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主编专栏 >> 原创茶文 >> 内容阅读

将船买酒南湖边(原创)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6年01月11日   作者:赵丈田  撰文\摄影   来源:   浏览次数:504

       应茶友之邀游览南湖,完成一次文化之旅。

 

       南湖,古代称灉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总面积1200公顷,湖内小岛峙立,有“一龙赶九龟”的地貌造型,湖水清澈明净,远处群山幽幽、对面古塔映辉。诗仙李白在岳州作诗记游:“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把湖光、山景、月色、想象叠在一起, 勾勒南湖的绮丽风光。

 

       当我赶到千亩湖时,已是人头参动,热闹非凡,许多年轻人在等候泛舟, 等候我的茶友小玲操着家乡的口音,叫着“赵老师”,向我热情招呼。

 

        我们的旅行便从千亩湖开始。千亩湖, 由南湖隔开的一个小汊, 这里是蓝蓝的天、绿绿的水。我们一行数人登上一艘小船, 船尾划出一道碧痕,波纹朝船的两边弥撒开去,把我们带进“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的人间仙境中。只见北面求索路高楼林立,商贾云集;西岸云梦路莺飞草长,,桃柳夹岸;远处龙山含黛,堆绿叠翠;湖面水平如镜 ,碧绿清澈。清晨的湖面有着丝丝的凉风,迎面不时划来三三两两的小艇,艇上情人依依,窃窃私语, 小船在那漂浮在水面上的“生态浮岛” 中穿梭 ,游人伸手入湖,掬水一捧,仿佛举手就触摸到这座能深呼吸的城市。

 

       千亩湖的美是岳阳人用智慧打造的。2010年, 岳阳结合治理南湖水环境,将南湖走廊延伸,打造最美的旅游走廊景观。那湖中的长堤和九拱桥, 岸边那弯弯曲曲的步行栈道, 还有那“生态浮岛” 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圆圆的绿叶,形形色色的花,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显露出千亩湖的灵气与俊秀。

 

       由于事前我们约定徒步南湖旅游走廊, 所以,船至南津古渡, 我们便下船, 来到旅行的第二站。

 

        刚一下船, 小玲便问起南津港的历史,幸亏我研究岳阳茶文化时查过一些资料。我告诉他:南津古渡过去称南津港, 是岳州城南洞庭湖与南湖交汇处。南津古渡渡口形成,始于唐代。唐张说、李白等人就曾从此过渡至对岸龟山一带游山观湖,唐宰相杨炎还专程至灉湖寺拜访。宋诗人王十朋游览岳州时,也曾泊船于南津港。清代的南津港繁华喧嚣, 茶楼、饭铺、青楼-个挨一个, 清同治年间周谔枝曾作《南津港眺望》诗曰:“津头人唤渡,小艇绕前横。红粉扶双浆,风飘一叶轻。”就是这些文人墨客, 廖廖几句, 把千年的南津港变成了一部书,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

 

      也许是念古必有怀旧, 我那斑驳而尘封的心门里,呈现出1965年的南津港。那年, 我因飞行员招收体检, 第一次从乡下来到岳阳, 目睹了岳阳县数万人围垦南湖,修建南津港大堤的场面,工地上架着高音喇叭, 流动的人群肩挑泥土,脚踏泥泞小道, 穿梭在大堤上,场面热火朝天。

 

       我们来到南津古渡广场, 一个仿旧如旧展示岳阳南湖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展示在眼前。 广场西北侧服务中心,青砖黑瓦,简洁明快,似乎每一块砖石,都见证着历史,印刻着故事; 古渡是乘船游览南湖的入口处, 这里有许多豪华游船和水上快艇, 人们可以乘船饱览南湖风光;这里还有古色古香的千渡茶庄和餐馆龙庄, 共同传承着灉湖的历史和文化, 把赏湖、美食、品茶、休闲、购物有机结合起来。

 

南湖西面的旅游走廊平行设有环湖人行走廊和彩色的塑胶自行车道。我们欢歌笑语在人行走廊上漫步,只见宽阔的湖面清幽妩媚、碧波荡漾、美不胜收。一路步行目睹沿湖风光,有的湖乡公园布局,有的江南小品标识,再加上亲水平台、钓垂堤、儿童亲子园、景观亭及栈桥步道的装点,一幅“水墨丹青”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给人以别样的感觉。那是一种路与水巧妙组合, 路伴水走、水秀山清、山水相依、浑然一体:难怪明人计成在《园冶图说》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午时分, 我们便在圣安寺广场西侧的“湖滨一号”餐馆就餐。餐馆依山傍水、古朴典雅、空气清新, 食材全部自养自种,是富有湖乡特色的农家休闲农庄。我们点些家常菜:土猪肉、野生鱼、张谷英油豆腐、自己在菜园里摘来的蔬菜, 既经济又实惠。

 

      稍作休息后, 我们便去圣安寺。

 

      金碧辉煌的圣安寺, 簇拥着南湖无边的翠绿,圣殿巍峨,飞檐斗角,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寺院中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观音殿、万佛塔。从山门拾级而上到达山顶万佛塔, 远眺洞庭,水天一色,白帆点点;鸟瞰巴陵,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似乎就是为圣安寺而作:“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

 

       我作为一位茶文化学者, 在拜偈圣安寺时, 同他们聊起禅茶文化:岳阳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晚唐诗僧齐己《谢灉湖茶》诗,揭示灉湖茶与禅的关联;将圣安寺镶嵌在南湖,实现了岳阳灉湖禅茶文化的继承与恢复。 在圣安寺旁边建设岳阳茶博城,  更是天作之合。在这里信步、品茶、禅修, 是一种极佳的修身养性生活方式。, “荣辱是非都成梦,忧喜全忘就是禅”

 

       下午, 我们便打道回府,朋友们问我:“今天收获如何?”我的回答很简单:我喜欢岳阳楼、君山岛、张谷英,但更亲近南湖。这里有堤岸的清风万里,柳丝轻摇, 长堤上散步的惬意;这里有湖水的平静清澈,轻桡古岸, 旅途中的忧喜全忘;这里有茶博城的古朴典雅,黄茶飘香, 茶城品茗的无限情趣;这里有圣安寺岿然雄伟,山水相依, 古城巴陵的茶禅一味。

 

         “远树城连近,中流山自横。渔舟浑不辨,隐约听榔鸣”。(清  何天衡) 南湖,既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 又像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镶嵌在八百里洞庭湖,令人神往,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