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尚武
喜爱“明前茶”的饮茶客,眼下正是好时候。
因为天帮忙,今年新茶上市早,比往年提前一周以上;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沅陵碣滩茶、资兴狗脑贡等省内名茶,产量都大幅增长,价格也跌至接近大众消费的价位。
“从市场行情看,茶叶消费正在回归理性。” 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说,市场回归理性,省内茶界也要换一种心态做茶,不能再指望“卖天价、赚快钱”,要潜下心来练“内功”。
对茶企、茶商而言,“内功”究竟如何练?君山银针茶业公司总经理王准说,瞄准大众消费,挖掘新的需求,拉长价值链条,实现全产业链增长。
“天价茶”沦为“大众茶”
“黄金茶,一两黄金一两茶。”随着这句广告语的流传,两年前保靖黄金茶在长沙拍出100克9.8万元的“天价”。
今年,保靖黄金茶的身价大不如前。记者近日在长沙高桥茶叶市场了解到,以往清明前产的保靖黄金茶高档礼盒供不应求,主流产品是每盒40小包,每小包3克,1公斤即可分装8盒,每盒售价1000元,折合8000元一公斤。今年礼盒滞销,黄金茶新茶论斤卖,挂牌批发价0.5公斤520元。
在长沙市解放西路的君山银针茶叶专卖店,新上市的黄金茶零售价500克也仅卖980元。柜台工作人员说:“单位订的礼品茶少了,市民买茶的多了。”
“天价茶”沦为“大众茶”,首要原因是产量大增。前段气温整体偏高,春茶长势喜人。由于鲜叶充足,保靖黄金茶公司满负荷生产,至3月28日已产干茶7000公斤,相当于公司去年春茶总产量的70%。
不仅单产增加,采摘茶园也不断扩大。3年前,保靖黄金茶不到5000亩,如今已猛增到3.5万亩。
我省以黄金茶为代表的名优茶,价格连年走高,基地年年扩大。目前,全省名优茶核心基地已达70万亩。今年,省内的古丈毛尖、碣滩、狗脑贡、沩山毛尖等品牌茶,普遍比去年跌价30%至50%。
“名优茶的规模猛扩,‘天价茶’沦落是迟早的事。”省农业厅茶叶专家廖政坤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省委“约法九章”后,今年高档礼品茶的需求受抑制,引发了茶叶消费回归理性提前到来。
“大众茶”前景更广阔
“茶叶消费回归理性,这种回归迟早会来,早来比迟来更好。”包小村分析,其实“大众茶”的前景更广阔。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作为生活必需品,百姓不可或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就是要让白领、工薪阶层都买得起好茶,喝上好茶。
作为黄金茶开发权威专家的包小村说,百姓的口碑才是真正的“黄金”。而省内不少茶叶企业、经销商却热衷“卖天价、赚快钱”,走歪了路子。
许多企业开发名优茶,在选料、工艺、包装等环节,走“奢侈茶”路线,把茶叶炒出“天价”。仅“明前茶”、“雨前茶”的利润即占到全年获利的七成,可谓“搞一个月富一年”。
今年“奢侈茶”还原“大众茶”。在长沙高桥茶叶市场,一些茶商抱怨商政渠道销量锐减。豪华包装的礼品茶销不动,只好推精简包装的“大众茶”。
从产业发展来看,“大众茶”前景更广阔。据统计,去年全国茶叶产量178万吨,内销130万吨,人均茶叶消费不到1公斤。让百姓买得起、喝得上好茶,茶产业规模将迅速扩大。包小村计算,一人一天只喝3杯茶,一杯茶泡3克茶叶,一年就是3.3公斤,茶产业的蛋糕可放大到3倍以上。
走“大众茶”的路线,我省茶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包小村说:“黄金茶每公斤1000元,白领工薪阶层都喝得起,市场销量增加,才能促进生产。从种苗供应能力来看,黄金茶一年就可扩种4万亩,带动成倍的茶农增收。”
延长茶产业价值链
放眼全国,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茶,今春也无一例外都呈现量增价跌的势头。和君咨询集团的专家分析,茶叶消费回归理性已是大势所趋。
“市场变,茶业企业也要跟着变。”包小村说,对湖南茶业企业来说,要从追求高端化、特殊化,转向重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不再煞费苦心地拼人脉、比概念,而是要实实在在做茶,开发良种茶、高山茶、深加工茶产品,发扬多茶类优势,做老百姓喜爱喝、喝得起的“大众茶”。
分析我省的优势,省农业厅也提出,保持湖南茶业增长,推进全产业链增收,要从良种、名茶、茶饮料到茶叶提取物多点突破,打造千亿茶产业。
茶叶消费回归理性,我省多茶类优势凸显。省茶叶研究所多年探索证明,湖南每年有200天可采茶。不能仅靠头季名优茶卖“天价”,要充分挖掘茶园增收潜力,春、夏、秋季季采茶,绿茶、黄茶、红茶、黑茶依次加工,轮番上市,茶叶产业增长潜力无穷。
告别“天价茶”,一些省内茶业龙头企业已瞄准大众消费需求,细分消费群体,努力延伸茶产业的价值链。
君山银针茶业公司在保靖的黄金茶基地,今年头季鲜叶赶制“明前茶”。公司计划,谷雨过后的一芽一叶或两叶的鲜叶,用来做黄茶;一芽两叶以上的鲜叶,则用于做黑茶。
“不同的茶产品,面向不同的消费者。不卖‘天价茶’,产值翻番的目标也能实现。”王准介绍,今年基地头季鲜叶收购价虽有下降,但多茬采摘,依然能确保茶农每亩增收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