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综述了岳阳茶文化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茶文化研究的几个热点:君山、临湘茶文化及部分企业文化,提出了岳阳茶文化的发展方向,即文化与经济互相促进,既整理历史遗产又有文化创新,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并重。
关键词 岳阳市;茶文化;综述
茶文化是以茶为核心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次,包括茶、茶具,二是行为层次,包括茶叶产销技术、茶具制作工艺、茶叶品饮方法等,三是精神层次,包括饮茶观念、习俗、环境、茶文学、茶艺术等。岳阳茶文化是湘茶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华茶文化的精华。众多茶人致力于岳阳茶文化的研究与普及工作,为岳阳茶文化大厦添砖加瓦。本文简述了1999~2003年岳阳茶文化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1 岳阳茶文化研究进展
1.1 君山茶文化
君山茶文化是茶文化研究的热点,成果丰硕。
《君山茶文化》与《君山银针》为姊妹著作【1,2】两书各有侧重,互相补充,既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许多新论。在学术界有影响的新观点有:君山银针一个茶名两大茶类,一茶两类的作法在全国名茶园地是独一无二的。以一种茶为题材,短期由同一出版社出版两本专著,这在茶文化史上不多见。《茶海拾贝》【3】虽纵论全国茶情,但君山茶文化是重点,补充了新的内容,如湖心岛企业文化、茶诗联、茶与书法艺术等。
君山银针怎样由传统名牌走向现代品牌,陈奇志曾从理论上予以探讨【4,5】,建议加强行业管理、实施名牌战略、进行战略重组、形成龙头企业、搞好科技攻关、开展文化研究等,从企业的运作实践看,君山银针产业化是一条艰难而又充满希望之路。
君山银针冲泡后芽头竖立,形成群笋出土”、 “三起三落”等景观。张丽霞、张赛苏【6】对君山银针竖立原因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芽头竖立是因为芽柄先吸水导致芽头重心改变,芽身的完整性、芽柄有无和芽柄维管束通畅程度是影响芽头竖立的因素,芽头几何形状影响竖立时间。
杨金莲、李连方【7】观察分析了君山茶独特的生态环境,并提出了易地扩种的可行性,该成果为君山银针产业化提供了农业气象学依据。
林治【8】2000年来岳阳考察,写出了散文《湘灵烹雪调琼液,满杯春意邀再来》,入编《神州问茶》一书,为推介君山茶文化各种介绍君山茶文化的文章常见于各类报刊书籍和网站,为君山茶文化研究推波助澜【9,10】。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茶人联谊会委托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了《中华茶苑》系列专题片,共52集,有l集是《君山银针》,该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1—2002年两次播出,效果好,影响大。电视图像介绍君山茶文化是个可喜的尝试。该片由原岳阳市茶叶学会协助拍摄。
《红楼梦》提到的“老君眉”是否君山茶,这是学术争鸣的话题。许多版本的《红楼梦》解释老君眉为君山茶,浙江大学庄晚芳教授著《茶史散论》也作此定论,然而巩志认为老君眉产于光泽县乌君山,是白茶类的白毫银针【11】。
1.2 龙窖山茶文化
彭毅华、汪松桂、陈奇志【12,13】等人考证,秦汉时期瑶族先祖在龙窖山种下第一颗茶种,后代瑶族同胞离开龙窖山迁往岭南各地,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瑶族先祖开创了龙窖山种茶的先河,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龙窖山茶文化体现了岳阳茶文化的民族特征。
随着龙窖山考古新发现,茶文化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
1.3 茶艺研究
原岳阳“蓝色家园”茶艺队创编“君山银针茶艺”并于1999年首次公开演出,引起轰动【14】,后来杨氏大茶城、岳阳茶文化中心等单位经过改进,茶艺更趋完善。
杨氏大茶城创制了北港毛尖茶艺、兰岭茶艺、洞庭春茶艺,并在前人茶艺的基础上创编了涉及外地名茶和饮茶习俗的30多种茶艺。
华容县清心茶楼和由该茶楼经理投资的长沙洞庭春茶艺馆在倡导岳阳名茶茶艺方面贡献也不小。
1.4企业茶文化
(1)岳阳君山银针茶叶有限公司重视科技创新。《绿茶型君山银针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于2000年申报,并列入了2000年湖南省科技厅重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001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2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2001年12月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君山银针系列有机茶集约化生产加工技术开发》项目也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2)兰岭茶叶有限公司食品绿色化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1996年以来该公司连续两届通过A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0年通过有机茶认证,2001年又通过德国BCS有机茶认证。该公司成立了绿色高效茶叶研究所,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我们认为兰岭企业文化的特色是“绿色文化”,“绿色”理念贯穿于兰岭茶叶产销的各个环节。
(3)岳阳湖心岛茶业导人CIS,形成君山茶文化背景下的湖心岛茶文化分支。在内部文化方面确定“小岛有限,追求无限”的企业理念,这种理念支撑着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企业理念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经营与企业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一个创新的企业不能没有独具匠心的企业理念。
在对外传播文化方面,设计了企业标志、产品标准字体、包装基本构图等,积累了一批湖心岛茶诗词、楹联、散文、绘画和书法作品,产品销售包装凸现岳阳茶文化特色,在湖南超市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岳阳茶文化发展方向
2.1 茶文化与茶业经济互相促进
岳阳茶文化品位高、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是岳阳茶经济的财富之源,它是岳阳创名牌产品的良好基础。君山银针比云南银针、福建银针销价高出几倍,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底蕴的差异,君山银针知名度之大、美誉度之高,一般新产品花上千万元广告费也难赶上。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茶文化要为茶业经济服务。
发展茶业经济,也要重视茶文化(包括地方文化、企业文化)。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市茶叶研究所均设立了地方茶文化研究室,岳阳湖心岛茶业、岳阳杨氏茶叶有限公司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文化投资,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创立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品牌。
2.2 整理历史遗产与文化创新相结合
整理历史遗产包括研究史料、文物考古、收集传说等,这是传承岳阳茶文化的前提条件。我市要集中专门班子开展茶史研究工作。
茶文化离不开创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君山茶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高,得益于当代文人的创新与炒作。平江是个古老的产茶县,茶史料丰富,也重视文化创新。我们最近到过三市镇,该镇接待室悬挂一幅名家的大型工笔画,作品艺术地描绘了平江茶乡风光,让客人赞不绝口,感受到这个良种茶面积达1000多公顷的茶乡的文化氛围。
2.3 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相结合
茶文化要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学术研究,岳阳市茶叶协会正在会同岳阳市楹联协会、岳阳洞庭诗社、岳阳新闻媒体、岳阳市茶叶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开展茶文化研究,力图保持在全国关于地方茶文化研究的领先地位。
茶艺表演是普及茶文化的一种好形式,功夫茶艺带动了全国的乌龙茶消费,愿君山银针茶艺也能促进全国市场的君山银针消费。要培育茶文化产业,使茶楼、茶馆、茶座成为普及茶文化的场所。
2.4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
岳阳茶文化研究要突出君山茶文化这个核心,君山茶文化的知名度提高了,君山茶叶品牌才能红火,君山茶叶产业化才能实现,君山茶叶龙头企业才能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研究龙窖山茶文化、岳州窑文化、平江茶文化,要完善兰岭、君山、洞庭春、湖心岛、洞庭山等名牌厂家的企业文化,要提倡以宣传中国茶道和地方名茶为特色的杨氏茶楼文化。
2.5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并重
广义的茶文化包括有关茶叶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企业要通过科技攻关,保证产品质量,如果质量令人难以恭维,硬拽着古人或当今名人来帮忙作广告,必然会弄巧成拙。君山银针生产厂家并没有满足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继银针茶机制工艺研究、有机银针茶研究以后,又在开展提高银针茶内质的科技攻关。
参考文献
1 赵丈田,陈奇志.君山茶文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7
2 赵丈田.君山银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90
3 赵丈田.茶海拾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86
4 陈奇志.君山银针产业化的现状与实施建议.茶叶通讯,1999(4):3—6
5 陈奇志.君山银针由传统名牌向现代品牌发展之路.茶业通报,2000(1):40~4l
6 张丽霞,张赛苏.君山银针竖立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茶叶通讯,1999(4):19~22
7 杨金莲,李连方.君山名茶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因素.茶叶通讯,2002(3):10~13
8 林治.神州问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43~155
9 赵丈田,陈奇志.君山茶叶史话.中华茶人,2003 (2):29~3l
10 赵丈田.今昔君山茶.茶叶通讯,2003(2):16~18
11 巩志.“老君眉”名茶出武夷初考.茶报,2001 (4):44
12 陈奇志,彭毅华.龙窖山瑶族与龙窖山茶.茶叶通讯,2003(1):23~25
13 汪松桂,彭毅华.临湘龙窖山瑶族茶文化探微.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434~439
14 王吉祥.清静和虚入市场.岳阳晚报.1999—02—24
——————————————————
收稿日期:2003—11一26
作者简介:两位作者先后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均为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会成员,1999年共同撰写《君山茶文化》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