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主编专栏 >> 健康文摘 >> 内容阅读

茶界泰斗张天福 104岁的 长寿秘密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4年08月02日   作者:王晓明   来源:海峡消费网   浏览次数:

 

104岁连登两座茶山

张天福今年5月在建瓯登上两座山头考察矮脚乌龙

  一百年,就大自然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一百年,对生命来说,却是弥足珍贵。提起我国近代茶叶事业的先驱,被尊为“茶界泰斗”的张天福,茶叶界无人不知。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茶学家毕生事茶,为茶而历尽甘苦,因茶而胸怀大志。

  张天福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所列20世纪十大茶叶专家唯一健在者,年轻时就矢志兴茶报国,开创福建和全国茶叶界多项第一。如创办福建第一所茶叶学校和茶业改良场,创办全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发明“九一八”揉茶机等。张天福还是中国现代茶叶科研与教育的先驱者,他提出的“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认同。

  如今他已104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不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而且步履稳健。去年3月,张天福还登上茶山考察永泰联坪村红茶生产基地和当地地势及生长环境。今年5月28日,在建瓯举行的2013海西“生态农业与经济发展暨第五届张天福茶学研讨会”期间,104岁高龄的张天福还登上两座山头,考察矮脚乌龙的种植情况。在上山考察茶叶种植情况期间,张天福双腿有力,行动轻便,步履稳健,看上去就像80岁,令同行的许多人羡慕不已。这几年,张天福还时常到安溪等地的茶山,关心有机茶的生产。

清淡饮食,晨练武术

张天福自幼习武,在酒桌上出现一只苍蝇,他用筷子夹住了飞行中的苍蝇

  据张天福的家人向记者介绍,张天福1910年8月18日出生于医学世家,中学毕业后并没有顺从家人期望攻读医学。他决心报考农业学校,为振兴祖国的农茶业出力。1929年,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1年的基础课程的张天福旋即于1930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2年毕业时,张天福获农学学士学位,成为当时福建屈指可数的茶叶高级专业人才。1982年,张天福在我省农业厅退休,时年72岁。

  “我每天都要洗冷水澡,还是到小溪里去洗,那是山泉水,很冷,看到的人都吓坏了。”说起这事,笑意浮现在张老的脸上。在出任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顾问,主持开展“人工控制乌龙茶制作的关键工艺———做青的最佳条件”时,张天福在科研之余忙里偷闲,每天都到小溪里洗冷水澡,锻炼出了一个强壮的身体底子。

  张天福自幼习武,武术不但使他强身健体,而且使他形成了镇定和遇事不慌性格。据说,一次日本人飞机撂炸弹,同学们吓得四处逃窜,张天福在教室里泰然自若。

  练习武术使张天福手脚敏捷,精神专注。一次,在酒桌上出现一只苍蝇,张天福一展矫健的身手,用筷子夹住了飞行中的苍蝇,赢得满座喝彩。

  “在饮食上,张天福吃得很清淡,也很有规律。”其家人介绍,虽说如今张天福已经104岁了,但仍然坚持养成的良好习惯,黎明即起,品清茶一百盅,然后晨练“国粹”武术,或拍打全身,然后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接着进早膳,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活动。虽然现在已经是104岁的高龄了,但全身并没有老人常出现的酸痛症状。

  在饮食上,他每天早上吃的是黑芝麻糊、炖梨、苦瓜炖蛋,或把山药、地瓜蒸着吃。午餐为面食或米饭,而晚餐多是地瓜粥。他从不挑食、偏食,没有特别喜欢的食物,除了一日三餐,从不吃点心或零食,更没有抽烟喝酒。吃过午饭午睡1小时,每天晚上足浴、洗澡后,9点就上床睡觉。由于吃得清淡,因此他家里常备土豆、山药、地瓜、黑木耳、南瓜和蔬菜等土菜,且一年四季不断。

每天喝茶100杯

张天福数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接待10批客人,陪每批客人喝10小杯,加起来100杯

  “我的养生秘诀就是喝茶,茶就是我的生命。”张天福常对人说,茶乃天地灵气之精华,人在草木之中为“茶”字,经常喝茶可以长寿,他就是“活标本”。

  张天福从青年到老年,没有一天不喝茶、谈茶、研究茶。每天早上,当灿烂的阳光穿过玻璃窗,铺在张天福亮堂的客厅里,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便会倚在沙发上,开始他每天的功课———品茗。张天福常对人说,“茶是万病之药”,一天也离不开它。他认为,品茶集解渴、保健、怡情于一身,这是其他饮料无法比拟的。

  张天福每日都离不开茶,数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接待10批客人,只要陪每批客人喝10小杯,加起来就有100杯了。

  “品茶对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要求,绝不能厚此薄彼,要用公正平静的心态去品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张天福自有一套茶经,喝绿茶、花茶,求仙巧之态,鲜嫩而有芬芳的气味;饮红茶,喜红艳明亮之汤色;品白茶,重嫩芽的毫香;而品乌龙茶则要细心体会醇厚茶汤中的韵味。

  此外,虽说百岁高龄,但张天福还与以往一样,在空闲的时间热衷传统的书法,一天写上几个毛笔字成为他茶余饭后的习惯和最大的爱好;这正如他老人家所云:饮茶执笔神随笔墨间……

做人如茶,俭清和静

张天福对到家里拜访的人十分讲礼貌,亲自到门口迎候,并为之泡茶,但对迟到者他会惩罚

  张天福平时积善行德,不吝金钱,淡泊名利,平静俭朴地传播着茶文化,为了建茶人之家,他个人捐赠1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他倡导、宣传、组织、协办以宣传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茶人之家”、“茶艺馆”、“茶苑”,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茶人之家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祥和的空间。以清香的茶叶、优雅的琴声、高雅的茶艺表演,让许许多多的茶人、茶友以及茶叶爱好者聚会在一起品茗叙旧,交流心得体会。

  此外,正直、坚持原则,也是这位百岁老人的秉性。据说,张天福在92岁时,去铁观音的产地参加一个铁观音茶王赛。主持人问他:“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答道:“喝茶。”主持人又问:“是不是喝铁观音?”他的回答仍是:“喝茶。”主持人再问:“是不是常喝铁观音?”他还是只说两个字:“喝茶。”

  张天福“不给面子、不随和、不通融”的背后是一种正直真诚、坚持原则的精神。据其家人说,张天福对到家里拜访的人十分讲礼貌,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都一样热情款待,亲自到门口迎候,并为之泡茶。但对迟到者,不管身份怎样尊贵,他都会用“不给茶喝”作惩罚。

  他也有特别谦和的一面,评茶时,绝对不会第一个发言,因为他的意见会影响别人的评价。“那样对参加比赛的人不公平。”

  张天福一生爱茶,但并不以饮名茶彰显身份。他认为选用简单而平常的茶,可以给人们一个节俭而朴素的生活理念。在生活困窘的时期,他一度饮用茶梗。

  张天福心胸豁达,有乐观的人生观。“文革”期间,张天福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周宁,他帮助当地发展茶叶种植,许多农民纷纷给他送地瓜、南瓜等农产品,让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也正是张天福淡泊名利、平静俭朴的人生造就了平常心。现在张天福家中挂着的“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就是张天福对待人生的写照。张天福说:俭就是勤俭朴素,清就是清正廉明,和就是和衷共济,静就是宁静致远,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从唐宋以来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

百岁传奇再婚

国家一级杂技女演员张晓红放弃演艺事业,带着三箱行李嫁给100岁的张天福,行李中有6只刷得干干净净的锅

  2010年正月初十,100岁的张天福迎娶57岁的国家一级杂技女演员张晓红,这是一段旷世奇缘。

  “愿意做我的伴侣吗?”早在2008年4月,在南京一个充溢茶香的坊间,当时98岁的张天福,向失去丈夫不久、刚走出悲痛的张晓红,说出这句惊世骇俗的求婚语。张天福是张晓红病故丈夫凯亚的朋友,而凯亚是中国著名茶文化学者,凯亚父亲吴觉农是当代茶圣,是与张天福齐名的中国十大茶叶专家之一。

  对张天福的求婚,张晓红既惊讶又怅然。想到两人40多岁的年龄差距,想到已长大的孩子,她一度婉拒。但“茶王”绝非轻易放弃之人。他91岁丧妻,事业未了,精神矍铄,他耐得住孤独,而且对世俗偏见熟视无睹。

  茶叶成为张天福与张晓红扯不断的红线。最终,张晓红放弃演艺事业,告别南京,带着三箱行李,风尘仆仆赶到福州。行李中有六只刷得干干净净的锅。张天福知道,她是真来和他过日子的。2009年12月17日,两人在福州登记结婚。

  今年3月12日,张天福倾其所有,正式将自己唯一的房产也捐献给了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我现在有地方住,不需要它,但是繁荣茶业(这事)现在不做将来就坏了。”据了解,张天福此次捐献的房产位于铜盘五凤山庄,目前市场售价约100万元。到目前为止,张老捐献出的财物价值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