茶重散茶,岳阳黄茶逐向散茶发展,灉湖茶也逐步分为君山茶和北港茶。明代史籍记载中的岳州翎毛、“含膏冷”就分别是岳阳黄茶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的顶级产品。清代的岳阳黄茶进入鼎盛阶段,清《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始每岁贡十八斤……然君山所产无多,正贡之外,山僧所货贡余茶,间以北港茶掺之。北港地皆平冈,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
  岳阳黄茶自清末以来由于战乱缘故而进入低谷期,民国十九年(1931年),湖南省政府先后在岳阳君山、岳阳北港分别筹建茶事试验场,从事茶叶栽培和黄茶工艺制作技术研究,均因战事中断,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岳阳黄茶进入恢复发展期。特别是岳阳黄茶的杰出代表君山银针声誉日隆,1954年至1956年三次赴德国莱比锡参加国际博览会,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1959年君山银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中唯一入选的黄茶。
  近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以君山银针为代表的岳阳黄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黄茶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岳阳黄茶这一传统历史名茶重焕青春。
岳阳黄茶品味高端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焖黄”是黄茶传统而又独有的制茶工艺,也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工序,中国黄茶根据鲜叶原料的不同和焖黄的方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茶制造历史悠久,仅次于绿茶,而早于黑茶、红茶、白茶、青茶,在六大茶类中居第二位,有不少中国名茶都属于黄茶。如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浙江莫干黄芽都属黄芽茶。黄芽茶,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制作,而君山银针均采用清明节前孕育的单芽头为原料,显得尤为珍贵。岳阳黄茶中的北港毛尖与浙江平阳黄汤、湖南宁乡沩山毛尖和湖北鹿苑毛尖等一样属于黄小茶,以春茶中的一芽二叶制作。黄大茶则用一芽二、三叶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成,如广东的大叶青、贵州的海马宫茶等。岳阳黄茶拥有黄芽茶和黄小茶,选用原材料都是上等毛尖,可谓出身高贵。而君山银针的“焖黄工艺”更为黄茶制作的代表性工艺,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君山银针的十道工序中有两次“焖黄”过程,第一次是在初烘的基础上用用皮纸将茶叶包好,放置约24小时使茶芽变为金黄色。第二次焖黄是在复烘的基础上再用皮纸包裹,放置36小时左右,使茶芽继续变黄。属于黄小茶的北港毛尖则只需一次焖黄,通过杀青、锅揉、焖黄、复炒复揉和烘干五道工序,促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北港毛尖的特有品质。
  岳阳黄茶焖黄程度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掌握温度、湿度和操作时间,否则焖黄不够,仍是绿茶,焖黄过头,成为黑茶。黄茶是轻发酵茶,它是六大茶类中保留绿茶营养成分最多的茶类,据专家测定,黄茶与绿茶中氨基酸含量接近,组分以茶氨酸、谷氨酸最多。特别是通过“焖黄”工序所产生的茶多酚中以茶黄素最为显著。茶黄素被称为黄茶中的“软黄金”,茶黄素是从黄茶中找到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学物。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里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里胆固醇的结合,还能抑制人体自身的胆固醇合成。近几年来,岳阳黄茶生产企业按照统一的黄茶生产标准生产的各类黄茶散茶、紧压茶,不但营养、保健成分丰富,而且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厚回爽,香气清高幽雅,口感平和柔润,尽显黄茶的高贵品味,深受茶叶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茶人的喜爱。
岳阳黄茶走势强劲
岳阳黄茶,吸天地之灵气,取如月之精华,通过一代又一代岳阳茶人的打拼,已成为中华茶苑的一朵奇葩。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岳阳黄茶产业,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扶持黄茶企业,将岳阳黄茶打造成为中国黄茶的第一个公共品牌,目前全市黄茶产量达11万吨,产值10亿元,基地面积25.7万亩,带动周边产业实现总产值37亿元。涌现了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有限公司、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容县胜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临湘市明伦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北港茶业有限公司、岳阳市汇名缘黄茶有限公司、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名茶厂等一批黄茶生产龙头企业,从事黄茶生产、经营、运输、包装等相关企业的人员近100万人。
  岳阳黄茶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茶业流通协会等行业管理部门的鼎力相助,近几年来,岳阳黄茶生产企业多次参加了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青岛、福州、太原等地先后举办的茶业博览会。特别是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北京宣言”活动和2013年10月30日在岳阳召开的第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和首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更是得到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大力支持。使岳阳黄茶随着国际国内市场渠道的流通而蜚声茶叶市场,成为“中国黄茶”一道靓丽的风景。黄茶作为六大茶类中独以外形、汤色、口感、保健功能俱佳的特点,正被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消费者所喜爱,据专家预测,继普洱茶、黑茶热之后,下一轮茶叶销售的旺点将是价格平实、品质高贵的黄茶。
  岳阳计划在未来五年实施茶产业发展“五个一”战略,即投资10亿元,打造10万亩黄茶基地,年产茶叶10万吨,综合产值100亿元,做大做强一个公共品牌“岳阳黄茶”。依托湖南千亿茶叶规划,建设环东洞庭湖黄茶产业带,将岳阳打造成中国黄茶产业生产、加工、贸易中心,让“中国黄茶之乡”岳阳誉满中华,名播海外。
岳阳日报 记者 刘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