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联盟 >> 内容阅读

关于茶竹旅游文化和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09年04月17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关于茶竹旅游文化和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
    永川的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近十年的艰难探索,今天,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品牌优势比较突出,开发前景日益看好的新兴支柱产业。较好地满足了随着重庆和永川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的发展态势,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极大关注和支持。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茶山竹海景区管理处和永川林业对各位同仁对于开发茶山竹海生态旅游产业中所作的无私奉献表示钦佩和诚挚的谢意!
    纵观茶山竹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放眼茶竹产业的长足发展,我们还必须看到:一些深层次重大问题严重制约着茶山竹海的快速发展:茶竹文化的积淀与发掘还局限于浅表层次;加快旅游资本原始积累速度的机制尚未形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处;配套基本旅游服务功能还显得十分单一;部分基础设施显得尤为脆弱,大多进入第二轮改造投资期;风景资源绵延但缺乏厚重的问题随着开发建设速度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突出……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妥善加以解决,才能有效地推进茶山竹海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对茶竹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总体说来,就是适应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强劲增长势头,着眼满足重庆直辖以后大工业、大农村、大都市的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紧紧依托长江三峡和大足世界文化遗产两条黄金旅游走廊,充分发挥茶山竹海的区位优势、优越的交通条件和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参与重庆及西南地区旅游市场分工,着力培育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品牌。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素(其比例分别占9.6、22.5、26.9、25.4和15.7%)素上很下功夫,把箕山真正建成休闲、度假、会议、培训、运动、避暑、疗养、健身、科普功能于一身的生态旅游的世外桃园。
    (一)竹文化开发
    我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竹就与信息载体、图腾信仰、伦理道德、权柄象征 、兵器乐器、工美绘画、农林牧副渔、以及衣食住行都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不断移情于竹的自然风采神韵。竹,也以其千姿百态、挺拔凌云、俊逸高雅的形象与虚怀有节、铁骨傲霜、四时不改柯易叶的特点。被尊崇为“岁寒三友”、“园林四君子”,成为君子贤人品格的化身。故而从古到今 寓情于竹,引竹自况者趋之若骛;植竹、养竹 、敬竹、赏竹、画竹、咏竹、寓竹的社会时尚历久不衰,淀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竹文化的深厚内涵应该成为我市发展特色旅游名牌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应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在当前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调整中,要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导向资金,大力引导景区植竹、护竹,继续培植具有西南特色的十公里翠竹长廊和壮观的竹海风光,培植竹笋食品加工和竹浆造纸产业;广泛收集整理竹文化史料、文物和艺术精品,建设竹文化史馆;系列开发竹工艺美术,竹装潢艺术,竹盆景,竹家具,竹饮料;注意收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墨客骚人赞竹、咏竹的名句、名段、名篇、名画,丰富文化积淀,使人们在回归自然,景仰茂林修竹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画龙点睛的启迪和熏陶。
    (二)茶文化开发
    茶,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饮品、上自宫庭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从茶的品级、品味与品格之中得到物质的满足和精神享受,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有神农得茶而解毒的传说,由陆羽《茶经》创建茶学伊始,经历了唐、宋、元、明、清至今的历史发展,铸了就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茶艺、茶道、茶歌、茶赋、茶具、茶画、茶俗、茶趣,内涵非常丰厚。其中,巴蜀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永川有着亚洲最大的连片茶园,国优、省优茶叶精品享誉海内外,茶山竹海胜景天成合一,举国罕见,必将成为现代社会理性回归的世外桃园。因此,我们必须从过去就茶论茶、单纯进行茶叶栽培加工研究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加强茶文化及其载体的研究开发,让茶文化的高附加值带动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
    (三)食文化开发
    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相对单一的,而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多方面的,它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获得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这就是旅游产品组合中特色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使人们留连忘返,终身难忘,以致宣传吸引更多游人慕名踏来,构成旅游产品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川历来就是巴蜀重镇,历史积淀的饮食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铸就了兼有巴蜀菜品风味的传统美食。我们完全可以在充分继承和发扬巴蜀菜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引进和借鉴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结合当今食文化发展潮流,开发利用我市久负盛名的土特产品和巴渝传统饮食文化资源,大胆创新,形成具有永川特色的系列菜品。如豆花宴、竹笋宴、竹荪宴、农家宴、素斋、生态野味等。让永川特色菜品如诗歌,如疵如醉,广为传颂,以此推动旅游产品、土特产品物畅其流,使旅游产品开发为培育旅游市场服务,为引导社会旅游消费时尚服务。为创建特色旅游品牌作出贡献。
    (四)营造特色旅游主题或特色景观
    无可否认,生态旅游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季节性强,旅游淡季时间较长,旅游资源及资产的闲置和浪费比较严重;二是文化积淀大多先天不足,景观文化开发难以向纵深发展,不能满足游人多层次的文化需求,难以形成规模稳定的客源和流量。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营造特色景观弥补不足。如:观光茶园、百竹园、桃花园、桂花园、腊梅园、杜鹃园、兰草园、桫椤等珍稀植物园和珍稀动物养殖园等,以此弘杨茶竹文化主旋律,深化四季旅游主题,丰富旅游文化内容,真正做到生态旅游冬天不“冷”,淡季不“淡”。
    来源:www.cqcs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