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君山好,中华第一流。龟蛇春酿熟,胜醉洞庭秋。”这是已故全国政协常委、从台湾回归祖国的马壁教授在岳阳留下的诗篇。仅仅20个字,便把君山名茶,巴陵美酒描绘得淋漓尽致,吟朗这首佳作,仿佛一杯香茶,一盅美酒托于眼前,使人心醉。难怪历代诗人慕名前往岳阳把酒临风,对月放歌。
巴陵酒,君山茶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博物志》卷之八中载有汉武帝饮巴陵酒的故事。而唐《国史补》中有着氵邕 湖茶入藏的记载,有着赞普与文成公主饮茶的故事。
唐代吟咏巴陵酒的诗作很多,但流传最广的要数诗仙李白的绝作:“戋刂 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先后六次来到岳阳,常与朋友共饮,对酒抒怀。“南湖秋月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些诗句都是在岳阳饮酒时留下的。唐代的茶诗则记载在《全唐诗·卷八》中:“氵邕 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唐、释齐己)。
岳阳楼北侧的三醉亭,可能是古代诗人墨客饮酒抒怀的场所。亭中雕塑了吕洞宾卧像,像的神态飘逸,风度潇洒,并书吕洞宾所作七绝一首:“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画屏两旁悬挂对联,左联是“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右联是“吟诗把酒,无我无人。”正如吕洞庭宾诗中所述,飞过洞庭湖,则有饮茶亭。相传君山有七十二峰十八庙,峰上长满茶叶,庙里僧人烹茶,这些茶亭已经找不到踪迹,但修复的试茗阁,君山茶庄却留不少诗人的茶诗。明代诗人谭元春驾船三十里来到君山并赋诗:“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茶照楼上人,君山披湖影。”据载,谭元春在君山因茶而醉。
新中国建立后,岳阳县建立了巴陵酒厂和君山茶场,研制出“龟蛇酒”“三蛇胆汁酒”等多种名酒;同时,恢复和发展了君山茶,君山银针1957年被定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原载《湖南科技报》第1610号 1992年2月28日)
(作者:赵丈田,中国文联出版社《茶海拾贝》2003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