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联盟 >> 内容阅读

茶学论文:对都匀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9月06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茶叶生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茶叶既是人们的消费品,又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民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项目。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全省品牌茶叶产业领头雁的都匀毛尖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遇,克难奋进,打造中国毛尖茶都、发展贵州优质绿茶、做优做强贵州茶产业等工作势在必行。

  一、都匀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都匀市茶园面积10.83万亩,可采茶园4万余亩;茶叶价格从2000年的200元/公斤上升到2008年的1600元/公斤;全市有31家茶叶生产经营企业,3家茶叶深加工企业。2008年企业茶叶销售收入近亿元。全市19个乡(镇)、办事处的85个行政村3万多户10余万人从事茶叶生产。都匀市已成为全国117个名茶基地县之一;国家茶叶协会命名的中国毛尖茶都,也是我省第一家强制实施了DB52/433《都匀毛尖茶》标准县之一,而且都匀毛尖茶源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申请批准注册。2005年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注册保护获得国家工商局的批准,也是全省唯一的一个证明商标,同时制定“都匀毛尖茶”种植、生产、加工等地方标准获得国家质监部门的批准实施,都匀毛尖茶由此完成了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体标准化体系建设,为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来,都匀市相继获得“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殊荣和“中国毛尖茶都”称号。茶叶种植已成为继四大传统作物后的又一大经济作物,成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二、都匀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丰富。据土地详查资料测定显示:都匀市有近20万亩适宜种茶的荒山;加上地处湿润季风气候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天气少,相对湿度大,云雾多,为茶叶内在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茶叶发展初具一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匀市茶叶从“十五”以前0.8万亩猛增到2009年10.83万亩,全市茶园面积增长了10多倍。全市有90%的行政村种上了茶叶,3万多户、10余万群众投身种茶大军,户均拥有茶园2.5亩以上。到2010年都匀将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

  3、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党的十七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致共识:建设和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是我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立省”的最有效载体。2007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省的扶持要重点向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的茶叶品牌县市倾斜。2008年省委、省政府又把茶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州委、州政府明确将茶叶生产列入我州产业支柱之一,为该市茶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有较好的品牌优势。

  “都匀毛尖”作为西部仅有的一个“中国十大名茶”品牌,这是都匀毛尖茶最为耀眼的身份证,也是我市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要发展好,利用好这一品牌优势,都匀毛尖茶产业就会是一个站在高起点上令人仰视的领跑者。这是其它茶产区梦寐以求且又无法企及的优势。都匀茶叶早在明朝就被崇祯皇帝赐名“鱼钩茶”,并作为宫庭贡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奖;毛主席亲笔题名“毛尖茶”;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后多次被国内评为名优茶,2009年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上海茶叶博览会上获得“中国鼎尖名茶”和“金牛奖”……这些史实证明,都匀发展茶产业具有最为独特的优势。

  三、对都匀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都匀市茶产业的发展必须站在全省全州的高度来认识—都匀毛尖不只是都匀市的品牌,而是贵州的品牌。都匀茶产业要在省、州的总体布局下走“强品牌、扩规模、造影响、拓市场、创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这块金字招牌,以打造“中国毛尖茶都·都匀”为契机,让都匀毛尖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理清发展思路,做优做强茶产业。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给我省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都匀市应借省、州大力扶持茶产业的东风,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摸清家底、认准方向,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和合力,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举全市之力打造茶叶产业,使茶产业成为全市真正意义上的特色优势产业。

  2、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引导茶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扩大茶园面积。

  都匀市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全市茶园面积要发展到15万至20万亩,产值5-10个亿,这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都匀市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科技扶贫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发展茶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企业、单位、个人投资新建茶园等方式大力扩大茶园面积,加强茶园管护,提高茶园亩产值,增加茶叶种植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使之由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过渡,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茶产业。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现有茶农和农民大户,扩大无性繁殖的茶叶种植面积,改造现有茶园,提高茶园的产量和效益;采取贴息、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发展茶叶产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鼓励机关干部、国家公务员和社会各界新建茶园或采取停职留薪、带职带薪的方式承包、租赁现有茶园,充分发挥现有茶园的效益,提高农民种茶管茶的积极性……

  3、引进龙头企业,建立“都匀毛尖”品牌自我发展机制,提高茶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和综合效益。

  围绕解决品牌自我发展机制和龙头企业缺位两个制约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将我市茶叶企业整合起来,主打“都匀毛尖”这个大品牌,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质量要求、统一宣传、统一定价,积极整合企业、社会各种资源,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其次是着力培育核心企业。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对内联合发展,外引内联的方式,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采取并购、参股联合等形式,进行产业重组扩张、优化资源、设备、人才组合,形成下联茶叶专业合作组织,上联市场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核心龙头企业。通过核心龙头企业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促进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将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使用权转让给有实力的核心龙头企业来经营管理,让品牌的发展与企业的利益直接挂钩,以利益为导向走品牌市场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之路,建立起品牌的自我发展机制。最后,政府负责规范整顿市场,维护市场的良性竞争,抓好茶叶基地建设,为品牌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品牌拓展所需的产品原料,并通过提供政策支持、举办大型茶叶节会等方式为品牌的宣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形成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带动茶产业发展。

  4、继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认真实施各级科技项目,提高都匀毛尖茶科技含量。

  茶产业已列入省、州重点发展产业,为抓好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是要加强茶产业科研工作。省、州农业部门及高等院校要加强茶产业科研工作,强化技术研究,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选育、茶叶高产栽培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二是省、州、市要有专项资金投入到茶叶技术研究、茶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上,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强茶叶生产种植加工技术人才的培训。除在省、州院校重点开设茶叶专业,培育茶叶专业人才外,还要加强对外技术合作,聘请省内外茶叶专家和技术人员到都匀讲课、培训和传授经验。四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指导茶产业的发展,让茶产业发展“上有专家,下有专业技术人员”,形成技术发展链。同时利用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对茶农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作者系都匀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