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绚丽多姿的诗苑中,有一朵异彩纷呈的奇葩,那就是咏叹洞庭君山的绝句。诗人们运用娴熟的技巧,以惊人的艺术表现功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将洞庭君山奇秀的景色,描摹得形神毕肖,美不胜收。这里简述《唐诗鉴赏辞典》中所载6首。
对于君山自然美的咏唱,当首推张说。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代开元三年(715)谪贬岳州,常与文人雅士登南楼(即岳阳楼)赋诗,使楼名愈显。更重要的是他首开先河吟咏君山景物,将“天下第九福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名山名楼得以交相辉映。人说张说之诗是得岳阳“江山之助”,我说岳阳人应永远铭记他对岳阳自然美景辛勤描绘的功绩。他在巴陵送客,诗题却引入“洞庭山”,《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水淼峰孤,别意怅然。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称此诗“惟在兴趣”,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是送别诗中的上品。周啸天更誉之为七绝由初唐进入盛唐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李白六游岳阳,赋诗20多首,咏洞庭君山的有绝句两首。一为《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一: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熔优美的传说于优美的景色于一炉。湖似玉镜,澄澈空明;山如画图,秀色可餐。另一首《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则是构思独特的酒后之言,一吐胸中块垒: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李白才高志大,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晚年还遭流放,虽遇赦生还,仍报国无门。在岳州得遇亲友李晔、贾至,亦遭贬逐,数十年愤懑怎不一齐涌上心头。醉眼朦胧中,他曾热情赞颂的君山,似乎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故欲铲除之,为忠耿之士铺设坦途。“刬却君山好”,和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的“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一样,若问诗仙为何如此措笔,恐怕他自己也难说得清楚。或曰,我自抒我心中不平之气也!或曰,爱之愈深,发之愈烈,我看诗仙是有些嫉妒君山之美!
刘禹锡和李白一样,也曾六次往来洞庭,留下不少华章佳作,而以《望洞庭》最妙: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他选择了一个风平浪静的月夜,站在岳阳城头遥望君山。他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浩浩洞庭和窈窕君山,凝聚笔底,再现纸上。诗人先从广阔无垠的秋空皓月、潋滟湖光落笔,然后集中到君山一点上。在皓月银辉之下,君山愈显青葱,湖面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宛如在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真可谓奇思壮采,妙笔生花,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雍陶《题君山》,匠心独运,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君山奇特而又清丽的图景: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唐诗鉴赏辞典》评曰:此诗“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润。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将“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一螺青黛镜中心”与“白银盘里一青螺”,巧比妙喻,异曲同工,皆尽态极妍。
晚唐诗人方干描写君山美则另辟蹊径,运用“游仙”一体,展开奇特想像,“超以象外,得其圜中”。诗名《题君山》,却从题外落笔,以神化君山的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原是昆仑山顶石,海风飘落洞庭湖。
此诗不受一般飞来峰之类传说影响,托人托物均非同寻常:一、其所遇者是曾三见沧海变为桑田的麻姑仙子,使其说极具真实性和诱惑力;二、古人常用“昆冈片玉”来形容世上罕见的奇珍,这“昆仑山顶石”化就的君山,便留给人们以无穷遐想。值得提及的是,此诗《巴陵县志》题作《咏君山》,作者为程贺,附注云,程贺因此诗名噪一时,时人号为“程君山”。今版《岳阳楼诗词选》仍袭此说。但《唐诗鉴赏辞典》等书则署名方干,并无“一作程贺”之类说明。
陈湘源简介
陈湘源 湖南岳阳汨罗人,生于1944年3月。政协岳阳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君山风景名胜区顾问,湖南戏剧家协会会员、考古学会会员。1956年从艺,本工老生,兼工丑角。曾任岳阳市巴陵戏剧团团长、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任副主编、主笔撰写了《巴陵戏志》;并为《中国戏曲志.湖南卷》、《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撰写条目60多条。1989年从事文物工作后,著有《岳阳说古》、《漫话岳阳名胜》、《千古名城岳阳解谜》、《岳阳历史文化精华》、《君山志》(合作.主笔),参与编撰和审改了《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湖南名胜辞典. 岳阳市》、《岳阳市志.文化志》、《岳阳市乡土教材.历史》和《岳阳发展简史》。共发表各类文章360多篇。其成就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政协委员风采录》、《湖南省名人志》、《世界人物辞典》、《世界专家辞典》等数十种辞书。为了让更多的人相对准确地了解岳阳历史文化,退休后,仍不遗余力地进行岳阳历史文化的研究宣传。作为岳阳人,应知岳阳事。如需要讲座、导游,皆可与我联系。联系电话13873099327。
[文章来源:陈湘源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hen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