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茶网欢迎您!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黄茶节会

当前位置:中国黄茶网 >> 黄茶学校 >> 学校动态 >> 内容阅读

茶叶农药残留 ——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中国黄茶网(yyzzt.com)    2014年07月24日   作者:山峰|   来源:茶叶营销网   浏览次数:

...
         茶叶农药残留的话题又被媒体引爆。这让人不禁想起不久前的"归真堂",还有早些的“三氯氰胺”事件。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总有些讳莫如深的玄机。
      
       这类事件的背后总会隐匿着精心设计的“爆点”和“引信”。各位可曾想过:绿色和平环保组织出于什么目的?其身后是否有更为强大的势力支持?我接触的乳品行业高层人士曾谈论过“三氯氰胺”事件,远非表象中所了解的那么简单。

       而当“洋品牌”的各类负面信息被暴露出来的时候;当315炮轰麦当劳的时候;要知道,这些都是中国和西方势力在文化层面的暗战与交锋。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文化保卫战。

       深谙其中之奥妙方能灵活应对。

       首先,大家不要各自为战。很多企业遇到这类事件便急忙发声明、下架产品。甚至坚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把责任转嫁给国家)。盲目地、无计划地响应只会使事件持续发酵。

       此时企业间的合力最为重要。联合起来,让国家相关组织出面,以攻代守。查查对方的劣迹:它的检测正规吗?有没有检测的资质,有没有偷换概念?资金背景有无政治背景?以往有没有讹诈企业的行为?

       对行业的影响

       这类事件对一个行业肯定会造成影响。但是不会致命。原因很简单,茶叶行业集中度差,没有能够承载社会形象的企业,关乎民生的程度没有乳制品行业大,打击目标也不具体,不会引发行业震荡。只要后期应对得当,负面影响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企业的影响

       各类茶企,特别是名优茶的生产企业,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机会而非危机!

       很多企业不是想打造高端产品吗?正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趁势推出你的高端产品系列。在保证口感的前提下,强调“天然”的努力,把你对“绿色”的控制点公布出来。还可以请媒体全程参观。更可以用同样的工艺加工进口的“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然后主动送到国家机构去检测……。

       想抓住机会,仅仅用“秀”一下的思维是不足的,企业必须下大力气。想当年麦当劳的崛起,正是敏锐地发现了市场对“干净、卫生”的需求。把自己的卫生标准提高到“变态”的级别——美国航天航空标准。完成了大量的制程、工艺、工具的改善。最终彻底征服市场!

       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本质,就是要看得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然后,通过努力把竞争优势扩大到三个级别以上!

       我的解读到此为止了,各位企业家,站直了,别趴下!