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之乡 >> 内容阅读

兰花萝卜:片片红叶情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07月05日   作者:   来源:cjxxb.803.cn/   浏览次数:

记者 张峥嵘


    提起著名的岳阳老酱园兰花萝卜,很多人便马上有了感觉,满口生津。轻脆、香辣,食之欲罢不能。虽然它走过很长的历史,现在也遍布市场,但确确实实就风光了那么几年,并且是无限风光。小小的萝卜,千刀转切,妙手生花,经传统制作,酱存后,生熟适宜,酒酣汤浓时炒作,茶余饭后时零食,都让人爱不释手。兰花萝卜,不但得到了喜辣的湖南人喜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更赢得全国人们的热捧,并得意地赢回了无数的荣誉。1982曾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等等。只是火得突然,沉寂得也突然,正当荣誉等身时,它却悄然无声了。


小小酱菜根基深
    兰花萝卜又名蓑衣萝卜,光蓑衣两字就让人可以凭经验将之归属于民间,登不得高雅大堂。其实它的身份来历,也不是等闲之辈。 据说,虽是岳阳特产,湖南著名传统酱菜,却是清末岳阳“戴同兴”酱园掌柜冯鑫元之杰作。
    南京帮酱菜有“戴同兴”、“王万裕”、“新戴同兴”等家,而以“戴同兴”规模最大。“戴同兴”创立于1796年(嘉庆元年),经理戴长庚,投资l.2万两,主要经营酒、酱、香干,采取传统方式,前店后坊。当时以佳酿美酒而驰名,有“以碧湘门外江水造酒,不减吴中佳酿”的评价。
    “戴同兴”的酱园于清朝年间创立于南京,而岳阳“戴同兴”酱园为其湘字号。所出酒、醋、酱油及各种酱菜行销滨湖地区,尤其以岳阳所产优质酱腌辣萝卜为产品大宗。当时享有盛名的“兰花萝卜”生系江浙人之手,却没有其地区风味而独具湖湘特色,确为岳阳“戴同兴”酱园掌柜所创,由乾隆皇帝钦定为江南贡品的“蓑衣萝卜”改良而来。
    说起来,中国特色文化,只要有些名气的东西,大凡都有一些典故去哄抬。小小兰花萝卜也没脱俗,阴差阳错造成美味,当然没法考究真假。相传岳阳“戴同兴”酱园掌柜曾购进湖北沙市某商人的“蓑衣萝卜”一船,加工酱菜准备出售,来不及售完即将变质。掌柜焦急之下反复琢磨,想亡羊补牢。冥思苦想后,终于想到以花刀密切深剞,盐酱腌制脱水,辣椒麻油浸渍等加以秘制,以便保存。谁知一味普通萝卜,经此花样翻新,意外地味道脆香,加之外观玲珑工巧,完全具备色、香、味了。匠心独具,粗野的萝卜摇身一变成了花。上柜即声名鹊起,销路大畅,“戴同兴”就有了这一味特色萝卜,也就是现在说的专利产品了。


90年代热门货
    原岳阳市酱厂位于东风广场云梦宾馆背后的学坡街,虽地处偏僻,但很多岳阳人熟悉,打个酱油,买个豆瓣等等。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它因生产兰花萝卜,更是声名远播。那时的繁盛,供货的紧张,等待批发的队伍排成长龙,每天小巷堵得水泄不通。前不久,在这片老街巷,记者根据记忆寻访很久,都没有找到当年的酱厂。经居民指点,才得知转来转去的那间破旧仓库正是当年风光一时的兰花萝卜生产地。当然,旧事不再,老字号真的老到难见踪影了。走进仓库,见到了酱厂一个守卫居然就是酱厂的负责人。听记者说明来意,他看了记者半天:“以前的厂子早破产了你们不知道,现在这个公司是私营企业,一直有少量生产,我们也想保住这个牌子,难啊。”据他介绍,原岳阳市酱厂实际上2001年就宣布破产了,他原来是老酱厂管生产的副厂长,被现在的公司聘用。他对兰花萝卜这个品牌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生产情况很了解:“别看一串萝卜,制作工艺很有讲究。首先是萝卜的选料,个体要大小适中;刀法更是有要求,原来每寸要切14道,现在机械切花,每寸16道,正和反转着切,还必须保持深度和厚度,以便拌料浸入。”
    站在边上的一个居民,看到我们问到兰花萝卜,热情地介绍起来:“现在的兰花萝卜,市场上五花八门,我在外的亲戚却只认这处牌子。虽然他们说,似乎没有90年代的香油浓,好吃,但每年还是要我寄一箱过去。”她提到一件趣事,说2005年,有个台湾人到大陆探亲,在她亲戚家吃了这个兰花萝卜后赞不绝口,硬要帮忙买些带回台湾。亲戚打电话来,平寄时间来不及了,只得改特快,记得十几包兰花萝卜,邮寄费花了两百多,比萝卜贵了几倍。
    记者在交谈过程中,看到有位女士开车来一下便买走了几箱。记者问她,各超市有各种品牌的兰花萝卜,为何跑这么远到这个破旧的地方买。她笑着说:“厂破味不破啦,吃东西当然还是老字号的牌子过得硬。我自己哪能吃得下这么多,有些是同事要我帮忙带的,还有的是在外地工作的岳阳人要我寄点过去。他们说,在外吃不到正宗的湖南辣菜,每天吃点兰花萝卜才吃得下饭。”站在这破旧的厂房前,根本无法想像当年的盛况。曾经,一年光兰花萝卜便生产3000多吨,远销到了东南亚。真正的手工刀花,都是靠工人一刀一刀切出来的。而现在使用机械刀切花,产量提高很多,却连30多吨都销不出去。
    是什么让这个一直还有很多人在追寻的老牌子无声无息,是市场运作不到位?是质量下降?是宣传力度不够?正如很多岳阳老品牌消失一样,有着千万种理由去解释。

种种吃法妙趣生
兰花萝卜采用洞庭湖区出产的皮薄、肉嫩、光洁的鲜萝卜为原料,以花刀密切深剞,使盐尽早透入萝卜深处,再施以剁辣椒、盐、麻油等辅料腌制。制成的萝卜色泽金黄红润,不仅香辣鲜脆,独具风味,且外观玲珑工巧,如花似棱。它的特点是既保存了传统的鲜辣风味,又有脆嫩郁香的余味;同时,还有助于消化,增加食欲,一直畅销湘北市场。
    现在城管工作的龙女士,年轻时在汨纺上班。她说,那时每个月回家两次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买兰花萝卜。回一趟家,总要帮同事带一堆。那时从岳阳去汨罗只有慢车,短短的路程,也要一个多小时,几个女孩子便在车上迫不急待吃起来。袋子一撕,香油味浓了一个车厢,再一瓣瓣地撕着,夹在馒头里,越吃越有味。
    在公司上班的唐小姐说到兰花萝卜,记忆特别深刻。那时家就住在酱厂附近,近水楼台先得月,让她整个高中大学都没离开过兰花萝卜。母亲总在她返校时,将兰花萝卜切得细细地用腊肉丁、大蒜炒一大瓶,让她一吃一个星期。不但下饭,还放得久,成了母亲最佳选择。她笑着说,都说一个东西长期吃,肯定到最后看到都厌,她却没有。现已成家立业的她,会经常照母亲的方法炒一碗放冰箱里,下面啊,吃早点啊,都是全家最喜爱的配料菜。
    老岳阳人说到兰花萝卜,肯定会提到一个最普遍的吃法:炒油渣。把兰花萝卜切成条或丁,大蒜叶子切得细细的,放入乡里自种的菜油,将油渣炒香倒入兰花萝卜一炒,满屋生香,端上桌,有红、有黄、有绿,看着便让人按捺不住。老人眯着眼睛,抿口小酒,拈一筷子油渣兰花萝卜,一声脆响,甚是惬意。
    河南的周先生刚来岳阳工作时,外卖里面加了一个兰花萝卜。当时,他还不知道怎么吃,于是一口整条全部吃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一瓣一瓣撕开吃真有韵味。剁了炒肉他说太复杂,晚上没事一个人,他最喜欢一边看小说,一边咬兰花萝卜,再喝一罐可乐,很是刺激。他说,岳阳人真是巧思,一个萝卜还做得这么认真,弄得艺术品一样。是的,当萝卜成了兰花时,它就是一件艺术品。只是兰花萝卜,风起云涌十年不到,就像一颗当红明星,莫明其妙隐退而去。在很多岳阳人的记忆里,留下太多的片段。当老街巷那破旧的厂房里,偶尔响起声音,仍旧有人去寻找。寻找一种味道,寻找一种记忆,寻找那一枝浓浓香味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