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黄茶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岳阳市是茶叶主产区,全市有五个县为全国品牌茶基地建设县,湘阴、平江、临湘被列入全国茶叶优势产业带建设,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6.53万亩,其中无性良种茶面积9.71万亩,良种比率37.2%,为黄茶生产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同时我市的黄茶生产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是两个历史悠久的黄茶品牌。“君山银针”为黄芽茶中的极品,在50年代被公认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4年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88年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金奖,2008年被国家商务部和外交部作为“国茶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克里姆林宫用茶,并成功入选“奥运五环茶”之一。近两年,为推进全市黄茶发展,市政府及各级农业部门、供销社、茶叶协会、黄茶生产企业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2011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岳阳“中国黄茶之乡”称号,黄茶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市的朝阳产业。
黄茶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2011年11月29日,“中国黄茶高峰论坛暨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启动仪式”活动在岳阳南岛宾馆隆重举行,时任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兰香提出,我市将把黄茶产业作为食品行业的重点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政策引导、科研攻关和资源整合力度,科学规划,加强品牌保护,挖掘品牌价值,做大做强黄茶龙头企业,拉长黄茶产业链,将岳阳打造成中国黄茶的生产、加工、贸易中心。民盟岳阳市委将发展岳阳黄茶产业定为重点调研课题,并撰写了“岳阳黄茶调研报告”。市农业局、供销社、茶叶协会把岳阳黄茶产业发展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多次召开调研会。6月6日,市人大、农业局、供销社、茶叶协会等到君山产业园和许市镇黄茶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6月29日,宋爱华副市长在市农业局、供销社、茶叶协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湘阴县兰岭绿态茶叶有限公司、岳阳县洞庭春茶叶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我市茶叶发展和黄茶产业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市供销社整合项目资金近300万元,用于许市黄茶基地和加工车间的建设,君山区政府优先安排移民建设资金和退耕还林等资金用于黄茶基地建设。
黄茶产业园建设推动黄茶产业迈向规模化
6月28日,“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奠基仪式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黄茶研究所落户岳阳签约仪式”在君山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荣华,副市长宋爱华等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位于洞庭湖畔的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总投资1.58亿元,占地100余亩,集黄茶研究、加工、茶文化旅游、茶文化推广、茶农培训中心等于一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级科研院所杭州茶叶研究院的黄茶研究所——“中国黄茶研究所”同时签约落户产业园,将在黄茶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据初步估计,产业园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可带动5万户茶农增收致富。徐明华指出,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项目将有力推动黄茶产业迈向规模化、清洁化、工业化生产,对推动环洞庭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促进茶农增收有着重要意义。“中国黄茶研究所”落户产业园,将帮助君山银针公司改进加工工艺,健全黄茶保健功能,打造黄茶质量标准,使岳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茶之乡”。
因地制宜扩建黄茶生产基地。
6月6日,市人大、农业局、供销社、茶叶协会等到君山产业园和许市茶园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君山区许市镇已发展良种茶园500余亩,其中凉亭村300亩,洪水港村150亩、天井山林场120亩。今年柿树岭村计划发展良种茶基地300亩,每发展1亩良种茶,在移民后续项目资金里给予1000元的补助。目前已建成的良种茶园长势良好,许多有实力的老板愿意参股投资,农民种茶积极性也逐渐提高,据调查,许市镇尚有1.9万亩荒山、丘岗地待开发。但茶园基地对土质有要求,专家建议许市镇做好基地普查和土壤检测,制定分步发展规划,通过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渐在许市镇宜茶乡村发展黄茶基地。
5月4日,岳阳市正式成立了黄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负责黄茶科研、科普、文化研究,重点扶持一批专业户和重点企业,拟在全市建立四个试验基地,君山作为君山银针的发源地,已成为试验基地之一。为提升黄茶知名度,做大岳阳的黄茶品牌,5月25日,以巴陵春茶叶培训学校为依托,举办了一期黄茶培训班,培训300余人次,培训对象主要是全市各骨干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各界黄茶爱好者,培训内容涉及岳阳黄茶的发展历史、黄茶的生产、加工技术等。
(本刊根据岳阳市农业局相关代表建议办理答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