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博物馆 >> 名人字画 >> 内容阅读

岳阳楼
19年09月18日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作者: admin  浏览次数:

 

 

闻名天下的岳阳楼(岳阳黄茶博物馆收藏)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门的洞庭湖畔,钟灵毓秀,气势恢宏,为三国东吴所建,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其前身是东汉时期阅军楼,两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庆历五年重修了岳阳楼。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毁于战火,翌年重修。清代又多次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大修岳阳楼,将楼址内迁20米有余。民国末年,楼身已破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岳阳楼已多次维修,同时还维修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1983年,岳阳楼大修,1984年5月1日大修竣工,修复后的岳阳楼修旧如旧,仍保存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中部以四根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岳阳楼顶状如盔顶,由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这种拱而复翘的顶式结构,如古代将军头盔,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岳阳楼的出名,得益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写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人们所传诵。岳阳楼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