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楼景区检查指导工作,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小刘,很荣幸能为您提供今天的讲解服务。
首先您看到的这个广场名叫“巴陵广场”。是咱们洞庭风光带三期工程的首期项目。选在了十月一号这个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正式的对外开放了。整个广场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4.84万平方米。可容纳3800人的大集会。巴陵广场这四个大字也是十分有幸的请到了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书写。整个格调显得清新高雅而又端庄质朴。那这个广场定位为一个历史文化广场。整个广场的设计也是大气壮观。广场中央的这尊大型雕像,反映的就是咱们**古称巴陵的起源传说——后羿斩巴蛇。相传在四川巴山上有条大蛇,名叫巴蛇。吞食大象后要三年才能吐出其尸骨。可见这条蛇异常的大。这条巴蛇沿着长江一路游弋到洞庭湖畔,涂炭生灵,弄得民不聊生。勇士后羿带着自己的神弓来此斩杀这条巴蛇。经过与巴蛇三天三夜的激烈搏斗,后羿终于斩杀了这条巴蛇。巴蛇所留下的尸骨在此堆积成丘陵,所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了巴丘或是巴陵。广场分为两级,向西逐渐降低。以八百里洞庭风光和秀美的**岛为背景,更好的展现出了**楼洞庭湖“气蒸**泽,波撼岳**。”的浩瀚气势。(《望洞庭湖上张丞相》八**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泽,波撼岳**。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接着首长您前边看到的这座城门就是咱们**古城的南门。据《巴陵县志》记载:“南门,名迎熏门,又名瞻岳门。”当时景区的工作人员前往北京请华国锋华老为南门题字时,华老就认为,迎熏门的熏字表示的是一种香草,没有气势。而瞻岳门的瞻字更为合适。因此提名瞻岳门。整个城门按照明清时期州府一级的制式,采用麻石奠基青砖堆砌而成。这座城楼在旧时主要作用于政务。而城楼东西、南北交接处的这个小角楼在旧时就主要作用于军事,起到放哨和瞭望的功能。(《舜·南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温和的南风,可以安抚民众的情绪,适时的南风—气候,可以使百姓的财产增加。)
首长,请随小刘往这边走。咱们**楼新景区的扩建是为了进一步打造**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彰显名城底蕴和魅力的“名城工程”。整个工程以“衬托楼湖风光,再现古城风貌”为宗旨,主要是为了衬托洞庭湖、**楼的醉人风光,向世人展示这座拥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胜状。在04年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将为民办实事的9件大事,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98%的市民投票选出**楼景区的扩建应做为9件实事中的头等大事来抓,由此可见,这项工程也是**市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
【穿过南门,各位眼前看到的这条仿古风貌街名叫汴河街。在古时,**门前有条护城河,名叫汴河。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这条河也被填埋了。所以风貌街完工后,依然给它取名汴河街。汴河街全长300多米,采用的是明清湖**古镇建筑风格。使人仿佛回到了数百年前的那座繁华的城市。那这条汴河街同样也是一条商业街,它一共分为三个小区。首先各位看到的是特色小吃区。洞庭湖水产丰富,岳州城的百姓多为渔民。所以咱们岳州城的鱼也是特别出名的。大量的酒肆鱼馆里生意也是特别**。
古街里移植了大量的古树名木,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这颗紫薇树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是这汴河街上的镇街之宝。它有两个别名。一个是百日红。说的就是它的花期特别长,从七月到十月都花开不断。明朝大臣薛蕙有诗赞曰:紫薇花最久,烂漫十旬期。每当开花的时期,整棵树上都围满了粉色的花,煞是好看。那它另一个别名名叫痒痒树。并不是因为它真的怕痒,而是因为它的树皮很光滑,树干又比较纤细,因此对振动十分敏感。当我们的手去触碰枝干时容易引起摩擦而振动,所以才把紫薇树的颤动形容为怕痒,看上去像在跳舞一般,非常有趣。
再往里走,是一个土特产区。**银针茶、洞庭特产银鱼、**豆腐干、擂茶、米酒等都极具地方代表特色。咱们这条汴河街的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临街面铺多达150多间。正中咱们走的是正街,东西两侧为外街。整条街集**楼文化、洞庭文化、巴陵文化于一体,本着对历史的尊重与保护,在设计中,采用回归历史和修新如旧的手法,使街道处处呈现着“青砖小瓦码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明清意境。
首长,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古戏台里几乎是每隔几天就会免费上演咱们**的特色地方戏种——巴陵戏。巴陵戏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比我们的国粹京剧还要早一百多年。原称巴**戏,因演出艺人都出自巴陵和**而得名,深受百姓欢迎,俗称岳州班,于1952年定名巴陵戏。每当夜幕降临,戏台上灯火辉煌,戏台下掌声热烈。大大的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也是向游人展示了**浓郁的传统特色。
穿过戏台,您看到的这尊雕塑名为**灵鼓瑟。表达的是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当年舜帝死后葬在**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过度哀伤而投**水自尽,变化成了**水女神,故称**灵。**灵常常在江边弹琴鼓瑟,吸引了河伯冯夷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其实冯夷那里听懂那美妙乐声中所流露出来的哀伤情感呢?所以,唐代诗人钱起便写道“善鼓**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那在首长您右手边看到的这个城墙也是这次的恢复景观之一。岳**临洞庭、扼长江,是个南北水运交通枢纽城市。在三国时期
,这里是东吴孙权屯军屯粮的一个军事基地,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历代都修有城墙。直到近代,城墙被战火所毁,只剩下**楼下一段近百米长的老城墙。新城墙从瞻岳门开始,直到**楼下。一共是1.2公里长,最高处达到了17米。由来自全国六省八市40多万块青砖堆砌而成。规模形制大大超过从前。城墙上战旗飘扬,可用巍峨二字来形容了。由于**古城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所以景区在建设过程中也是讲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使得咱们景区也成为了**文化的一个载体。大家到达了咱们的市民广场。方便了市民的休闲和文艺活动。因历届政府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宗旨,故取名民本广场。南面大型“政通人和”群雕,再现了宋代**古城的街景、官衙、民舍、集市、城楼街巷,乃至贩夫走卒,无不惟妙惟肖。称得上是咱们**版的清明上河图。】
(整个景区分为免费的对外开放部分和收费的封闭文物管理区)
接着请首长您往这边走。咱们**楼新景区的扩建是为了进一步打造**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彰显名城底蕴和魅力的“名城工程”,也是**市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04年,市委市政府将为民办实事的9件大事,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98%的市民将9件实事中**楼景区的扩建作为头等大事,交由人大审议通过。)整个工程以“衬托楼湖风光,再现古城风貌”为宗旨,主要是为了衬托洞庭湖、**楼的醉人风光,向世人展示这座拥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胜状。
一路走来,首长您看到的都是我们景区的免费对外部分,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楼的核心景区,封闭的文物管理区。现在您看到的就是景区的南大门。大门正上方所悬匾额为金丝楠木所制,孔雀蓝底衬托这“巴陵胜状”四个金色大字出自于清朝刑部尚书张照所书的范仲淹的《**楼记》。大门两侧的这幅对联则由明代著名文人魏允贞对**楼、洞庭湖的极高赞誉。(洞庭天下水,**天下楼。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首长请随小刘里边请。(照相提示)
接下来,就请首长您进入咱们的核心景区部分。这部分景区的扩建是从06年的3月份开始,到07年的9月份就正式的建成完工了。随着扩建工程的完成,这部分景区的面积是扩大了两倍。由以前的73亩扩大到210亩。并且新建成了不少的旅游景点。
首长,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这几座铜楼就是这次的新增景观之一“五朝楼观”。分别展示的就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楼模型。这些模型都是根据古代志书的记载以及历代画家所绘制的**楼图精心打造而成。首先您看到的这座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最为富丽堂皇的楼阁就是北宋时期滕子京所重修的**楼。范仲淹的千古名文《**楼记》就是为了这座楼阁而记。这座楼阁两层三檐,四面八角,十字形歇山顶,二十四个屋角高高翘起给人一种升起活跃之感。对面那座歇山顶,两层三檐的建筑体为元代时期**楼。后边这座六边形的建筑模型为明代时期的**楼。明代非常崇尚道教。所以明代**楼修建得特别有宗教色彩。楼身上花纹繁饰,楼顶还筑有**,给人一种灵动而飘逸的感觉,特别具有仙气。接着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座深紫色楼阁为唐代时期的**楼。唐代**楼虽然结构简单粗犷,但是依然是大气庄重,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盛唐盛世国家安稳祥和的气氛。最后我们看到的这座楼阁为清早期时期的**楼,也是最接近咱们现存的**楼的一座楼阁。到了清朝,咱们的**楼就修建得特别的小巧精致,这也是与当时的审美观分不开的。整个五朝楼观耗资千万,不但非常真实的反映出了**楼的历史演变,同时也体现了咱们国家不同时期的筑楼文化的千姿万态。所以,这也是咱们国家甚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铜建筑群,堪称世界之最了。
而首长您放眼望去,前方那座有着金黄色琉璃顶的就是闻名天下的**楼了。它与**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就享有“洞庭天下水,**天下楼”的极高赞誉。**楼它距今近1800年历史;它的前身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兵而建下检阅水兵的阅军楼。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再次扩建,取名南楼,又名**楼。诗仙、诗圣捷足先登,**楼声名鹊起。而**楼之所以能够如此名扬天下,历经万世而不毁,其实最重要的是归功于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年滕子京赋予了**楼华丽的外表,而范仲淹更是用这篇千古雄文《**楼记》使得**楼流芳千古,受到各界仁人志士的朝拜。为了更好的纪念滕子京、范仲淹这两位先贤对咱们**楼的贡献,景区特意建造了起了一座双公祠。而您右手边所看到的这座明清式的祠堂建筑就是双公祠了。双公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天下楼,展示是**楼的历代的建制沿革以及历代名家吟诵**楼的诗文;第二部分为双公忧乐情,展示的就是滕、范二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对于**楼的历史贡献。
来到双公祠的大门前,门楣上双公祠三个大字就由范仲淹的第28代世孙范敬宜范先生所书写。范先生曾担任人民日报的总编,在02年的时候被清华大学聘为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大门两侧的这幅对联则是北京大学龙协涛龙教授为双公祠所度身打造的。“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联珠壁汇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非常精辟的概括出双公祠两部分展区的精华内容。由当代名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沈鹏所书。
我们前面看到的长廊是这次迁建的一个景点——碑廊,全长240米,呈北斗七星的状,一共是由七个亭子相连成串而成,每个亭子都由北斗七星当中一颗星的名字所命名。(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摇光)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又犹如一把金钥匙,来开启前面五座铜楼的历史文化。此次迁建,我们除了把原有碑廊的一百多幅作品迁置这里之外,还收集了近50副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均属首次面世,相当珍贵,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作品的规格和品位。对喜欢书法的朋友来说,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的地方了。(分别分为党和国家12位领导人领袖区,三任文化部部长,四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当代名家区、,古代文人区,**楼记区)首先这幅是咱们毛主席所书的杜甫的《**楼记》一诗。这幅作品的原匾悬挂于咱们**楼上的二楼。第二幅为董必武所书。。。。。
**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集名山、名水、名人、名文、名楼于一体,其中名楼指的就是**楼。**也是最适宜发展旅游的人气旺地,秀美的山水风光与深厚的湖**文化交相辉映,除了《**楼记》中的“忧乐”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之外,屈原在**江投江殉国,留下了《离骚》等不朽诗篇,**由此成为中国龙舟文化的发详地,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明清古建筑群——张谷英村等等。现在大家登上这个台阶后可以看到前面就是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湖;在我们的右边有一座名为“南极潇**”的牌坊,上面刻有一幅对联“南极潇**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是清代名家张照所撰,意思是洞庭湖往南可以通过**、资、沅、**四水进入到**的三**大地,去欣赏潇**月色;往北则可以通过长江进入到长江三峡中的巫峡,来欣赏**十二峰,一副对联概括了方位和两地的美景,写得非常之好。而它的书写者则是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刘海粟老先生,刘老先生在1984年写对联时已90岁高龄,可他的落款却是“刘海粟年方90”,说他才90岁,说明了他年轻的心态和幽默的性格。(请首长随我从这边请)**楼从三国始建的阅军楼至今已近1800年的历史了,但是它在这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屡次被毁,有史可查的就达67次之多,但是因为北宋滕子京重修**楼后,请范仲淹写下了这篇千古雄文《**楼记》,其“忧乐”精神也成为了**楼的灵魂,使**楼成了心忧天下,勤政爱民的象征,所以历代政府对它都非常重视。我们今天看到的**楼是在清代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由岳州知府张德容最后一次重建的。在1983年的时候,由于楼体被损坏得很严重,国家拨款了150万元对它在原址上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一次落架大修,现在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楼的全貌,楼顶所悬“**楼”三字横匾,是由我国大文豪、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1961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陈庚大将逝世,其胞弟当时任**县文化馆长,准备赴京参加陈庚大将追悼会。**县委、县政府就委托他请陈庚的夫人傅涯向毛主席请求书写**楼匾额,主席接到请求后非常谦逊的说:“**楼是历史文物,是座千古名胜,还是请历史学家郭老写更为合适。”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郭老,而郭老对此也是非常重视,回去写了很多幅字,一并送与主席挑选,主席对选去的字挑来选去感觉都不甚满意,这也许是郭老太紧张了,字写得很拘谨,放不开,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水平。无意中撇见了郭老准备寄往咱们**楼管理所信封上“**楼管理所收”当中“**楼”三字写得非常自然流畅。于是红笔一圈,将信封寄到了咱们**楼管理所来了,所以呢,这也就形成了咱们**楼三字匾没有落款,而且还是现代的写法这两个特色。这块匾充分体现了主席的谦逊和郭老虚怀若谷的情怀,可以说相当的难得,堪称一绝。**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高19.42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它的规模形制是三楼中最小的,但是,它却是最有特色的。它是三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古代建筑,完整地体现出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和特色,概括起来可以用十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三层指的是在古代由于受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影响,建筑物最多只能修三层,我们今天看到的**楼只有三层,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高层建筑。**楼建于**的**门之上,是没有打地基的,它主要靠楼内四根直径为50厘米的楠木金柱从一楼直贯三楼,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下面请大家看,楼的三层檐角都是高高向外飞出,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而且它三层檐角的装饰物也各有不同,第一层是凤,第二层是龙,第三层是**,意为**呈祥,体现出古代建筑的吉祥寓意。接下来我们看看它的楼顶,是不是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呢?它的名字就叫做盔顶,像这种拱而复翘的盔顶式构造在我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清代延续至今,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在1983年落架大修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整个楼体全靠我国古代传统工艺用木料榫接而成,结构非常严整精巧,是一个纯木的建筑,在大修后主架仍是纯木结构的,整个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工艺学、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有“**天下楼”的美称。而**楼之所以能延续千年,为天下人所知,最主要是因为它是一座灵魂的楼阁,它的灵魂就是千古雄文《**楼记》,下面请首长随我进楼参观。
首长,(进到一楼内)您现看到的中间这幅大的雕屏所雕刻的就是千古名篇《**楼记》,开篇写到,“庆历四年春”,也就是公元1044年,“谪守”也就是被贬的意思,滕子京和范仲淹由于庆历新政的失败而双双被贬,滕子京就被贬到了岳州,他被贬之后并没有消沉,也没有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忍辱负重、励精图治,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岳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后他认为“**洞庭之景杰杰然为天下特胜”。只可惜原有的楼阁不甚雄伟,不能充分显示出江山之壮美。于是他就做了一生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重修了**楼,楼阁修好之后非常雄伟壮丽。他又觉得这座楼是他倾注了很多心血才修成的,当然希望能永久的保存下去,他知道“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雄才巨卿者不成著”。要使楼阁永存的唯一办法就是请一位雄才巨卿来为它作一篇记,这时他想到了同中进士的自己的同窗好友,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于是亲笔写了一封《求记书》,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一并送给了范仲淹,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千古雄文《**楼记》在范仲淹的笔下诞生了。全文368个字,内容博大,哲理精深。他的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洞庭湖上阴天和晴天两种不同景物的描写,向人们传达出一种崇高的思想和抱负及人生境界。首长,您看,这里写道有一种天气叫做“霪雨霏霏”!很多人从表面上认为范仲淹描写的是洞庭湖的下雨的天气,其实他是把人们经历失败挫折这后,这种悲观消极的心态,通过“霪雨霏霏”给展现出来,于是人们就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另外一种景色叫做“春和景明”!当人们经历成功的进修,心态绝对是非常愉悦的。于是“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这时范仲淹感叹着:他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仁人志士应该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要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心情起落,亦不应因自身人事之升迁沉沦面喜悲。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豁达淡然心态。这八个字哲理精深,使之成为当今众多仁人之士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进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崇高思想。正是这一至理名言将全文的思想升华到了全新的高度,成为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丰碑。与今天所提出的,以民为先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当年范仲淹将文章送给滕子京的时候,滕子京是欣喜万分,因为他认为这篇文章已经超出了他的期望值,于是马上请了当时的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大雕刻家邵竦雕刻,这在北宋当时,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和邵竦雕屏被合称为“巴陵四绝”名扬天下。不过很可惜的是,当年滕子京修的**楼和那块四绝匾只存在了短短的33年时间就被毁于宋神宗年间的一场大火,我们现在是无缘见到了,非常可惜。不过现在看到的这幅雕屏的书写者也非常了得,是清代大书法家、乾隆的提笔书法老师张照,同样相当珍贵。
首长,现在您看到雕屏旁的这幅102字长联,是**楼内最长的一幅对联,请您看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而涕下。”意思是说**楼这座楼阁有什么奇特的呢?这里有少陵野老杜甫的五言绝唱《登**楼》诗、范仲淹所作的《**楼记》中忧乐两字总关情,是最重要的思想,滕子京在这里百废俱兴重修了**楼,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多次被**楼的美景所陶醉,留下了三醉**楼的传奇故事。诗人、文人、官吏、仙人都曾汇集于此,而我现在却看不到这些前古贤人,使我不免黯然神伤,怆然涕下。下联是“诸君试看,洞庭**极潇**,扬子**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意思是说,大家登上**楼之后就可以看到洞庭湖往南可以进入三**大地,往北可以通过长江三峡中的巫峡,西面的巴陵山带来连绵不绝的凉风爽意,而岳州城的东面则有路通往高山地带。潴者(洞庭湖)、流者(长江)、峙者(巴陵山)、镇者(岳州城),这些景物大家登上**楼之后就可以一览无遗,但是不同的人,看到这一切的所思所想也是各有不同,这其中的真意还得靠我们各自去感受。这幅对联的上联概括了**的人文知识,下联则概括了**的地理环境,写得相当之好。(下面就请首长随我到二楼接着参观)
上到二楼首长您肯定会想这二楼怎么也有一幅**楼记雕屏吧?小刘来跟您讲讲流传远久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1984年曾被拍成电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电影名为《巴陵大盗》,巴陵是**的古地名,那大盗盗的是什么呢?盗的就是**楼记雕屏。在清代道光年间,岳州来了一位姓吴的知县,他上任后看到了**楼记雕屏,觉得非常珍贵,于是心生贪念,想将雕屏据为己有,随后他在民间暗地请了一位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的时间精心仿制了一幅雕屏,然后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来了一个偷梁换柱,把真迹雕屏给换了下来。三年之后,吴知县告老还乡,就带着一家人和真迹雕屏乘船逃离岳州,但当他的船行至九马嘴地段时,洞庭湖上狂风大作,把他的船给掀翻了,他的家人想抱着雕屏求生,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幅雕屏是用非常珍贵的紫檀木所雕刻而成,紫檀木密度大于水,遇水即沉,于是他们一家也随着雕屏葬身湖底了。到了枯水季节被一个老渔民打鱼时误打误撞把雕屏给打捞上来,后来又被**一个有名的才子吴敏树花了120两银子买了回去,吴敏树把雕屏买回去之后发现,可能是由于渔民打捞时不小心,撞坏了雕屏上的几个字,首长您看这边的何时而乐耶的“乐”、渔歌互答的“歌互”、一碧万顷的“碧万”、都会于些的“会”等十一个字被损坏了。吴敏树花了整整三年功夫精心临摹才补书上去的。这时首长您可能有疑问了,区区十一个字怎么就花了大才子三年的时间来修补呢?这里我就不得不提到这位原书写者张照了!张照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任提笔书法老师。官至一品,刑部尚书。心高气傲,惜字如金,很少在民间留下墨宝,模仿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他书写的《**楼记》也是非常有特色和个性的。关于书法,您肯定比我更有研究,现在我就张照的书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以抛砖引玉。首长您看到,张照在文章的前六行“从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直到“前人之述备矣”,这是是文章背景部分描写,历史永远让人觉得严谨,所以他用了楷书,一笔一画来写,而中间的是景物描写部分,为了配合范仲淹文章的气势而用了行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而在文章的后六行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部分,提出了忧乐思想,所以他将笔峰一收转为了行楷,最后落款用的是草书,一篇文章用了四种书法,翻阅书法作品历史,这是非常少见的。当年乾隆皇帝对张照的书法是相当推崇的,评价也是特别的高。他这样评价张照说:“羲之之后只一人,除了张照谁可比。”可见在乾隆皇帝心里,只有张照的字可以和王羲之相媲美,所以后来他御赐了十二块紫檀木将张照的书法雕刻于其上,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幅,距今已有265年历史了,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更上一层楼到三楼参观)
上到了三楼,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一幅龙飞凤舞的诗匾,不用我说,大家肯定已经看出来了,是毛主席的狂草,这是毛主席于1964年在原**省委书记张平化同志的陪同下南下视察,视察完后从**坐火车回北京,途经**时看到了**楼的金色盔顶,一时兴起挥笔写下了杜甫的五言绝唱《登**楼》诗,下面就请大家看一下杜甫的原文,我来念一遍主席所写的,大家注意看看有什么不同没有?“昔闻洞庭水,今上**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去有孤舟。戎**山北,凭轩涕**流。”大家肯定已经看出来了,主席是把杜甫的诗作了一个小小的改动,他把原诗“老病有孤舟”中的“病”字改为了“来来去去”的“去”字,“老去有孤舟”,那主席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改动呢?现在有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64年主席已经71岁高龄了,可能是年岁已高,一时记错了,是笔误。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主席作这个改动是很有深意的,因为1964年是三年自然灾害刚过,**会议之前,湖**北的血吸虫病非常严重,主席南巡看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心里非常忧虑和沉痛,所以挥笔写下了杜甫这首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并把“病”字改为“去”字,意为“去病”,主席希望国家所有的灾难和病痛都能够随着这滚滚长江之水一去不复返,从此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也有可能是体现主席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美好的心愿。但是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是主席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谜。因为这首诗是主席即兴而写的,并不是作为一幅正式的书法作品而完成的。而且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精通诗词歌赋。他对诗词的平仄韵律非**悉。而“病”和“去”同属“仄音“。毛主席他老人家可能是情到深处,一气呵成。
首长,您再看看诗匾旁的这一幅对联,仅八个字,是**楼内最短的一幅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是唐代诗仙李白所作,李白一生所作的诗很多,但作的对联可能就仅此一幅,非常珍贵。他仅用了八个字就很生动精辟地概括出了洞庭湖的景色,而且意境也非常美。首长您可以随我到窗口凭窗远眺,领略洞庭湖是不是有水连天天连水,水天一色的的壮美风光。(抒怀:**楼,其实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儒家文化的丰碑,迁客骚人的情怀。它是湖**文化的名片,以八百里洞庭为底,用忧乐情怀着墨,点点风帆共长天一色,片片落霞揽潇**四景。)
下楼上车送首长:欢迎下次再来景区指导工作。岳阳楼景区讲解词范文(全文共有11440个字)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香当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每一篇范文均为原创WORD文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