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之乡 >> 内容阅读

湖南有哪些名优黄茶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3年04月05日   作者:赵丈田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湖南有名优黄茶有 :君山银针,北港毛尖,沩山毛尖 。

 
     一.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始于唐代,清代纳入贡茶。1956年在德国举行的“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受到“金镶玉”的赞誉,获得金质奖章,1957年定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君山银针茶,芽壮多毫,条直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时汤黄澄亮,香气清高,味醇甘爽,叶底明亮。尤其引人入胜的是,用玻璃杯冲泡,芽身吸水,芽头直挺竖立,每一芽叶含一水珠,雅称“雀舌含珠”,又似万笔书天,继而徐徐下沉杯底,宛如群笋出土,刀剑林立,反复冲泡能三起三落,历为古今赞誉。   
 
     君山银针为黄茶制法,经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干燥等八道工序,历时72小时制成。
 
     杀青和摊凉。杀青锅温120-130℃,每锅投芽量0.5公斤左右,杀青动作须轻而快,切忌芽头重力摩擦,以免茸毛磨损,造成芽弯、脱毫、色暗,炒约5分钟,当芽软、青气消失、茶香初露为杀青适度。杀青出锅后,将茶芽放在竹盘中,簸扬10余次,摊凉4-5分钟。
 
     初烘与摊凉。茶芽摊凉后,按每锅杀青量均匀地薄摊在3个小竹盘内,放在焙灶上,用炭火初烘。烘温掌握50-60℃,烘中翻动4-5次,烘约5-6成干,再摊凉2-3分钟。
 
     初包。摊凉后的芽坯每1-2公斤用双层皮纸包成1包,装入箱中,放置40-48小时,进行发酵。初包是形成君山银针品质特点的一个重要工序。包后24小时左右,温度升到30℃左右时,须进行翻包,以使温度均匀,同时亦为及时散热,控制温度不超过30℃以上。初包以芽色呈黄,有黄茶特有香气时为适度。
 
     复烘。复烘以继续蒸发水分,控制氧化持续进展,在50℃下,烘约1小时,其间每隔10-15分钟翻动一次。复烘量可比初烘多1倍,待烘至7-8成干时下烘摊凉。
 
     复包。复包主要是弥补初包发酵程度的不足,以利继续形成有效物质,复包发酵时间为22-24小时,待色略成金黄色为适度。
 
     干燥。通过上述过程,使特有的色、香、味等品质特点基本形成,然后在烘温50-55℃时,将茶的含水量烘至5-6%时,即成银针茶。


 
   二.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是条形黄茶的一种,产于岳阳市北港康王一带。其品质特征:外形芽壮叶肥,毫尖显露,呈金黄色,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肥嫩黄似朵。北港毛尖唐代称“邕湖茶”,属黄茶类,北港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湖面蒸气冉冉上升,低空缭绕,微风吹拂,如轻纱薄雾散于邕湖北岸上空,形成了北港茶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北港毛尖的加工方法分锅炒、锅揉、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锅炒主要起杀青作用。杀青前将锅磨光洗净。开始锅温要高,升温至180℃,每锅投叶1--1.5公斤。鲜叶下锅后,先抖炒2分钟,把锅温降到100℃以下,再炒12--13分钟。当叶子发出清香,茶坯达到三、四成干,再降温到40℃左右,在锅内进行揉炒解块,使茶叶卷成条索,待六成干时,即可出锅拍汗。拍汗:将茶坯放置簸箕内拍紧,上盖棉套,时间30─40分钟。使茶条回润,色泽变黄,再投入锅内复炒复揉复炒:锅温保持在60--070℃,炒至条索紧卷,白毫显露,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烘干:用木炭烘焙,火温80--90℃,到足干下焙,装入箱内严封,使茶叶色泽转黄。


 
    三.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是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属黄茶类。相传始创于唐代,产于湖南省宁乡县大沩山地区。早在唐代就已驰名,并作为贡茶。沩山毛尖外形叶缘微卷,自然开展成朵,形似兰花,色泽黄亮,白毫披露。内质,用开水冲泡后,松烟香浓厚,滋味醇甜爽口,汤色橙黄鲜亮,叶底黄亮嫩匀,完整成朵,耐冲泡。
 
       沩山毛尖初制工艺为杀青→渥堆闷黄→揉捻→烘焙→熏烟等5道工序。
 
    杀青有两种方法,一是目前茶农多采用蒸青杀青法。蒸青采用普通饭木甑,分成数格,每格盛茶叶厚1厘米,重500克,蒸至谷黄色,严格掌握程度,不生不老。二是采用大型平锅进行炒青,火温要高,150℃左右,投鲜叶l000~l500克,待鲜叶音软清香即可出锅。
 
    渥堆闷黄:杀青后,炒青要趁热进行漏堆,如蒸青杀青法.则先婴摊凉后,再混堆。渥堆闷黄足将杀青坏置干篾盘中,厚10~12厘米,上覆棉布,保湿保温,经4~5小时翻堆1次:再渥堆4~5小时,直到全部芽叶均匀变黄为止。
 
    揉捻:杀青叶经渥堆后,先摊开散热,再进行揉捻。时间要短、轻压、慢速,切忌猛揉重压,茶叶细胞不易过多破坏和茶汁外溢,只须芽叶微卷,保持完整。
 
    烘焙:在专用炕焙上进行,将揉捻后的茶坯分批分层放在焙折上,用松柴木炭进行文火烘焙。火温不易太高,以70~80℃为宜。中途不需要翻,以保持茶叶成朵而不曲不碎。如果遇到气温偏低,闷黄不足,也要烘至七成干下焙,再祆补渥堆两小时左右,以达到加色的作用,再烘焙。
 
    熏烟:茶叶在烘焙之后直接就进行熏烟。熏烟之前,在毛茶上面需要洒一层稀薄茶水,也有的用清水。生烟的原料采用枫球,新鲜的黄藤。须要用暗火烟熏,不可明火烘烤。
 
         [什么是黄茶]
 
   黄茶是我国特产,其制作过程为:鲜叶 杀青 揉捻 —— 闷黄 干燥,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黄茶按鲜叶老嫩又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如湖南岳阳君山银针、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北的远安鹿苑、浙江的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霍山、湖北英山所产的一些黄茶则为黄大茶。黄茶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