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茶基本面。
2018年继续看好,消费升级,创造高价值的机会,企业品牌战略。中国茶,市场竞争有待进一步提升。
2017年,消费增加8万吨,增长9.54%,123.84元/公斤,食药局合格率100%,饮茶人口5亿,收入上升、健康观念、方便三大因素。
1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名优茶好、产品多样
2出口茶类,产品单一
3品质好、无品牌、无竞争力
渠道关键
序号
渠道
特点
策略
1
批发
丰富功能
增加茶文化、休闲娱乐
2
零售
特性显著
直观便利人性、社群营销
3
互联网
模式创新
互动娱乐社交、网络流量
4
服务
特色规划
主题民宅小镇、政策茶旅
茶产业链
序号
环节
内容
1
原材料
茶农、茶厂、基地
2
加工
茶叶生产、辅料、深加工、科研
3
分销
批发、交易展会、线上、经销商、外贸、海外代理
4
零售
茶园茶庄、专卖连锁、商场超市、线上平台/垂直
5
消费
家族、团体、礼品、餐饮、休闲、旅游、公益、工业、出口
以上游为核心的企业
以下游为核心的企业
上游:传统、公司(茶厂、市场)+农户,良种少,单产为世界平均61%;
中游:产品优化,特色、优质、有机,不断细分,深加工5%,企业小
下游:散茶为主,包装迅猛,同质化产品供过于求,销售规模小,品牌竞争力弱。
二、中国茶,看未来
更多企业微利困扰,品牌化企业回报丰厚,发展空间巨大
白茶,连续4年+15%,2016年白茶产值24亿元
贡眉、寿眉↓,牡丹、银针↑,白毫银针是标杆形象,30-50岁,含片、面膜、速溶粉,是迪奥、香奈尔新产品的核心原料。
黄茶,市场有前景,炒热需时间,需要工艺技术的突破。
认知度低,产量低,品质不稳,关键,传统工艺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工艺没有攻克。
相关品牌认知,仅是因为君山银针高昂的价格和稀少的产量被部分茶客所了解。
博思特六次产业价值再造模型
性质改变:初级原料→物理属性→结构优化→生物属性→功能因素
认知改变:品质信任→差异功能→社会心理→象征意义
双定位模型:战略定位(选择、聚焦)
1理性(供给侧,生产商,品类)定位:新技术、功能、品类、概念、属性、领域。
2感性(需求侧,消费端,价值)定位:符号、功能、心理、情感、文化、形象价值。
普洱茶,集中变革,进入爆发式增长期。40亿元。
产品价值功能
饮用:香气独特,口感醇厚,饮茶基础需求
保健:改善肠道,化脂排油,现代饮食需求
物流:宜储存,好运输,保质长,适合市场操作。
收藏:时间增值,心理文化需求。
中国茶规则已定
1明确了六大茶类工艺
2明确了核心产区品种:龙井绿茶、福鼎白茶、云南普洱、茶类名品与产区强势锁定,外人难入
3明确了好茶的主观标准:色、香、味、形,产地气候土壤。
4明确了饮用方式:器皿、仪式、延伸文化
三、未来5年趋势
趋势一:渠道变革,跨界整合,不务正业。
趋势二:消费细化,产品创新,迭代频出。
趋势三:品牌+专业(互联网),多元发展,多元融合。
复苏、成长、繁荣,标志事件,2016、2017、2018写进了中央1号文件。
中国茶十三五规划,
总目标:推进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为中心,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
总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保障,以行业为支撑,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向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聚集。
6大关键词:品牌、市场、科技、文化、质量、安全。
品牌:品牌建设,提升效益。公共+企业
市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市场升级,集散中心
科技:技术转化,市场导向。实用技术,普及推广,
文化:文化挖掘,研究推广。产地、产品、品牌、企业、消费。
质量:标准体系。茶园建设、管理,加工车间、工艺,产品
安全:可追溯,安全标准
9大热词:匠人、非遗、限量版、文化国策、直播、资本、茶旅文创、茶乡小镇、时尚茶饮
中国茶行业整体集中度低
大品类大机遇不断细分,小品类新机遇日趋集中。
十大名茶潜力巨大
新名茶新世界,正山小种、金骏眉、贵茶、滇红、信阳红、竹叶青、崂山茶、日照绿茶。
品类发展阶段竞争要点
导入期:明确的需求概念、产品概念,物质;源头人群、渠道,利基市场;快速导入品牌概念,占据品类原型。
成长期:产品组合策略,建立竞争壁垒;导入文化、情感、利益,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渠道掌控,屏蔽竞品空间。
稳定期:强化文化、情感、利益,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宣传加大;品牌延伸,充分利用品牌资产。
裂变期:品牌核心价值重新定位;品牌概念升级;产品升级迭代。
市场新动向
小罐茶,2年10亿元。精准的品牌定位,创新的市场策略。
遵守了行业规则:六大茶类及核心产区。
迎合了市场需求:精英阶层的商务礼品。
创新了包装标准:铝罐识别与一泡标准。
提出了好茶概念:大师作,赢得消费者信任。
兼顾了传统电商:渠道即媒体。
20-30岁人群是关注的重点。
四、互联网+茶产业
优势:数据准确,提高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营销。
背景:
1中国网民7.51亿人,18年增长30倍。
2趋势O2O
3零售主渠道,电商
4移动端,连续5年+60%
5网民结构优化,天猫:追求品质感、知名度、口碑。
6消费升级,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注意、兴趣、欲望、认知、行动)
传统零售竞争策略:企业为中心,产品+渠道模式
新零售竞争策略:消费者为中心,产品+体验选择模式
大数据:行业趋势及社会舆情;消费者兴趣与需求;企业品牌产品展现;消费行业洞察、进行整理。抓取比对区域、认知、偏见、兴趣、心理、行为。
普洱茶远超黑茶及其他品种。
2017淘宝双十一小结
启示:品牌影响+产品内核+消费认可高度一致
1热销榜第一,普洱熟茶
2绿茶细分品种,明前西湖龙井爆款
3新贵,小罐茶
4成交第一品类,白茶
5意外落选,小青柑
6传统线下品牌线上发力,站稳前排
7理性化、口碑佳、品质优占领市场
五、品牌价值提升
西湖牌西湖龙井、狮峰牌西湖龙井核心产区、卢正浩匠人。
竹叶青新贵高端、小罐茶品牌新思维时代、大益普洱龙头。
凤牌滇红经典、吴裕泰茉莉花茶、谢裕大黄山毛峰、艺福堂电商品牌第一
品牌战略先于公司战略,企业的本质是打造品牌,定位:心智之争
品牌五问:
1为什么注意你?
2你是什么?
3与我何干,为什么要买?
4为什么相信你?
5值吗,与竞品的差异性?
品牌之器7元素
1品名标识
2主视觉
3利益点:购买理由
4广告语:复杂信息简单传播
5概念点:用消费者术语生动表达的差异化
6支持点:信任理由
7双定位:品类,创新性;价值,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