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专家团队 >> 专家讲座 >> 内容阅读

黄茶审评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20年05月13日   作者:   来源:中国茶叶研究所   浏览次数:

 
     黄茶审评是依照黄茶的品质特征或品质标准,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外形、内质的品质审评,并依照审评结果,给予其品质评价的过程。黄茶感官审评的范畴,其科学依据和原理与审评方法和其他茶叶相同,只是在具体内容上、在对品质描述上是依照黄茶的品质标准和品质特征来判断的。
   
      一、外形审评   
     (一)嫩  度  嫩度是决定黄茶品质的基本条件。黄茶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3类,是基于嫩度条件分类的。嫩度高,外形造型美,茶汤内含物高,品质好;嫩度低,内含成分少,总浸出物低,滋味粗涩,且不耐泡,品质差。君山银针,单芽制成,外形芽头肥硕茁壮,银毫满披,由于嫩度高,采制方法特殊,冲泡后呈现出似“群笋出土”、“金枪林立”及“三起三落”等奇特景观。
评定嫩度要注意以下3种表现。
      1.芽与叶的比例  单芽和1芽1叶初展或开展。要求嫩芽嫩叶占的比例高。同是单芽,又有肥瘦及大叶种和小叶种之分。凡是芽与叶的比例相近、肥壮、身骨重实、叶片厚实者品质好。 
     2.锋苗  指芽叶揉卷成条、芽尖完整、叶尖细嫩的尖锋含量多,芽头完整锋锐且显露者的锋苗好。断头去尾者称短秃,品质较次。  
     3.光糙度  黄茶外形光润平伏、嫩茶果胶物质多、蛋白质含量高、汁浓并结于茶表、显光滑油润者为好茶;其外观粗糙枯滞者,品质差。 
   (二)条  索  外形条索紧卷者,为嫩度高、品质好的茶;外形显粗松者,为品质低下。条索要从松紧、曲直、壮瘦、圆扁来区分,其松、瘦、扁、轻者为次品。 
    (三)色  泽  外形色泽主要从色度和光泽度2方面评比。色泽是指颜色本身的纯正、  深浅,而光泽度则是以茶条表面吸收与反光的程度来判别。嫩茶条表面光滑、显润,老茶条表面粗糙显枯。色泽从纯正、深浅、润枯、鲜暗、匀杂等方面去判断。黄茶要求绿黄(以黄为主,为纯正)浅、润、鲜、色匀为好,反之为差。  (
      四)整  碎  黄茶要求外形匀整。匀整反映采摘、加工水平高,茶叶品质好;断碎者品质次。 
     (五)净  度  好品质的黄茶要求外形洁净,不夹杂梗、籽、老片,尤其不能夹杂非茶类物质。  以上5项因子中,嫩度和条索属同一范畴,一般毛茶评嫩度,而成品茶则评条索。即外形由条索(含老嫩)、色泽、整碎、净度4项因子组成。  

 

       二、内质审评    

      黄茶内质审评与其他茶内质审评—样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4项因子。 
     (一)汤  色  主要从色度、亮度和清浊度3方面去区分。汤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黄茶的品质优次。
      1.色度  看是否呈正常色。黄茶要求微黄、黄亮的汤色,黄大茶要求深黄色。绿色、褐色、橙色和红色均不是正常的色泽。再看是否劣变。黄茶具橙色或红褐色都是劣变的汤色,茶汤带褐多系陈化质变之茶。 
     2.亮度  指亮与暗的程度。亮者质高,暗者质次。 
     3.清浊度  质地正常的黄茶汤色清澈。黄茶好的汤色应该是杏黄(黄芽茶)、黄亮(黄小茶)、深黄(黄大茶)明亮者为佳;汤色浑浊是闷黄过度产生劣变的茶。 
    (二)香  气  黄茶的香气不似绿茶的清鲜浓郁而带熟粟香(黄小茶)或甜兰香(黄芽茶),而是多带焦豆香(部分黄小茶、黄大茶)。一般黄茶香高浓带火旺香气,部分黄小茶亦带兰花香气。 
黄茶评审香气,同样要评3项:①是否纯正;②香气的高低;③香气的长短。部分黄小茶用烟熏,要求带松烟香(如沩山毛尖);多数黄茶要求高火香,外形有鱼子泡,这种火香应视为正常的母质特征,香气要浓高持久。若具绿茶的鲜香、红茶的甜香者,都不是正常的黄茶香。黄小茶的栗香火旺、黄大茶的焦粗香可视为正常。 
     (三)滋  味  黄茶滋味的特点是醇而不苦、粗而不涩。正是由于这种滋味,迎合了大批消费者的口味。与其他茶一样,黄茶的滋味从纯异、浓淡、强弱、鲜滞等方面予以评定。黄茶滋味的醇是其基础滋味。这种醇和不似绿茶或红茶的醇和,而是人口醇而无涩;不似绿茶呈现的极快的爽,不似红茶呈现的极快的强,而是吐出茶汤后回味甘甜润喉,别具一味。君山银针有黄针也有绿针2种规格。黄针的滋味醇浓,绿针滋味鲜醇。从回味上评,前者快而甘;后者略慢而鲜爽,回味长。 
     (四)叶  底  黄茶叶底从嫩度、色泽、匀度3方面来评定优次。 
     1.嫩度  从芽与叶的含量、硬软、厚薄、摊卷程度予以区分。其嫩芽多和厚、软、摊者为好茶,其硬、薄、卷而不散摊的叶底是低级茶的象征。 
     2.色泽  叶底色泽看色度和亮度。黄茶叶底要黄亮,有绿有红都不是好黄茶的叶色。黄而亮,不能暗。黄茶叶底暗可能是闷黄时温度过高、时间太长造成的。 
    3.匀度  看叶底的匀齐度。看是否有“公孙茶”、“父子茶”,1芽1叶的黄小茶中亦可能夹杂1芽3叶的较老芽叶,或夹杂对夹叶、单片等。叶底要求老嫩一致,色泽匀齐。  经过外形、内质的审评,依据黄茶品质标准,正确判断黄茶的品质等级或优次。
    
      三、黄茶的审评术语 

       黄茶的感官审评有其特定或常用的术语,现特选录如下。    
      (一)外形评语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完整,有锋苗。  肥直:全芽,芽头肥壮挺直,满披茸毫,形状如针,挺直肥硕。  梗叶连枝:叶大梗长而相连。为霍山黄大茶外形特征。  鱼子泡:茶条表面有鱼子大的烫斑。    
     (二)干茶色泽  金镶玉:指芽头为金黄的底色,满披白色银毫。为君山银针特有的色泽。  金黄光亮:芽头肥壮,芽色金黄,油润光亮。 
     嫩黄:叶质柔嫩,色浅黄,光泽好。 
     褐黄:黄中带褐,光泽稍差。 
     黄褐:褐中带黄。  黄青:青中带黄。    
   (三)汤色评语 
     杏黄:浅黄略带绿,清澈明亮。 
     浅黄:汤色黄较浅,明亮。 
      深黄:色黄较深,但不暗。 
     橙黄:黄中泛红,似橘黄色。    
(四)香气评语 
    清鲜:清香鲜爽,细而持久。 
    清高:清香高而持久。 
    清纯:清香纯正。  板栗香:似熟栗子香。 
    高爽焦香:似炒青香,浓烈持久。 
    松烟香:带松柴烟香。    
    (五)滋味评语 
    甜爽:爽口而有甜感。 
    醇爽:醇而可口,回味略甜。 
    鲜醇:鲜纯爽口,甜醇。    
  (六)叶底评语 

   肥嫩:芽头肥壮,叶质厚实。 

   嫩黄:色泽黄里泛白,叶质柔嫩,明亮度好。

  黄亮:色黄而明亮。有浅黄、深黄之分。 

    黄绿:绿中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