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志1 赵丈田2
(1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2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岳阳.414000)
摘 要:左宗棠1875-1942年整顿甘肃茶务,历经60余年,挽回咸(丰)同(治)(1851~1874)年间西北茶销停滞局面,并为湖南黑茶占领西北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左宗棠;湖南黑茶;茶史;茶马互市
1 左宗棠生平
左宗棠(1812-1885年),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为抗拒太平军多所筹划。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1862年(同治元年 ),组成中法混合军,称常捷军 ,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 年 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1866 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 。1865年升任闽浙总督。1867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
2 清代茶市
【此处中国名茶网 中国名茶.君山银针网 已删,网友如有兴趣,请查阅《中国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第262-263页】
3 整顿茶务
光绪元年(1875年),年事已高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同期整顿西北茶务。
3.1主要措施
一是豁免历年积欠,消除茶商顾虑。规定“豁免积欠课银,停止应征杂捐”[见《甘肃新通志》卷22《建置志.茶法》]。这一措施调动了茶商的积极性,许多商人改营茶叶。
二是另组新柜,恢复茶销规模。左宗棠整顿原有东西二柜,又组织了新的茶叶组织――南柜。据《清史稿》卷124《食货志五.茶法》载:左宗棠“遴选新商采运湖茶,是曰南柜”。南柜的茶商主要是湖南老乡。南柜在西北军政府的强有力的扶持下,经营业务和规模迅速发展,经营产品主要是湖南黑茶。
三是改引为票,严格税制。整顿茶务之前,西北地区的茶商一般靠“茶引”购买茶叶,当时规定1引80斤,茶商可不受数量限制,随意领取茶引,有的商人领取的茶引多达数十乃至百引。这样就使得茶引制相当混乱,既缺乏严格的管理,又易偷税漏税。左宗棠改“引”为“票”,“以票代引”。
四是鼓励茶商运销湖南黑茶,与外商竞争。针对外商在沿海各口岸购销茶叶的现象,左宗棠经过与湖南管理当局协商,对于持有陕甘茶票的茶商运茶过境时,只征收税金2成,其余8成由陕甘都督府补贴,在湖南应解甘肃的协饷内划抵。这一措施可谓一举两得,既激发了茶商经营湖南黑茶的积极性,又解决了甘肃协饷历年拖欠问题。
3.2整顿成效
【此节中国名茶网 中国名茶.君山银针网 已删,网友如有兴趣,请查阅《中国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第264-265页】
4 左氏奏疏
笔者八十年代在黑茶销区档案馆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发现左宗棠奏疏两篇:《奏免茶商积欠课银招商试办疏》、《变通办理甘肃茶务疏》,原载清宣统元年刻本《甘肃新通志》,这是研究湖南边销茶历史的珍贵资料。本文限于篇幅,节录部分段落如下。左宗棠奏《变通办理甘肃茶务疏》原文,我们曾在拙著《湖南茶文化》一书431-433页中节录。“疏”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陈述事情的文书,阅读原文,我们可更真切地感受这段历史的烟云。
【网友如有兴趣,请查阅《中国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第265-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