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主编专栏 >> 原创茶文 >> 内容阅读

难忘的白石寻茶之旅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9年04月15日   作者:赵丈田    撰文/摄影   来源:   浏览次数:

                         
        临湘桃林镇白石园,距临湘市12公里,那是五尖山风景区的延伸地带,有着天然次生阔叶林,山峦千姿百态,林中古木参天,飞禽走兽出没,四季鸟语花香。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的1800亩茶园,就集中分布在这里群山峻岭之中,那一行行的梯田茶园,垂直高度达数百米,横向伸延几千米,拾级而上茶山,如同一级级登上蓝天的天梯,仿佛眼前是一幅天与地之间巨大的抽象画,又像人工编织出来的一幅山水画卷,也神似广西的“龙脊梯田”。

 

 

      神似广西“龙脊梯田”的白石茶园 (赵丈田摄)

 

        我有幸应邀参与市茶叶产业化办举办的“白石茶园摄影之旅”, 为了抢天气,我同原市财政局副局长方新群、摄影家汤旭东头一天晚上就住到了白石园。当天下午我们全副武装去茶园踩点,一路回味着我们三人同行在武夷山摸黑上山拍摄的经历。方局长还滔滔不绝地向我谈及白石茶:白石茶场1972年建场,茶场生产的白石毛尖锋苗挺秀、白毫显露、色泽明亮、滋味鲜爽。他还说:白石茶优异的品质与这里独特的小气候有关、土质也关、品种有关、工艺有关。

      我只知道方局长是临湘人,在临湘当过乡党委书记、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没想到他对白石茶如此熟悉、讲得如此专业。

       回到房间,从临湘赶来的公司董事长唐新道先生和夫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几年来,公司累计投入近50万元修通了茶园的步行栈道;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对茶园进行更新改造和加工设备更新,实行了茶叶生产环节上的流水线、自动化。

       我把我收集的关于介绍过白石茶的几本书籍和一份复印资料送给唐先生,特别说明了这份复印资料的历史价值。这份复印资料是我大学时的任课老师朱先明教授亲笔写的,写了“毛泽东主席曾经品尝白石茶”的来龙去脉。那是60年代,朱教授与毛主席的内兄杨开智老人经常见面,每次见面杨老都谈到毛主席喜欢喝临湘詹桥的茶叶,原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不仅谈到此事,还说特意带过詹桥的茶叶送到中央办公厅。

        我们三人约好第二天五点起床出发,但我四点半就起来了,出发时天刚蒙蒙亮,爬到山顶,已是晨曦初露了。我们走在茶园中间的栈道上,欣赏绿得让人心醉的茶叶梯田,领略茶叶那原生态的美,我们三个年过花甲之人,步履轻松,一口气登上了最高峰,年已古稀的摄影家汤旭东先生这山跑到那山,近距离接触那些清晨上山且又土生士长的茶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捕捉镜头。


       10点半是“白石茶园摄影之旅” 的启动仪式,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岳阳市茶叶办、临湘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当临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国辉宣布“追逐春天的第一杯黄茶系列活动-岳阳白石茶场摄影之旅”活动开幕后,百余名摄影爱好者涌进茶山,开启摄影之旅。

        我有幸捕捉了董事长唐新道的“茶园全家福”镜头,镜头中的左边是一位憨厚壮实、执着直率的中年汉子,右边是他雍容大雅、贤良淑惠的夫人,中间是他们的小家碧玉,一位留洋硕士,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在茶园里绽放。

 

 

 
唐新道及家人在茶园采茶(赵丈田摄)


       如果说,清晨的拍摄收获是如诗如画的茶园美景,上午拍摄釆茶则是记录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一位至今我还不知姓名的美女,在茶园里坦露出的开心,定格在我的镜头中;有一位“茶仙子”称我为老师,他说:“我在老师的镜头中最美”; 数十个亭亭玉立的采茶少女,把茶园装点得更美丽、打扮得更年轻,使数十个摄影家汗流滿面,忙个不停。我这个摄影尚未入门的爱茶人,却欣喜地纪录了场面的热烈与参与者的热情。

 

 

 数十个亭亭玉立的采茶少女(赵丈田摄)


      “积翠堆黄万仞山,青梯直上白云边。半坡雀舌千江水,一碗香茶梦也酣。”这是一首赞美白石毛尖茶的诗,诗人在描绘白石园环境的同时,洋溢出对白石毛尖的由衷赞美,也是对“白石茶园摄影之旅” 最好的总结与点评。
       白石园,一个适宜休闲养性、怡情追梦的地方。
     (写于2019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