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之乡 >> 内容阅读

中国黄茶之乡在岳阳金色梦想在这里起航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10月28日   作者:记者  罗凯   来源:《洞庭之声报》2013年10月28曰   浏览次数:

岳阳黄茶始于唐盛于清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句诗里,“白银盘”就是洞庭湖,“青螺”就是君山岛。
    相传4200多年前,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将茶种播撒于君山岛,岛上仙鹤寺旁长出了三株青翠的茶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株茶苗成为君山银针的母本,从此,君山岛成为闻名遐迩的茶岛,岳阳成为铺金耸翠的茶乡。如今,登上君山岛,还能看见成片成片茶株布满小岛。
    早在唐代,岳州就开始产茶。李肇《唐国史补》就有“岳州有灉湖含膏”的记载。唐代诗人释齐己曾作《谢灉湖茶》诗,描写岳阳灉湖含膏为贡精品,色如残阳,汤色与今天的黄茶极为相似,专家们认为,这便是黄茶的初始。
    如果说唐代为岳阳黄茶的萌芽期,那么宋代应为其发展期。据《宋会要辑编》载,湖南八州府34县产茶236万斤,其中岳州府所辖平江、临湘、华容、巴陵产茶超百万斤,几近湖湘一半。
    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又有方物茶,龙窖山出,味厚于巴陵,岁贡十六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过山瑶”进入龙窖山这块深山密林中,开山种茶。这青石垒砌的城堡已成废墟,但这捣茶入饮石茶具还在诉说茶园沧桑,依稀可辨的古茶园,仿佛浮现着采茶姑娘翩翩舞影、回响着瑶家茶歌袅袅余音……
    自五代始,君山黄茶就作为贡茶。后唐第二帝明宗李嗣源品茶时,一团白雾破杯而出,雾欲散时一只白鹤腾空而起。旁边侍臣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冲泡的君山银针,白鹤飞天,是表示万岁洪福齐天。”明宗不禁龙颜大悦,立即宣旨君山银针为贡茶。虽是传说,但君山银针之杯中奇观却名不虚传,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茶艺,传承千年不改的原汁原味。
    岳阳黄茶鼎盛于清代,君山、北港、龙窖山为主要产区,且列为贡品。据载,光绪年间,岳阳茶叶面积达30多万亩,产量20多万担。尽管民国时期茶业全面衰退,但岳阳茶叶面积和加工仍居三湘之冠。
岳阳被命名为“中国黄茶之乡”
    经过一段衰退时期,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岳阳黄茶再沐春风。
    自1954年至1956年,“君山白毫”连续三年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并在日本、印尼等地参展,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君山银针获金质奖章,被誉为“金镶玉”。君山银针1957年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后又多次获奖,畅销海内外,享有“茶盖中华,价压天下”、“中国黄茶之冠”的美誉。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岳阳黄茶焕发无限生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2008年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黄茶产业发展。2011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截至目前,岳阳茶园面积已达26.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35亿元,各类专业茶场(厂)300多家,有17个茶业企业为省市龙头企业,是全国三个重点黄茶产区中规模最大的集中产业区。
    全市已有君山、巴陵春、兰岭3个茶叶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岳阳的北港毛尖也是黄茶名品,全国高等学校茶叶专业教科书将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作为黄茶类的代表重点介绍。
    在湖南茶叶重点布局的33个县(市、区)中,岳阳就有6个。岳阳黄茶的产销量占全国65%,产值占70%。茶叶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茶叶大市奏响金色梦想
    目前,岳阳正依托湖南千亿茶叶规划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环洞庭湖黄茶产业带,今年进一步做大基地规模、进一步做响黄茶品牌、进一步做强茶叶经济,将岳阳打造成中国黄茶产业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中心,建成茶叶强市、茶文化大市。据悉,由省茶业集团投资1.58亿元建设的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是中国第一个黄茶产业园已建成投产;洞庭山生态产业园正在规划。
    另一方面,关于“岳阳黄茶”的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也在顺利进行。国家质检总局已受理“岳阳黄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并于今年9月25日进行了公示,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审查验收。这将有利于保护岳阳特色产品,打击假冒,维护岳阳黄茶市场秩序;有利于规范岳阳黄茶产业,提高岳阳黄茶生产加工质量水平;有利于提升岳阳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打造岳阳黄茶品牌,促进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内外市场竞争力,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岳阳黄茶已培育湖南名牌产品3个,岳阳名牌产品1个。
    风过茶园风亦醉,梦里品茗梦亦香,黄茶战略乃富民战略,黄茶文化乃国学精华,黄茶产业乃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朝阳产业。作为中国黄茶之乡,岳阳将坚持两型发展的绿色理念,建设好环洞庭湖黄茶产业带,集中打造中国黄茶生产、加工、贸易、研发中心,实现岳阳茶业强市、茶文化大市的金色梦想。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岳阳,一座从公元前505年的历史风烟中走来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八百里洞庭的浩渺烟波里,穿透着李白的豪迈浪漫;千年古楼的巍峨伟岸中,托举着范公的悲喜忧乐;汨罗江的咚咚鼓声里,回荡着屈原 “哀民生之多艰”的沉重悲壮;君山岛的飒飒秋风里,弥漫着娥皇女英泣血斑竹的凄婉缠绵……
    北纬29.2度,东径113.06度的优化叠加,形成了550万岳阳人民的幸福密码,1.5万平方公里的灵山秀水间,气候宜人,物产丰饶,产业兴旺,民生殷实;铸就了黄茶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生长优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湖南省茶叶优势区域县岳阳就有6个。
    君山岛,位于洞庭湖心,自古别名茶岛。
    聂市,我国南方通向中亚和俄罗斯的茶马古道的起点。斑斑石板路穿过唐诗宋词,至今还刻着马帮的蹄印。出土的石碑,还弥漫着古茶清香。
    它们一一诉说着岳阳黄茶的渊源。
    黄茶,传承着民族血脉。中国岳阳,黄茶之乡,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钟灵毓秀的山水形胜,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茶文化。2011年,岳阳还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黄茶之乡”称号。□本报记者 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