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主编专栏 >> 原创茶文 >> 内容阅读

《茶海拾贝》陆羽与《茶经》 [原创]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0年07月02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茶叶原产于我国,提起茶叶对世界物质文明和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自然会想到陆羽和他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

陆羽是我国唐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著名的茶学家。也是一位才学逸群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研茶学,著述《茶经》,对中国茶叶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一代茶坛宗师而闻名于世。

据史书记载和有关资料考证,陆羽(公元733804年),字鸿渐,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原是弃儿,为龙盖寺(后为西塔寺)智积禅师所收养。陆羽自幼敏而好学,意志坚强,但不愿皈依佛门,志在研习诗文,大约九岁能文,十二岁逃离寺院,作了戏班中的“优伶”。后为竟陵太守李齐物所赏识,亲授诗文,并介绍他到火门山从邹夫子学习数年。十九岁时,遇竟陵郡司马崔国辅,备受器重,随之三年。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的时期,饮茶之风盛行。陆羽潜心研究茶学,主张饮茶。到了二十一岁,便首次进行茶事专门考察,北临义阳(今河南信阳一带),西游巴山峡川,沿途访茶,遏江下鞍品泉,一路收集名茶标本和民间纪事,返回故乡后,隐居东田村,悉心整理资料,从事著述。

公元756年,陆羽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再次深入茶区,考察茶事,历时数年,共考察了三十二州,后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抵达湖州,隐居苕溪,潜心著述,终于在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写成《茶经》初稿。大历十年(公元775年),陆羽根据与湖州刺史颜真卿编纂《韵海镜源》时掌握的大量资料,又对《茶经》初稿作了修订,并于公元780年出版而流传于世。陆羽晚年曾迁居过江西上饶,但由于怀念故旧,最后仍迁回湖州,直至寿终。

陆羽一生爱茶,潜心研究茶叶,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茶经》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而深,几乎囊括了茶学和茶叶生产的各个方面: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性状、名称、功效以及茶树与生态条件的关系;二之具,介绍茶叶采制工具;三之造,论述茶叶采摘时期和方法、制造方法及茶叶分类等级;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具;五之煮,阐述烤茶,煮茶方法以及水的品第;六之饮,叙述饮茶历史,茶叶种类,饮茶风俗;七之事,杂录我国古代茶叶故事和茶叶药效;八之出,论述当时全国茶区分布及其评价;九之略,讲省略制茶工具和饮具要点;十之图,要求人们将《茶经》抄在绢上张挂起来,以便仿效采制茶叶。

《茶经》开了一代茶学研究之先河,自陆羽之后,在我国茶学中,历代相继有许多茶书问世。《茶经》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茶文化,也丰富了世界的茶叶文化宝库。《茶经》问世之后,我国的饮茶风习更加健康文明地盛行起来,茶已渗透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并广泛地向外传播。荣西禅师于公元1191年将《茶经》介绍到日本,并写成《吃茶养生记》,被誉为“日本的茶圣”。饮茶礼仪传到日本,形成“茶道”;传到朝鲜形成“茶礼”;在英、美、俄罗斯、欧州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同样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茶叶文化,陆羽的功绩是伟大的,他对中国茶叶的贡献也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