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资讯 >> 黄茶联盟 >> 内容阅读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中国名茶网网友刘辉倪对《湖南日报》《寻找撬动产业的支点》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09年04月17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点评:刘辉倪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千万家,湖南省农科院专家有其言,言必行,行必果。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推出科技兴茶的“五个一工程”,湖南茶业从此进入快车道,研究所不仅仅是研究中心,还是技术推广中心。寻找撬动产业的支点。黄金茶里藏黄金,养在深山人不识,这样的诱惑让包小村坐不住了。2007年,他在长沙与保靖之间来回七趟,终于谈成了《“保靖黄金茶”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合作协议书》。胸怀大志的包小村,不是商场老手,而是省茶叶研究所所长。从前年底开始,省农科院的一批所长坐不住了。在所长们的带动下,一批专家也坐不住了。他们要去走一条新路,让生产激活科研、科研服务生产,让科研和生产成为真正的好伙伴。新路不走不行。“农村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业主要是食物功能,现在农业要为工业提供原料,加上生物能源,生态休闲等,农业功能在全方位拓展。变化说上3天3晚也可以。面对这些变化,课题从哪里来、成果到哪里去、论文写在什么地方,都要重新思考和摸索。”与农村、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宋再钦谈“变”话多。新路究竟如何走?2006年11月,省农科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县建设”的战略任务,就是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把优势学科与优势产业结合起来,把科研和推广结合起来,把省里的资源和地市县的资源结合起来,构建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就是要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指挥棒,让省农科院和基地县政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农村经合组织和农户统统动起来。经过协商,宁乡、浏阳、石门等8个基地县(市区)与省农科院结成了联盟,合作协议一定就是5年。常德鼎城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则是“湘米优化工程”的源头。一年光景,强强联合初见成效。金健米业得到了水稻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家有5亩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技术培训;水稻所研制出的玉针香等4个可与泰国顶级香米媲美的优质稻品种,首先在鼎城区推广;当地农村经合组织也与水稻所和金健米业合作,统一购进种子、农药、统一组织定单生产。该区2007年优质稻面积、产量均比上年提高10%%以上,户均增收300元。除了争取到与保靖县政府合作开发黄金茶,全省茶产业基础最好的长沙县,也成了省茶叶所科技兴茶试验示范基地县。围绕茶产业链条,省茶叶所与长沙县在茶苗繁育、种植、加工、流通、茶文化等环节开展了亲密合作。省茶叶所的800亩优质茶苗母本园带动了长沙县2000亩茶苗基地,1年可产出茶苗1亿株,可保证全省一半以上的茶苗需求。帮助长沙县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引进了一条投资3000万元的日本智能化生产线,省茶叶所技术入股5%%。正在做前期论证的万亩生态茶基地建成后将带动全省10多个茶叶主产县的产业升级。通过一年合作,长沙县茶叶产值翻了一番。浏阳市被列为省农科院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也是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实施核心县(市)之一,袁隆平院士担任项目技术顾问。项目实施小组在示范区主抓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推广,双季稻平均亩产比照当地前五年平均增产13.4%%。蔬菜研究所则为宁乡县带去了不少新品种,受到农民和企业的欢迎,在大旱中表现出色的博辣6号今年就可推广3000亩以上。在岳阳君山区,省植保所启动和开展了菜地农药减量化技术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当地农业部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亩增加收入三四百元……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省农科院投入基地县建设项目经费达500多万元,建立示范区面积8万亩,带动辐射面积248万亩,产生经济效益3.3亿元。新路边走边完善。有的基地县的优势产业不止一个,如何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专家团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如何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县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官产学研结合的联动机制?探索正在继续。

    《湖南日报》编辑点评 从“包小村”到“包产业” 刘爱民 一个农户,搞出一个产品,那是一种尝试。科技人员从中起的作用,叫做科学试验。 一个地方,做大一种产品,那是一方经济。科技人员从中起的作用,叫做示范推广。 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那就是传统的科研推广模式;如果把两者交互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放到当今的三农大范畴中去相互需求和促进,那就成了一种新的模式。传统模式带来的仅仅是一种产品。新模式引发的却是一种产业。就好比,原来,我们打的是麻雀战,游击战。现在我们却要打阵地战,大会战。一个省级的农科院,应该更多的要打促进一方经济发展或升级的大会战。从这个意义上说,省农科院的做法,是力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有所作为。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思路一新,作为不小。探索完善,作为更大。不是吗?用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的名字发挥一下,他,现在不是只“包小村”了,而是要“包”一个“产业”啊。这种科技研究推广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好!

    (本报记者:胡宇芬 通讯员 陶文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